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山區安東衛街道辛莊子村:惡俗婚鬧一招解 文明迎親十一載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惠雪燁 通訊員 王田 高潔

西裝革履的新郎,被朋友們以鬧婚的名義扒成“裸體”,有的還被捆在樹上,扔到海里;穿著漂亮婚紗的新娘,被脫掉鞋子,追著滿大街跑……

曾幾何時,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惡俗陋習,被冠以“鬧得越放肆、越瘋狂,就越熱鬧、越吉利”“不鬧不發,越鬧越發”等名義,堂而皇之地流行起來。

然而,在嵐山區安東衛街道辛莊子村,11年來累計有70餘對新人結婚,卻從未發生過一起婚鬧行為。在婚鬧行為愈演愈烈的大環境下,辛莊子是如何做到的?

故事,從12年前說起。

2007年深秋,具體時間該村黨支部書記侯加明已經記不清了,但當時的場景他卻記得非常深刻———

那天,他騎自行車到鎮上辦事回村,碰到本村一對新人被攔在路上,新郎被迎親隊伍抬著“打夯”,新娘被追得滿街跑。

曾經當過多年教師的侯加明非常看不慣這種不文明行為,上前進行了制止。

回村後,侯加明反反覆覆思考,怎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變了味的婚鬧惡俗?當天,侯加明召集村“兩委”成員會議,專題研究文明迎親工作。

會上,與會人員你一語、我一言,文明迎親的方案有了雛形。按照會議研究決定,村裡出錢購置小紅帽、紅馬甲,鑼鼓,製作文明迎親旗……由村團支部書記牽頭組建一支10人的“文明迎親隊”,並細分為旗手、鼓手、鑼手、司儀等。

說了幹,定了辦!辛莊子“文明迎親隊”很快成立。侯加明坦言:“一開始,村民對文明迎親不認識,村裡需要上門做工作。”

翻開辛莊子村文明迎親活動記錄簿,侯永龍和趙加花,是辛莊子村“文明迎親隊”迎進來的第一對新人。對於自己的婚禮,侯永龍現在說起來仍然感到很有面子。他說:“村裡的文明迎親隊闆闆整整地將我媳婦迎進門,書記還上門致賀詞,很場面!”

為規範村民的喜事活動,該村用制度將村民的喜事活動進行了規範,制定了《辛莊子村喜事新辦約定》。

《約定》主要內容為:提倡喜事儉辦,儀式從簡,人員從少,杜絕鋪張浪費,不講排場、不擺闊氣、不互相攀比、不索要彩禮、不濫發請帖、不收重禮金;提倡集體婚禮、旅行婚禮、植樹紀念婚禮、自行車婚禮、愛心婚禮等形式,組織志願服務迎親隊,禁止過度鬧婚;杜絕婚車攀比,婚禮車最多不超過6輛,禁止搞豪華婚禮車隊;不得在道路兩旁、村內外公共設施上張貼紅紙,提倡懸掛中國結、插紅旗彩旗等;降低婚禮標準,鄰居原則上來往不超過100元等。

同時,《約定》還對堅持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家庭進行了約束:不能參加村級“道德模範”“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活動,不享受村裡的福利待遇;當事人不能作為黨員納新對象;當事人及其父母是黨員的在黨員積分中扣6分,是入黨積極分子的一票否決,是預備黨員的延長其預備期。

慢慢地,包括文明迎親在內的喜事新辦新風尚,在辛莊子村裡流行起來。

文明迎親的形式不能一成不變,只有不斷地完善充實,吸收傳統的、流行的、高雅的元素加入,才能不被“市場”淘汰。侯加明說,“文明迎親隊”成立11年來,迎親形式進行了三次升級。

最近一次升級是2018年。侯加明介紹,隨著“文明迎親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村裡的鬧婚現象完全沒有了,但在接新娘的途中仍存在鬧婚現象。

2018年8月,侯加明召開黨員會議研究,決定文明迎親隊由男方“村頭迎”改到女方“孃家迎”,避免在結婚半路上出現惡俗婚鬧現象,做到真正的文明迎親。

為邵明超、蘇靜一對新人操辦的迎親活動,是辛莊子“文明迎親隊”最近的一次迎親活動,也是第一次出省迎親。侯加明自豪地介紹,文明迎親得到社會的普遍支持,周邊村莊、甚至外省的村都到辛莊子村學習和效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