从"酒器"到"名器",浅析爵位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读过金庸小说《鹿鼎记》想必都不会忘记这个情节,那就是韦小宝被封为一等子爵之后,大家都不在称呼他"韦总管",而是称呼他为"韦爵爷"。那么爵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它在历史上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它又有着什么样的发展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爵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爵,本来只是祭祀时用来装酒的青铜礼器,前有流,后有尾,上有二柱,下有三足。酒器爵的形制和雀形相近,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里称"首尾喙翼具见,爵形即雀形也",所以在古代文献中爵字和雀字可以互相通假。也就是说,爵字本义并非爵位的意思,只是在后来,由于爵内在的尊卑贵贱含义,才渐渐转为表示贵族或功巨身份、地位的称号,如俞越《儿笘录》所说"古人行爵有尊卑遗,故引申为爵禄字"。

从

封爵制度到底起源于什么时候,古人说法不一,从资料的可信程度来说,爵位到西周时期才真正的成为制度。周成王时,周王朝大规模地封邦建国,受封的诸侯都要接受周天子的册命,只有经过正式的册命之后,诸侯的地位才算合法,因而在西周时期的册命制度中,用来表示秩次等级的是"命",这可以说是爵制的雏形。

封爵制度正式形成于西周,一直延续到最后封建王朝-清王朝。西周时期的爵位和职官合一,封爵的依据是"亲亲",就是根据亲族血缘关系,来决定爵位的高低。秦朝之后官爵分离,封爵的依据除了"亲亲"之外,还包括对功臣的赏赐,爵位等级进一步增加,以适应不同的情况需求。但是其中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凡是爵位一经封赏,就是终身的、世袭的尊贵标志。

周代的爵位等级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这五等爵制是针对周天子手下诸侯国君的。诸侯国君手下的贵族大臣则另有一个爵次:卿、大夫、士。卿再分为上、中、下级,大夫分为上、中、下,土亦有上土、中士、下土之别。此后爵就成为周天子、诸侯手中最重要的封赏手段。

《周礼・天官・大宰》说,高高在上的周天子驾御百官时,共有八种权柄可供选择,分别是爵、禄、予、置、生、夺、废、诛,爵赏被排在了第一位。

西周时期的爵制是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础,授爵的对象都是宗室和贵族,普通民众没有机会获得爵位。周天子授爵的标准虽然也考虑功劳的因素,但是主要还是看血缘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亲亲授爵。"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由此可以看出,周朝建国所封的主要还是姬姓宗室。周公东征以后,《荀子・儒效》记载"立七十ー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很显然,嫡长子继承父位,那么其他庶子就只有分封一途了。

周王朝封爵,"亲亲封爵"并不是的惟一标准,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同姓诸侯虽然占了大多数,但还是有不少凭功劳而取得封爵的异姓诸侯。

从

周王朝所封的诸侯国,在自己的封国内,国君也是要按照亲、功的原则,对所属的卿大夫进行再分封。卿大夫受爵后,通常也有食邑和相当数量的财富。这样一级级像金字塔一样,形成官爵和采邑的世袭制,就是世卿世禄制。

《礼记・札运》说:"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邑以处其子孙。"

春秋以后,列国纷争,战争频仍,当时的社会政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各诸侯国随着世卿世禄制的打破,再加上战争的需要,各国君主渴望国力强大,就需要一种新的权柄,来回报、激励那些为他立下功劳的文官、武将,甚至是普通民众,这就迫使原先的爵位制度,被注入了新的内容,于是军功爵制就应运而生。

《左传》定公二十ー年载"庄公(齐庄公)为勇爵",这个"勇爵就是新的爵位称号,它也是因军功得爵的开始。被齐庄公赐予"勇爵"的州绰、邢蒯等人都是从晋国流亡而来,和齐国贵族毫无血缘关系可言。而他们作为晋国人,之所以能获得齐国的爵位的原因,就是有功于齐国。从此之后,爵位就成为了各诸侯国国君主奖励手下的一大利器。这些例子在《左传》中屡见不鲜。

晋文公流亡回国后,曾经遍赏他不得势期问的忠实追随者,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楚国的孙叔敖因为政绩突出而受到楚庄王的重赏;这些都说明爵赏早已不再为宗亲贵族所独擅了。

从

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先后实行变法,都普遍实行了以军功授爵的赐爵制。君王以爵禄为报酬,换得战土在战场上的视死如归,这就是各国都推行的军功爵制。

《韩非子・显学》:"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易民死命也。"

《史记・赵世家》载,赵孝成王三年(前226年)秦人攻韩上党郡,郡守冯亭为转移秦军的目标,谎称献上党郡给赵国,并请求赵国保护,赵孝成王信以为真派出平原君赵胜前往上党受地,并大行封赏:"以万户都二封太守,千户都二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益爵三级。"由此可见赵国也有完整的军功爵制。

吴起在魏国任西河郡守时,在准备攻打秦国前信旦旦地号令三军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国大夫"也是爵名之一,吴起这也是以爵禄来激励三军土气。这也说明了魏国当时也有军功爵制。

战国时期的各国军功赐爵中,系统最为完善、收效也最为显著的要数商鞅在秦国变法后确立的二十等军功爵制了。后来秦汉帝国继承了这二十等军功爵,只是在改动了其中的个别名称。

从

秦国完善的军功授爵,给了普通民众通往上层社会的机会。按照军功授爵的标准,斩获敌军中一甲首(身穿盔甲者)可得爵一级。

得到爵位后就可以享受相应的特权,有授予田宅、免除徭役、减免罪刑等,如果想当官,还可以授以秩为50石的官职,以此类推。

魏、齐、秦三国的精锐将土分别叫做"武卒"、"技击"和锐士",秦国"锐士"的武器装备赶不上魏国的"武卒",格斗技术比不过齐国的"技击",但是秦国的"锐士"在和"武卒"、"技击的较量中总是占上风,这中间除了秦国民风尚勇好战的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军功爵制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激励效果。

西周的分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能有爵位封号的都是贵族,同时他们也是各个封国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行使着自己的统治权力。而那些卿、大夫也是贵族,也是封国国君的辅佐人员。

军功爵制兴起以后,就是以军功授爵了,但官爵仍然是合一的。春秋战国时代,是无爵不授官的,这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就得到了严格的执行,这也就是《商君书・去强》中所说的"不官无爵"。这里的"官"字为动词,是授于官职的意思,说明要想当官的前提是必须拥有爵位,没有爵位是不能授予官职的,而且还规定了什么等级的爵位,可以当什么样的官。由此可见秦国的官爵合一,爵位是当官者必备的政治身份。

司马迁的《史记》对这一情况也有记载。在《商君列传》、《白起列传》中,司马迁都只记了他们的爵位升迁,而很少提到官位的升迁。如商鞅以左庶长的身份主持变法,变法成功后爵位升到大良造,领军破魏后封商君;白起从左庶长开始,随着战功的积累,爵位也升为左更、大良造,最后被封为武安君。

《史记》还有个特点,就是如果一个人既有爵位也有官位,就只提爵位,很少提到官位。如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讲到李斯时称为卿,而对李斯当时所任的廷尉一职,则只字未提。

秦国和秦帝国对官吏的处罚也是以夺爵为主,因为一旦丧失爵位,就什么特权都没有了。如武安君白起最后被免为士伍;嫪毐叛乱不成被杀后,门下四千余食客被"夺爵"迁蜀。

从

秦国后期统一全国的进程加快,造就了一大批军功将士,再加上纳粟授爵、广赐民爵等方法的出现,使得普通百姓拥有爵位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

《史记・秦本纪》载,秦昭王二十一年(前286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徒河东赐爵,放罪人迁之"。

这是以赐爵来鼓励民众移民的典型例子。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意味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军功授爵的对象就迅速减少了,可爵位作为皇帝给予布衣平民的恩赐开始大量出现。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是岁(二十七年),赐爵一级,治驰道(三十六年)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

上面提到的被授于爵位的人,当然都是普通百姓。这是秦始星首次尝试的广赐民爵,后来这种做法,被汉王朝作为为对老百姓的封赏而广泛使用。

这样一来,社会上就出现了大量民爵,有爵而无官职的人数就开始增多,而且当官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行政能力,这显然不是那些得到民爵的人所能够承当的,所以"不官无爵"的原则就理所当然地被废弃了。到了秦一统天下之后,官吏的任命与爵位已经没有必然联系,例如萧何以通晓文书而为吏,叔孙通因擅长文学而人朝为官。

楚汉战争,再次造就了一大批获得爵位的将士,但是他们只有经济上的好处而没有做官的权利。在西汉王朝初期,虽然将相公卿都是军功之士,他们按照爵位的高低可以被授予相应的官职,但是在基层社会,更多的则是虽然有高爵,但是也只能担任低级官职、甚至没有官职。

从

这些高爵的将士解甲归田,但是由于没有官职,在按爵位向当地政府领取相应的田宅土地时,就屡屡受到了地方小吏的故意苛难。对此刘邦大为恼火,刘邦称帝后专门下了一道著名的《复故爵田宅诏》,被记载在《汉书・高祖本纪》中。

"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诸候子及从军归者基多高,吾数诏吏先与田宅,及所当求于吏者,亟与。爵或人君,上所遵礼,久立吏前,曾不为决,甚亡谓也。异日秦民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今吾于爵非轻也,吏独安敢此!且法以有功劳行田宅,今小吏未尝从军者多满,而有功者顾不得,背公立私,守尉长吏教训甚不善。其令诸吏善遇高爵,称吾意。"

这些七大夫、公乘以上的高爵者,自然是指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有功将士,但他们和官位已经没有关系了,在向地方政府按规定领取相应的田宅时,就遭到了掌握实权的地方"小吏"的有意拖延和刁难。可以想见,这批有功将士是如何的牢骚满腹,以致刘邦得悉此事后专门下令地方"守、时"要严厉教训这些"小吏"。

从

这也说明了地方小吏敢不把高爵将士放在眼里,原因就在于当时爵、官已经分离,高爵将士无官可当,解甲归田后没有什么权力,还要听命于地方官吏。由此可见在西汉帝国初期,官爵已经完全分离。

皇族宗室封王的制度,是从西汉开始实行的。刘邦下诏规定"非刘氏不王,非功不侯",王、侯两级是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到了魏晋以后,王、侯依旧是宗室的专有封号,而功臣队伍庞大,仅仅用一个"候爵",就难以分别出功臣们功劳的大小、地位的高低,所以就重新起用了西周的封爵名号,用作功臣的封号,这就是传之后世的"王、公、侯、伯、子、男"的封爵制度。

王爵是宗室子弟所有,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位赏赐功臣,各级爵位又分为不同的等级。南北朝时期偶有变动,隋唐以后就成为了定制,而这一制度虽然在后来的各个朝代,名称上会有所变动,级别上会有所增减,但是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一直延续到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从

爵位的制度,总而言之一句话,无外乎就是"爵以赏功,职以任能","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具体体现,是从"亲亲"到"赏功"的改变。也是皇帝君主为了使那些有能力的人,为他效力,而给予的除了官俸以外的报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