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納德遺憾多年,指責美國政府隱瞞消息,致使杜立特中隊全部墜毀

陳納德遺憾多年,指責美國政府隱瞞消息,致使杜立特中隊全部墜毀

電影《決戰中途島》杜立特從航母上起飛。

1942年4月18日,在杜立特完成突襲東京的任務後,迫於無奈,16架B-25轟炸機墜毀了15架(另一架降落在前蘇聯海參崴),而這些飛機原本是計劃留給陳納德指揮的“飛虎隊”。

杜立特無奈迫降

由於美軍航母編隊被日本警戒船發現,杜立特不得不提前起飛,而航程大約增加了450公里,這意味著突襲行動將變成單程轟炸——他們很可能無法按計劃飛到中國的機場。

陳納德遺憾多年,指責美國政府隱瞞消息,致使杜立特中隊全部墜毀

杜立特突襲路徑。注意圖中單位是英里,1英里約1.6公里。

在日本人頭上扔完炸彈,杜立特突襲隊開始往中國東南地區飛行,糟糕的是他們遇到了逆風,按照1號機副駕駛科爾的計算,他們將在距離陸地200公里的海面降落。

陳納德遺憾多年,指責美國政府隱瞞消息,致使杜立特中隊全部墜毀

《決戰中途島》中的杜立特。

非常幸運的是,在飛行一段距離後,風向轉為時速約40公里的順風,託這股風的福氣,他們大約多飛了400公里。據突襲隊員瓊斯回憶,這股順風讓他們多飛了幾個小時,是他們提前起飛又能到達中國內陸的最重要原因。

陳納德遺憾多年,指責美國政府隱瞞消息,致使杜立特中隊全部墜毀

突襲隊B-25塗鴉。隊員哈羅德·沃森將遇到的順風形容為“上帝之手的幫助”。

天空逐漸被黑暗吞噬,且風雨大作,杜立特曾試圖與地面機場聯繫,但由於中國方面並未收到提前通報,此時的任何嘗試都是徒勞,15架B-25轟炸機都沒能找到機場,全部迫降墜毀。

陳納德遺憾多年,指責美國政府隱瞞消息,致使杜立特中隊全部墜毀

唯一完好降落在前蘇聯的一架突襲者B2-5,編號02242.

華東地區預警系統發現突襲機隊

當時中國已經飽受日軍轟炸之苦多年,預警體系已經較為完備,能及時掌握日軍的戰機動向。防空監視哨和情報人員在很多情況下,能夠掌握日本飛機的起飛時間、飛行高度、轟炸目標等很多細節,甚至可以通過敵方指揮所搞到一些日軍飛行員的姓名,然後依託無線電臺與電話網將信息傳遞出去,由後方發佈預警(這與現在意義的雷達預警系統是兩個概念,基本是靠目視+情報進行預警)。

陳納德遺憾多年,指責美國政府隱瞞消息,致使杜立特中隊全部墜毀

抗戰時期的預警聽音器。

據突襲隊隊員後來回憶,他們躲在防空洞無聊的時候,會用預警通報來校對手錶時間。還有一部分隊員則感嘆,有如此準確的情報,假如給他們一架完好的戰機,一定可以狠狠教訓日本人(當時我國防空攔截力量薄弱,很多日軍轟炸機經常不帶護航戰機)。

而且當時的預警系統也確實提起發現了浙東上空這批不尋常的轟炸機隊。

說不尋常,是因為一般日軍的轟炸都是在上午,而杜立特突襲機隊越過海岸線的時候已經是夜晚了。

陳納德遺憾多年,指責美國政府隱瞞消息,致使杜立特中隊全部墜毀

左起黃紹竑、李宗仁、白崇禧。

據著名愛國抗日將領、時任浙江省主席的黃紹竑記載,18日“暮色蒼茫”的時候,臨海縣就發出了空襲警報,並且華東其它地區也發現了一些“盲目亂飛”的飛機,據其判斷,這應該是“因狂風暴雨”而迷失方向的日軍飛機,他甚至預想可能有機會抓幾個日本飛行員。

但由於美方未通報消息,衢州等機場不但未開啟燈光指引,反而將其誤認為日軍飛機,各地都遵從燈光管制,紛紛熄燈。

戰後,杜立特在給中文媒體的回覆中明確表示,為了達成奇襲的效果,美方確實隱瞞了消息。

B25轟炸機全部墜毀,陳納德大為光火

對美國隱瞞消息最氣憤不是杜立特,也不是蔣介石,而是一個美國人——“飛虎隊”隊長陳納德。

幾日後,收到確切消息的陳納德極其憤怒,並且認為只要美國通報消息,由他參與搭建的預警系統,完全有能力指引杜立特突襲機隊安全降落。

陳納德遺憾多年,指責美國政府隱瞞消息,致使杜立特中隊全部墜毀

陳納德在書中表示“那樣的貽誤帶給我的痛苦,並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減輕。”

空襲預警系統其實也就相當於一套空情網,這是“飛虎隊”及其它盟軍援華機隊的重要支撐耳目,在華東地區,但凡有一臺電臺聯繫上杜立特,就能對其進行指引,而不至於15架戰機全部墜毀。

事過多年,陳納德依然對此耿耿於懷,很多人以為他是嘆息那15架B-25轟炸機,畢竟“飛虎隊”早期只有80架戰鬥機,而且缺乏轟炸機。15架當時最先進的雙發B-25中型遠程轟炸機,也的確是非常大的誘惑。

陳納德遺憾多年,指責美國政府隱瞞消息,致使杜立特中隊全部墜毀

馬歇爾與蔣介石。

而其實在美國方面,馬歇爾等人不但信不過蔣介石,同時也覺得陳納德與國民政府走的太近了,難保他不會洩露風聲,所以乾脆連他也一起給瞞了(畢竟“飛虎隊”只是蔣介石高價招徠的“僱傭軍”,不是美軍嫡系)。這種不被信任的感覺,或許才是陳納德憤怒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