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事被动随,白事主动随”,农村不成文的随礼讲究,有何道理?

农村的红白事都是要随礼的,谁家有事情了,要摆酒席,作为亲朋好友,带着礼金上门,这是农民们在人情往来上,约定俗成的规矩。过去农村人的日子普遍都苦,在随礼上,不讲究那么多,根本就不在乎礼金多少,只要人去了,心意到了就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人心却不似从前那样单纯了,随礼变得世俗化了。

“红事被动随,白事主动随”,农村不成文的随礼讲究,有何道理?

通过外出打工,把人们的贫富差距拉大了,这样一来,人的攀比心就逐渐显现出来了。农民们事事都想着和别人比一比,唯恐落后于人,随礼上,亲戚们之间,要给自家的同一个亲戚随礼,在随礼之前,一般都要去问问别人随多少,至少得给一样的数目,这样才好。要不然,谁随的多了,谁随的少了,都是事,因为随礼闹矛盾,不来往的事,农村也有不少。如今,提到随礼,农民们对此都颇有怨言,在随礼上,还出现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红事被动随,白事主动随”,红白事区别对待,啥原因?

“红事被动随,白事主动随”,农村不成文的随礼讲究,有何道理?

“红事被动随”

过去的红事主要是指结婚,生孩子这种大事,现在农村的红事就很普遍了,孩子升学,搬新家,给老人过寿等,泛指了所有的喜事,要随礼的次数太多了。外出打工的农民,在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上,可以有正当理由逃避随礼,但是在家不出去的农民,亲戚家有事情,是肯定会通知到的,随礼是必须的,有些家庭亲戚多,夸张到月月都得随礼。

“红事被动随,白事主动随”,农村不成文的随礼讲究,有何道理?

随礼随得少的话,面子上挂不住,动辄几百,没有上限,一年下来,光随礼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无形之中,给生活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很多红事,其实是没有必要去随礼的,但碍于面子,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农村的红事太多了,随礼的情很严重,这让农民很难受。虽然人去了,但心理上对随礼是比较抵触的,是很被动的,所以才会有“红事被动随”这种说法。

“红事被动随,白事主动随”,农村不成文的随礼讲究,有何道理?

“白事主动随”

死者为大,丧葬习俗,人们是比较重视的。红事多,白事少,谁也不希望自家出现白事。很多红事没必要去随礼,但白事是一定要随的。毕竟再也见不到人了,人人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死亡,再有钱的人也会有这一天。虽然农民们比较在乎钱,但在白事的随礼上绝不含糊,通常在得知消息后,就会尽快赶到逝者的家,顺便随礼,表示一下哀悼和对死者的尊重。

“红事被动随,白事主动随”,农村不成文的随礼讲究,有何道理?

再者,白事有时候得需要人手帮忙,所以积极主动的去随礼,也是想着能为逝者做点事,要是都不愿意去,连个抬棺材的人,都不够的话,这是很令人悲哀的,谁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此外,有些时候,还得去安慰安慰逝者的家属。总之,对于白事上的随礼,人们是主动随的,所以会有“白事主动随”这种说法。

“红事被动随,白事主动随”,农村不成文的随礼讲究,有何道理?

“红事被动随,白事主动随”,农村不成文的随礼讲究,还是很有道理的。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你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