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套餐式”薪酬機制,讓員工與企業雙贏

哈嘍,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走進實體新思維,我是東堯。

在山東有這麼一家食品公司,是一家老牌的烘焙食品生產企業。其產品主要供應給當地各大超市及批發部,但是從2014年到今年呢,年銷售額總是徘徊在一兩千萬之間,銷售部經理也已經換了好幾任了,依然不見任何起色。

企業管理:“套餐式”薪酬機制,讓員工與企業雙贏

董事長無奈之下,經過聯繫,找了專業的團隊幫他診斷一下銷售方面的癥結所在,然後呢,專業團隊就從不同的渠道對公司的銷售及管理做了詳細的調研。結果發現,公司的產品在品牌、質量。口味、品種、花色等各個方面,都挺受客戶認可,定價方面也是隨行就市,向市場看齊。

最終發現問題主要出在銷售部門,集中體現在一下三點:

1、激勵不足

銷售人員實行“底薪+利潤提成制度”。資格越老、工齡越長,底薪越高,最低是1000元,最高是4000元,而提成比例呢卻統一是2%,提成比例過低,業務員沒有太大的積極性去開拓市場、發展客戶。

2、約束過軟

公司內部普遍缺乏成本意識,比方說招待費、禮品費、差旅費,只要有發票,就能報銷,銷售部門尤為突出,以手機話費為例,每個業務員每月有400元補貼,無論業績好壞,照補不誤。

3、協作匱乏

其實,他們業務員之間根本不存在什麼協作,彼此不搶單、不拆臺就算不錯了。公司雖然推行“一帶一”的政策,可是師傅帶出來的徒弟,除了學會端茶倒水,業務上得不到任何指導。老業務員掌握客戶資源的半壁江山,坐地為王,動輒就以離職跳槽、帶走客戶相威脅,公司也就不敢嚴加管束。

企業管理:“套餐式”薪酬機制,讓員工與企業雙贏

針對以上問題,結合企業實際及行業特點,考慮到多數銷售人員對經濟利益看的較重,該團隊與管理者多次會商後,在現有利益分配格局的基礎上,對現行銷售制度進行了優化改造,變成了可供員工自行選擇的“套餐式”薪酬機制。

通常呢,我們大部分企業在銷售激勵方面,採取的大多是“底薪+銷售提成”或“底薪+淨利潤提成”的方式,但是在底薪和提成的設置上,卻往往照搬行業慣例,而不是根絕企業的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導致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分配失衡,銷售激勵反而起不到激勵銷售的作用。

那麼到底是選擇高底薪還是高提成?提成方式和比例又該如何設定呢?其實這個問題已經爭論多年了,但是迄今為止並無定論。

從該公司的具體實際出發,刨去銷售提成,銷售利潤率約為20%,幾個老業務員月初銷售額穩定在10——15萬元,普通業務員約5到6萬元,新業務員在1到3萬元左右,然後根據“自助式”特點,設計出一套銷售人員可自主選擇提成的薪酬模式,即提供薪酬方案,將激勵方式的選擇權交給銷售人員,由他們根據和實際情況,,每年自行選擇一次。我們一起看一下具體的方案:

企業管理:“套餐式”薪酬機制,讓員工與企業雙贏

一、金牌業務員套餐:無底薪+高提成+分段遞增

具體來說呢,月銷售額在10萬以內,提成比率我4.5%;10到20萬,提成比率為5%;20到30萬,提成比率為5.5%,一次類推,直至120萬元以上,統一按10%來發放提成。

很顯然,這一方案適用於那些老業務員,因為他們已經穩定擁有較多客戶資源,並且還有很大潛力。相比之下,在原來的薪酬模式下,月銷售額10萬元,底薪4000元,收入為4000+10萬×20%×2%=4400元,月銷售額20萬元,收入為4800元。

而按照新方案,月銷售額10萬,收入為10萬×5%=5000元,20萬的收入為11000元,顯然要比原來高出很多。

二、銀牌業務員套餐:低底薪+高提成+分段遞增

具體來說,底薪為1000元,月銷售額在5萬元以內,提成比率為3%,5到10萬,提成比率為3.5%,10到20萬,提成比率為4%,一次類推,直至120萬元為限。

顯然,這一方案適合用於哪些擁有部分客戶資源和一定經驗的普通業務員。相比之下,在原來的模式下,底薪2000元,月銷售額5萬,收入為2200元,月銷售額10萬,收入為2400元。而按照新方案,月銷售額5萬收入為2500元,10萬的話收入則增至4500元。

企業管理:“套餐式”薪酬機制,讓員工與企業雙贏

三、銅牌業務員套餐:高底薪+低提成+分段遞增

具體來說,底薪為1500元,月銷售額在2.5萬元以內,提成比率為1.5%,2.5到5萬元,提成比率為2%,一次類推。

這一方案就適用於擁有少量客戶資源的新業務員了。相比之下,在原來的模式之下,底薪1000元,月銷售額2.5萬,收入為1100元,月銷售額5萬,收入為1200元,而按照新方案,則分別收入是1875元和2500元。

我們一起來簡單分析一下這個模式。

“無底薪高提成”的優點,是便於企業控制成本,亦能極大激發銷售人員的積極性,缺點是新人難招、忠誠度低、流失率高。而“高底薪低提成”則反之,養著人不出活。

企業管理:“套餐式”薪酬機制,讓員工與企業雙贏

而新的薪酬套餐制度實行多種模式並行,有員工自行權衡、自行選擇,並在不同序列間設置了兩個轉換的節點:月銷售額5萬元和10萬元。銅牌和銀牌的轉換關節點為5萬元,在此之前,選銅牌划算,在此之後,選銀牌划算;而銀牌和金牌的轉換關節點在10萬元,在此之前,選銀牌划算,在此之後,選金牌划算。

這種設計,可以誘導老員工選擇無底薪高提成,同時也為新人提供了較高的生活保障,這樣既有助於激發老員工的潛力,又有利於新員工的培養。

一年後呢,這家公司的年銷售額迅速增長到了5200萬,三個選擇金牌序列的業務員,其月收入也分別激升至1萬元到6萬元不等。但是當時管理者也曾質疑過,如果業務員銷售額真的達到了120萬,提成最高每月能拿12萬,似乎太恐怖了,企業豈不是在給員工打工了?

其實這裡我想告訴各位老闆的是,錢聚人散,賺小錢;錢散人聚,賺大錢。公司少賺點,但是換來大發展,要想把蛋糕做大,如果分配不能向使蛋糕做大的人傾斜,蛋糕永遠是做不大的。一個人能幹十個人的活,那就讓他拿10個人的收入,企業還少了一大堆的人頭和管理費用,大家想,是不是呢?

企業管理:“套餐式”薪酬機制,讓員工與企業雙贏

好了,本集的分享就先到這裡了,如果大家在學習之後有疑惑的地方,也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進行留言提問,屆時東堯定會給大家一一進行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