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究竟意味著什麼?

平常總聽別人說某某事件成為了“羅生門事件”,那“羅生門”到底代表了什麼?。

羅生門,源自日語,最早在日文漢字中寫作“羅成門”,就像天安門、地安門一樣,是個城門的名字。只不過這個城門有點悲慘,古代的日本常年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這個逐漸被廢棄的城樓上堆滿了屍體。整個城樓看起來陰森恐怖,被人們認為是地獄之門。

羅生門究竟意味著什麼?

羅生門

再後來,隨著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羅生門》與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逐漸被人們熟知,羅生門逐漸成了一個文化符號。

小說《羅生門》

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羅生門》雖然不長,卻將人性之惡描繪的淋漓盡致。被雨澆的渾身溼透的家庭因被主人驅逐而徘徊在接頭,走投無路。萬般無奈之下,他想到了當強盜,認為自己除了當強盜別無選擇,只是還缺乏足夠的勇氣。當他走上城樓以後,卻發現一名老婦人在拔一具無名女屍的頭髮,老婦人告訴他:“當然,拔死人頭髮也不對,可這些死人在世的時候也沒少幹這檔事······不這麼幹,還不得餓死,這也是窮的沒辦法呀,而我現在幹這事兒,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不幹,就得餓死,沒辦法······。”正是這段話讓這位家丁下定決心做強盜,拔掉老婦人的衣服後消失在黑夜裡。

羅生門究竟意味著什麼?

羅生門

在殘酷的生存面前,人性中的善惡選擇成了一道無解的難題。在這種惡劣的環境裡,人性的陰暗面往往被無限放大,正如《羅生門》裡出現的人物都沒有通常意義上的好人,為了生存拋棄家丁的主人,為了生存拔掉女屍頭髮的老婦人,為了生存將蛇肉冒充魚乾賣掉的女商販,為了生存將老婦人衣服拔掉的家丁,所有的人都在生存面前露出了自己陰暗面。

在惡劣的環境下,人們是堅守善的底線還是墜入惡的深淵,芥川龍之介用他的小說給出了答案。從此,羅生門不在僅僅是生死的地獄之門,更是人性善惡的地獄之門。

小說《竹林中》

芥川龍之介的另一部小說《竹林中》通過描述樵夫、行腳僧、捕快、真砂(武士妻子)、亡靈(武士金澤武弘)的供詞描述了武士妻子被姦汙後不知所蹤、武士被殺的離奇案件。案件離奇的是即便有三個證人,也沒能還原案件的真實情況,反而因為每個人的說辭讓整個案件更加撲朔迷離。

小說也並非強調案件的真相,而是旨在通過證詞尤其是三位主角的證詞來表現對人性的考量。

強盜多襄丸說自己只想姦汙真砂,並不想殺人。當他事後準備溜之大吉的時候,婦人真砂哀告訴他兩個男人只能活一個,誰活下去就跟誰走。多襄丸也不願意使用卑鄙的手段殺掉武士,而是與武士進行公平決鬥,繼而殺掉武士婦人則趁機不知所蹤。

羅生門究竟意味著什麼?

竹林中

婦人真砂說在她被侮辱後她首先考慮到的是自己丈夫的感受,可是當她趕到自己丈夫身邊時,卻發現了丈夫眼中輕蔑憎恨的眼光。自尊心受到傷害的她決定先殺掉丈夫隨後自殺,可她殺掉丈夫後自殺未遂,只能逃掉。

亡靈借女巫之口還原了武士金澤武弘眼中的事件經過。強盜多襄丸姦汙自己妻子真砂後,要求真砂跟他走,而他神迷意蕩的妻子決定跟強盜一起走。走前,妻子真砂要求強盜把自己丈夫殺死,這連強盜都看不下去,將真砂踢倒在地。真砂趁機逃走,強盜將自己鬆綁後溜之大吉,自己選擇了自殺。

在三人口中,大家都看到的是對當事人自己有利的敘述,強盜多襄丸將自己描述成了一個敢作敢當、光明磊落的真漢子,婦人真砂將自己描述成遭受侮辱又不被理解的弱者,武士金澤武弘則把自己描述成為維護武士道精神而自殺的武士。

這些人都以自己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無視事件的真相,將人性的虛偽、自私暴露無遺。現實生活中羅生門的事件也比比皆是,每個人都在為著自己的利益自說自話。

電影《羅生門》

著名導演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則是將《羅生門》與《竹林中》合二為一,通過改編將小說搬上熒幕。電影的背景正是羅生門,行腳僧、樵夫、奴僕(可視為被拋棄的家丁)在羅生門這座破落的城樓下講述了《竹林中》所發生的故事。與小說不同的是,樵夫不再是一個完全的第三者,他因為拿走插在武士身上的寶刀而成為事件的參與者,而且樵夫目睹了整個事件的過程,使整個案件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羅生門究竟意味著什麼?

電影《羅生門》

影片的最後又加入了一名棄嬰,奴僕想扒掉棄嬰身上的衣服,遭到樵夫的阻攔,在樵夫質問奴僕時卻被奴僕說出了他拿走寶刀的真相,樵夫最終還是從行腳僧的手中接過了棄嬰,決定領養他。

電影的演繹不但使真相浮出水面變成可能,同時也將人性的善展現了出來,樵夫領養棄嬰無疑象徵著人性最終迴歸善良。

芥川龍之介更願意相信人性之惡,所以他的兩部作品裡都是對人性惡的描述;黑澤明最後選擇了相信人性,對人性的迴歸充滿信心。

無論如何,羅生門時至今日已成為一個文化符號,很多事件都可以用“XXX羅生門事件”來形容。

羅生門究竟意味著什麼?

小說《羅生門》

如果想更多地瞭解芥川龍之介、領悟羅生門的文化符號,《羅生門》一書不可不讀。該書不但收錄了《羅生門》、《竹林中》兩篇小說,更是集合了芥川龍之介的大量短篇小說,每篇都是描寫人性的精品,這本世界文學名著,不可不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