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返香港上市,能否重演暴漲好戲?“打新”之前你必須要看…

阿里重返香港上市,能否重演暴漲好戲?“打新”之前你必須要看…

這個剛過完20歲生日的電商巨頭如今全面佈局雲計算、新零售等領域,重返香港的同時,能否引領未來新契機?

出品:每日財報

阿里巴巴今年“雙十一”完成了2684億銷售額,創下歷史記錄。歡呼的輿論還沒有完全“消化”之際,阿里巴巴就再次“吸睛”。

11月15日上午,阿里巴巴宣佈啟動香港公開發售,根據規則,發售價格不高於每股188港元,最終價格將在11月20日確定。預期股份將於2019年11月26日上午9時在聯交所開始買賣,股份代號為9988。屆時,阿里將成為首個同時在中國香港和美國紐約兩地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本次阿里將發行5億股普通股新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主板上市。招股書顯示,軟銀持股25.8%,繼續為阿里巴巴最大的機構股東;馬雲持股6.1%,蔡崇信持股2.0%,其他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合計持股0.9%,其他公眾持股65.2%。

同時,代表阿里巴巴集團普通股的美國存托股將繼續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每一份美國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在本次香港上市完成後,阿里巴巴集團香港上市股份與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托股將完全可轉換。

《每日財報》關注到目前為止,阿里巴巴已經經歷過兩次上市,分別在2007年11月和2014年9月,兩次上市的反饋都是大漲,那麼在當下這個時點,阿里重返香港上市,股票還能掀起如前兩次一樣的上漲浪潮嗎?

1

當下數據亮眼,未來佈局清晰

阿里巴巴目前主要業務包括核心電商、雲服務、大文娛和創新項目等。今年三季度期間營收1190億,同比增長40%,經營利潤203.6億、同比增長51%。超過2016全年而且增速還高7個百分點。其中確認螞蟻金服投資收益的影響,淨利潤達707.5億。剔除非經常性損益,非GAAP淨利潤327.5億、同比增長40%。截至目前,今年營收近3800億元,淨利潤近900億元。

阿里重返香港上市,能否重演暴漲好戲?“打新”之前你必須要看…

2019年第三季度核心電商業務營收已經連續第二個季度超過1000億,同比增長39.7%。在非電商業務中,雲計算、數字娛樂、創新業務營收分別為93億、73億和12億,合計178億,佔總營收的15%。

值得注意的是,雲計算成為阿里僅次於電商業務的增長引擎,這也是未來阿里營收的主要看點。可是目前來看阿里雲板塊還未見盈利,且出現虧損也同比擴大的情況,財季調整後的EBITA虧損為5.21億元,利潤率為-6%。對此阿里表示虧損原因是因為該板塊的研發投入。

阿里重返香港上市,能否重演暴漲好戲?“打新”之前你必須要看…

雲計算業務被看作阿里未來的主要盈利是因為其市場潛力巨大。數據對照來看,中國2018在IT上的花費4070億美元,美國1.164萬億,而國內公有云的滲透率為10%,而美國公有云的滲透率為22%。可見公有云業務在市場規模上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作為阿里這樣的大型企業,同樣可以參考美國雲市場的亞馬遜和微軟,因為雲計算利潤的爆發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亞馬遜Q3 AWS運營利潤為25%。

而在國內,阿里雲市場份額較2018下半年提升0.3個百分點至43%,目前位列國內第一,在獲得了最多市場份額的同時,又佈局這麼早,阿里在這個領域可謂已經佔得先機。

《每日財報》關注到,在未來阿里的另一增長點在新零售方面,近年來阿里一方面進行零售資源的積累,另一方面在各種模式、各個業態採取自營與合營的混合方式對供應鏈資源等進行新零售生態鏈的佈局,包括:零售百貨(聯華超市、高鑫零售等)、綜合零售(蘇寧)、傢俱生活(有住、生活美學館等)、生鮮O2O(盒馬鮮生等)、外賣餐飲(餓了麼等)、電商平臺(淘寶網、聚划算等)、體驗館(家時代等)、物流(菜鳥網絡)、技術服務(零售通等)、女裝淘品牌(茵曼等)、其他(天貓小店等)等,隨著通過各行業、各種模式的不斷拓展整合,阿里新零售生態鏈將得到進一步的延伸。

而在核心業務之外,阿里巴巴還將大力發展數字媒體(優酷、 UC、大麥網等)以及創新業務(高德地圖、天貓精靈等)。而在此次招股書中,阿里表示將計劃利用在香港上市的資金增加其對在線娛樂,內容和旅遊平臺的投資。其中,阿里提及將加大對餓了麼、飛豬以及優酷這三大平臺的投資。

此外,阿里持有螞蟻金服33%的股權,而目前支付寶交易規模已經超過20萬億,2018年支付寶佔據移動支付領域53.78%的市場份額,未來有望再次增加,如此高的市場佔有率為阿里的未來爭取到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綜上,再來看到張勇在阿里20週年慶祝活動上立下到2024財年阿里將 “服務10億用戶、交易總金額10萬億”的目標似乎並不難實現。

2

良好環境是發展的前提

其實,截至到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期末現金餘額已經高達572億美元,並且過去幾年每個季度的經營現金流基本都能夠支撐資本開支和投資,所以說阿里有這麼充裕的現金流並不存在缺錢的可能,可是上市不是主要為了融資又為了什麼呢?

從外界環境來看,《每日財報》注意到,上週美股指再次創出歷史新高,所以不能排除美股估值存在高度泡沫化的情況,同時資本市場對美股見頂的預期越來越高,所以“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另一方面,中美關係雖然短期有所解凍,但長期看仍然晦暗不明,阿里異地上市的政治風險始終存在。而今年6月,美國參議員盧比奧發起的“公平法案”(強制美國上市中概股信息披露,否則將被退市)讓這種風險更加突出緊迫,所以包括阿里在內的中國公司會紛紛尋找方案來對沖美國單一市場的上市風險,在阿里回港之後不排除很多公司跟進的情況。

再一個,香港本身就是阿里國際化戰略的一個重要支點。阿里三大戰略之一就是全球化,近年來阿里不斷加快全球化腳步,迴歸港股也有利於加強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東南亞一是有充足人口紅利,二是移動互聯網方興未艾,三是語言文化與中國相近,有充足理由作為重點佈局的方向。

另外,香港既貼近業務主要市場、又可對接國際資本的獨特優勢。此次迴歸對於阿里來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接觸更廣闊的投資者,並使自身股票在亞洲交易時段也可進行交易,加強流動性以及吸引力。

《每日財報》提醒投資者,由於此次發行的港股可以與阿里在美股市場發行的ADS進行互換,且總髮行量相對於阿里的美股體量而言不算可觀,這意味著阿里港股短期可能很難有“瘋狂”的表現。另外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對內地投資者其實是好事,能夠通過港股通以相對公允的價格投資阿里巴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