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在自我救贖的背後,體現的是對愛不同層次的追求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當我打開《無聲告白》這本書時,就被封面上的這句話所吸引,在這個充滿了他人期待的世界裡活著,究竟如何做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原本以為這本書會是一個人一生的追求為主題,可是隨著情節的深入,我才恍惚間明白,這是一本以從原聲家庭中獲得“救贖”為主題的小說,作者伍綺詩以自己的原生家庭為原型,用細膩溫柔的筆觸,將原生家庭帶給她的疼痛展現出來,並引發讀者最真實的共鳴。

《無聲告白》:在自我救贖的背後,體現的是對愛不同層次的追求

在讀完《無聲告白》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小說中塑造的人物以及故事情節,讓我彷彿看到了如今的我們。每一個家庭,在一個孩子出生時,都是懷著興奮、是感到幸福的,而每一個孩子也都是被期望著長大的。可是在他長大的的過程中,似乎就與原生家庭緊緊地綁在了一起,而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他們的一生。

小說中的三個孩子,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家庭,但是因為父母的長期無意識的區別對待,而受到了諸多不良影響,最終做出不同的選擇,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無論他們選擇的是逃離、順從還是沉默,都是他們在原生家庭中自我救贖的方式,這些對於我們的家庭教育,很有借鑑意義。

1、內斯:努力完成自我救贖,拼命逃離原生家庭的沼澤

內斯是家中的長子,與同齡人不同的是,他雖然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卻得不到一份完整的愛,他的命運是用孤獨和努力塑造出來的。

雖然他用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哈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可是他並不快樂。

他從小便明白父母對妹妹莉迪亞的寵愛和期待是巨大的,而對自己卻是冷漠大於愛,父母對妹妹越是寵愛,他越是難過,因為他同樣渴望著被父母關愛。當他看到母親因為莉迪亞的成績而欣慰時,便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可是無論他多麼努力,似乎都無法得到母親萬分之一的愛。

《無聲告白》:在自我救贖的背後,體現的是對愛不同層次的追求

所以,儘管他對這個家還有所期待,可是他再內心卻因為嫉妒而產生了恨意,他恨這個奪走父母一切愛的妹妹莉迪亞,恨父母的冷漠,恨這個沒有溫度的家,整日在這種愛於恨掙扎中的他,在時間的沉澱下,終於明白:只有逃離這個沒有溫暖的家,完成自我的救贖,才能看到未來。

在內斯的心中,其實折射的是一種求而不得的遺憾,他渴望在原生家庭裡獲得愛,同時又明白自己不可能得到這種愛。這種遺憾讓他無法正視這個家庭,讓他想要逃離這個家庭。或許對他來說,努力逃離這個家,並不是為了遠離自己的父母,而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秀,從而像認同妹妹莉迪亞那樣認同自己。歸根究底,他的自我救贖,依舊是對愛的渴望、愛的追求。

《無聲告白》:在自我救贖的背後,體現的是對愛不同層次的追求

2、莉迪亞:因愛而順從,卻被愛羈絆的一生

看完莉迪亞的一生,我的內心猶如針扎一樣的疼,這讓我不得不反覆對照現實中的我們,似乎書裡的場景猶如親生經歷過一般。可以說,莉迪亞的一生,深受“以愛之名”情感勒索,被愛包圍卻又因愛而羈絆。

“她把自己想作是一條狗,溫馴而友好,比如金毛尋回犬,天生一張笑臉,還有一條毛茸茸的尾巴。但她給人的印象並不是友好、血統純正、擁有金色的毛髮,而是不善交際、猜忌多疑,就像伍爾夫家的那條雜種狗,對別人充滿敵意。

這是小說中形容“莉迪亞”的話語,她明明不喜歡學習,卻依舊要裝成十分愛學習的樣子,按照母親瑪麗亞的要求,將自己的所有愛好全部拋棄,甚至是為了母親高興而放棄結交自己的朋友。她以母親的意願而生活,以母親的期待為目標,然而這一切都不是她心中所想所願。

《無聲告白》:在自我救贖的背後,體現的是對愛不同層次的追求

即便她有自己的愛好,可是隻要母親不喜歡,就可以忍痛拋棄,她活成母親所期待的樣子,卻丟失了真正的自我。

或許,有人說既然不喜歡,那就拒絕,這樣就皆大歡喜了。可是,我們似乎忘記了一件事:陌生人之間的好意或許可以冷漠地拒絕,但是親人之間的愛卻無法輕易說不,無論這些愛是溫暖的還是疼痛的,對於一個還未長大的孩子來說,都是必要的。

對於莉迪亞來說,雖然母親對她的要求過於嚴格,但是她卻無法去反抗母親,不是她懦弱,而是比其自己的傷心難過,她不希望母親因此對她失望。正如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書中所說:

情感勒索讓愛變成了一種負累,可是對於有些人來說,這些情感勒索是無法擺脫的,因為拒絕與需要是一種共生關係。

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得到愛,就無法忽視為這些愛而需要付出的代價,莉迪亞在渴望被愛的同時,不得不承受著獲得這種愛的痛苦。她活在一種羈絆、掙扎裡,想要逃離,卻又無法下定決心,所以在愛和自的關係失衡時,她能做的便只有將兩者同時拋棄,用死亡去維持自己渴望的那份愛。

所以,莉迪亞死了。她用自己的方式結束了這場情感勒索,完成了自我救贖,然而這代價是沉痛的。可是她別無選擇,因為長期活在父母期待中的她,讓她窒息,讓她無法正視自己內心的聲音,或許她的逃離方式有些沉痛,但是她最終獲得了自由。在那片湖水裡,她找到了讓自己內心安寧的棲息地。

《無聲告白》:在自我救贖的背後,體現的是對愛不同層次的追求

或許,很多人覺得莉迪亞最後的選擇有些遺憾,但是她卻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當失去自我時,我們要懷著勇敢和信心,聽從自己內心的呼喚,學會以一個明確的態度去面對那些讓我們痛苦的情感勒索。

畢竟,沒有誰的一生是沒有煩惱的,在這場充滿了煩惱的人生之旅裡,我們只有聽從自己的內心,才能尋求到內心的平衡與安寧。

3、漢娜:渴望“被認同”,卻一直被愛所忽略

內斯用自己的努力掩飾著不被父母重視的失落,可是他最終也憑藉自己家的努力拿到了錄取通知書;莉迪亞雖然一直深受父母“以愛之名”的情感勒索,但是她也曾經在這種讓人窒息的愛中感受到一絲的溫暖;而最讓人心疼的孩子是瑪麗琳的小女兒漢娜,她一直活在家中最陰暗的角落裡,渴望被愛被認同,卻從未如願。

“她總是躲在桌布下,儘可能地減少自己的存在感,生怕自己的存在動了家中的領土劃分。”

這是小說中對漢娜的描述,可是試問有哪個孩子會心甘情願地躲在不被父母關注的地方呢?

《無聲告白》:在自我救贖的背後,體現的是對愛不同層次的追求

每一個孩子生來就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認同,這是他們成長的動力。正如馬斯洛在“生理需求理論”中所說:

“被認同”和“被需要”是一個人成長所必要的,被認同是希望獲得他人的愛,而被需要是自己的愛可以獲得他人的肯定。

可是身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她卻一直是被忽視的那一個,沒有哥哥內斯的優秀,也沒有姐姐莉迪亞那般受盡父母寵愛,她在家中的存在感不需要自己去削弱,因為本就不存在。

她就像是躲在黑暗裡,卻渴望陽光的孩子。內心極度嫉妒姐姐莉迪亞,又羨慕哥哥內斯,可是除了沉默,她什麼都不能做。或許,她的母親能夠給她一分愛,哪怕只是給姐姐莉迪亞的萬分之一,我想她都不會變得如此沉默。

多年對愛的渴求,讓這個十幾歲的孩子內心極度敏感,她察覺到了姐姐嘴角的那一絲苦笑,察覺到了哥哥對這個冷漠的家庭依舊懷有期待,可是她卻從未將這些話說出口。

《無聲告白》:在自我救贖的背後,體現的是對愛不同層次的追求

她就像是一個不被愛的縮影,渴望被愛,卻又害怕失望。所以,在面對家庭裡的那些爭吵時,她一次次地自動隱形,父母的漠視,讓她懦弱地躲在自己的小小軀殼裡,為著自己的安全而將那些真相隱藏在心中。

或許,很多人覺得漢娜應該站出來說出真相,但是在有這樣訴求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先想一下這個孩子所受到的傷害,

明明生活在同一個家庭裡,卻從未感到過溫暖,她變得越來越不快樂,甚至是從未得到一絲的快樂。在父母多年來的區別對待下,她的內心極度自卑、孤獨,甚至是害怕。

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孩子對愛的需求和渴望,在不被關注的情況下,她只能通過這種沉默去掩飾自己內心的疼痛,然而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沉澱,她一定能夠找到真正實現自我救贖的方式,成為一個最真實的自己。

4、結合三個孩子不同的自我救贖方式,談談我們可以從中獲得那些啟示,該如何改善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

在《無聲告白》中,無論是想要努力逃離這個家的內斯,還是用死亡去逃避“以愛之名”的情感勒索的莉迪亞,抑或是渴望被愛卻一直沉默的漢娜,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應原生家庭帶給他們的疼痛。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應該要明白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更應該獲得關於家庭教育的啟示,只要這樣我們才能讓孩子真正地獲得幸福。

《無聲告白》:在自我救贖的背後,體現的是對愛不同層次的追求

那從小說回到現實,在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中,我們應該做出哪些改變呢?

首先,拒絕對孩子進行“以愛之名”的情感勒索。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網絡段子:

“這世界上有三種笨鳥,第一種先飛,第二種不飛,第三種就下個蛋,把希望寄託給自己的下一代。”

而現如今的很多父母,正如這第三種鳥一樣,他們把希望寄託給自己家的下一代,讓孩子去實現他們未曾實現的夢想,讓孩子為他們而活。

可是,他們忘記了,生而為人,每個人都要為自而活一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選擇,更有自己的人生之路。作為父母,不應該將自己的情感期待寄託在他們身上,因為那些看似是愛的期待,對孩子來說是無法掙脫的枷鎖

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父母要成為引導者,而不是控制者,只有這樣才能緩和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才能讓他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其次,對待不同的孩子,儘可能地採取不偏不倚的態度。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平等的個體,他們都是在父母的期待下來到這個世界上,應該享受父母同樣的愛。

在同一個家庭裡,如果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不同,那麼帶給孩子是永久無法抹平的傷害。

就像《無聲告白》中的三個孩子一樣,但凡他們的母親能夠一碗水端平,不過度關注一個孩子,也不過分忽視一個孩子,那麼他們的內心就不會受如此多的傷害。

《無聲告白》:在自我救贖的背後,體現的是對愛不同層次的追求

每一個孩子對愛的理解方式,都有一個既定的評判標準,那便是內心的真實感受,如果他們在接受愛的同時,感受到了不平等不公正,那麼他們的內心便會排斥這種愛,繼而會慢慢地減少對這種愛的期待。

所以,多子女的家庭中,父母應該儘可能地採取不偏不倚的態度,讓每個孩子的內心都能夠得到足夠的溫暖。

最後,與自己和解,為孩子最最好的榜樣。

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如同《無聲告白》中的瑪麗亞一樣,因為曾經有遺憾,所以不願意將那些遺憾塵封,而是揹負著它們繼續前行,可是人生的道路上,有遺憾才更美麗。

如果,我們無法與自己和解,將那些遺憾忘卻,那麼我們的人生將會變得越來越狹隘,並將這種負累投射到我們的孩子身上,讓他們揹負著我們的負累而活,如此下去,勢必會造成更多的遺憾。

所以,與自己和解,才能為孩子做出最好的榜樣,才能讓他們變得足夠優秀。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一個良性的原生家庭中,在獲得愛的同時,能夠自由地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