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世界七大奇迹的军事工程,缘于术士向皇帝奏报的谶语

世界历史上有多少伟大的奇迹,产生于战争、祭祀、外交等重大活动?有多少伟大的工程是出于帝王的一时突发奇想?几千年、几万年过去,古代那些鬼斧神工般的伟大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有多少?


2007年,北京时间7月8日凌晨,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中国长城得票名列榜首,再次进入全球视野。中国长城,裹挟着旧时风云,万里征尘,见证了秦时明月的清朗,诉说着金戈铁马的壮烈,见证了铸剑为犁的融合,把几千年战争与和平的记忆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当今中国向世界文明贡献的最耀眼、最响亮的品牌!

出乎意料:世界七大奇迹的军事工程,缘于术士向皇帝奏报的谶语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个伟大军事防御工程的横空出世,却缘于一个术士无稽之谈的“谶语”!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这件事发生于始皇32年,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实现大一统的第六年。秦始皇自以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功盖三皇,德过五帝,于是开始大规模巡游天下,夸功列国,封禅泰山。同时,为确保大秦帝国千秋万代,他笃信神仙之说,派人四下寻访长生不老之方。

出乎意料:世界七大奇迹的军事工程,缘于术士向皇帝奏报的谶语

为了实现长生不死的梦想,他把寻求神仙、仙丹作为一项基本国策,4年间,2次派出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百工出海寻访。他的求仙之路充满危机,他多次险些被亡国的忠臣侠士刺杀身亡,比如那个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齐国公子荆轲,燕国刺客高渐离,韩国公子张良(《史记-刺客列传》)等等,这让他深感大一统背后隐藏着的危机。

这一年,秦始从南到东,巡视到帝国的北方边境。当时的燕地有一个名气很大的方士叫卢生, 受始皇之命, 入海求仙复命。他没有完成寻访羡门、高誓两位仙人的任务,但他向始皇帝献出一册神秘图书。图书上有一句惊天谶语,让秦始皇吓出一身冷汗,那句谶语说: "亡秦者,胡也! "

出乎意料:世界七大奇迹的军事工程,缘于术士向皇帝奏报的谶语

先秦时期,中原最大的外患多数来自西、北方向的游牧民族,时人称之为“胡”。秦始皇之所以惊恐,是因为中原统一前,秦、赵、燕北方诸国的共同外患,均来自于北方的胡人。马上民族那种闪电式游击战的侵扰,让中原诸国疲于应付。为了避其锋芒,曾经强大的周王朝迁都洛邑。为了抵御强胡,整个战国时期,中原诸国筑城塞,固城池,“胡服骑射”,通关贸易,想尽各种办法。然而“胡性”难泯,一遇天灾人祸,生存面临危机时,便大举入侵中原,这确实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心头大患。

更不幸的是,就在秦始皇统一中原时,匈奴人也逐渐从松散的部落组织发展成为相对统一的国家形式,国力空前强大。始皇心中明白,时下六王毕,四海一,天下一统,江山稳固,内患早已消除。所患者,唯“胡”而已。因此,他确信这一“谶语”定是他的伟烈丰功和他崇信神道精神感动了神仙,因而神仙点化他,要他防外患,除内贼,永保大秦帝国一世而二世而三世,世世不竭, 乃至万世,福寿绵长。

出乎意料:世界七大奇迹的军事工程,缘于术士向皇帝奏报的谶语

于是,一项永垂青史的伟大工程的蓝图,就此在他的脑海呈现。他来不及回銮,立即诏令,举天下之力,令大将军蒙恬率30万大军,出中原,进河套,长驱直入,把匈奴人赶到大漠以北。为了一劳永逸,秦始皇又诏令天下,从全国各地征集民工,沿国境线崇山峻岭要害处,因地设形,用险制塞,把秦、赵、燕国等原来的城墙连接起来,开启了长城固国的冷兵器防御时代。

这项军事防御体系,构筑复杂,可出击,可固守,有营房,有望楼,有烽燧,内侧设有补充兵员、军粮的通道、射洞和擂石孔。外无战马攀援翻越的跳板,真可谓固若金汤。

出乎意料:世界七大奇迹的军事工程,缘于术士向皇帝奏报的谶语

秦长城西起甘肃临洮县(岷县)尧甸长城坡,经渭源,陇西,通渭,会宁,静宁等8县入宁夏,折回甘肃境环县、庆阳县入陕西省,翻山越岭,飞渡沟壑,穿沙漠草原,蜿蜒东去,止于鸭绿江畔,长万余里。

至此,那个来自“仙人”的“谶语”似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胡人被彻底地挡在了长城线以北,始皇应该可以高枕无忧了。

然而,历史却给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37年,也就是卢生上呈“谶书”的第五年(前210年),他亲率浩荡巡游队伍出咸阳,抵云梦,经丹阳,之钱塘,渡富春江,登会稽山。又经吴县,渡长江,沿大海到琅邪 ,过之罘,“至平原津而病”。一统江山心里装的秦始皇,惧怕死亡, 不言亡,没有谁敢言后事。因此秘不发丧,给赵高发动政变创造了机会。

出乎意料:世界七大奇迹的军事工程,缘于术士向皇帝奏报的谶语


始皇命人写"玺书",赐太子扶苏速回,有要事商。此时公子扶苏因触怒父皇而被发配“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远在边塞。此"玺书"被大太监赵高所利用,他劝服李斯, 扣留"玺书",篡改诏书,赐令扶苏自尽,改立胡亥为帝。

这个胡亥,听信赵高谗言,诛手足,去忠臣,只为取乐,后被赵高所杀。就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被胡亥给葬送了!

于是,“亡秦者,胡也”, 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弄假成真的谶语。

胡亥何以亡秦?贾谊《过秦论》总结道:二世不行正术,“而重以无道,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秦者,“是二世之过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