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詩之間,教並不是最好的聯繫

記得大約十年前,我曾與媽媽在海拉爾一片胡楊林畔的小路上漫步一下午。斯時看湖看雲,心下一片靜謐,二人一時感發,各生讚歎,而嘆出的也自不外是前人的句子。坐在回小屋的大巴上,我曾隨口為此節謅了這樣幾句小詩:“林陌人歸緩,秋湖雲上遲。閒望無急句,吟借古人詩。”

不難看出,當時的我並未因看到好景寫不出詩而焦慮,反而倒是頗有點自得於這閒慢的。我性子靜,筆亦不快,故而素對即席飛智並不感冒,也最怕結社聯詩、流觴曲水,乃至七步成吟這樣很“文人”的鬥才景境。

孩子和詩之間,教並不是最好的聯繫

我們是否需要教孩子寫詩?

直至今日,其實我的想法仍未改變。

我以為創作本身就該當是件嚴肅的事情——它的興發或者因緣於柔軟,但一旦初始靈感生長出方向,來到創作階段本身,作者便必須有如臨大敵的自覺:在寫作時,詩人當保持戰鬥狀態的警醒,無論是單純的煉字,還是校準情緒破發點、根據情緒走勢在格律體系內調整節奏,都值得如履薄冰般地對待。

而領略美景本身,相反卻當是鬆弛的。梅特林克說:“口開則靈魂之門閉,口閉則靈魂之門開”,心有靈竅,才能與天地吞吐——美進得來,方能盤旋,方能遊染,方能最終出得去。若在領略時便隨時保持著創作的警覺,那這領略本身,便也就不那麼令人愉快了。

經歷了社會的程序化浸染,許多成年人實則已經不再具備將美放入心裡的能力:若不為任何回應,他們已經喪失了為美好事物發出一聲單純讚歎的慾望——這種慾望,其實就是詩心。

一切詩的發源,或者都來自這種非功利性的觸動,有了第一聲“好美啊”,才有了挽留的念願;留而不得,才有了對記錄的想望和對語言的追索,終而才有了詩。從這個層面來看,在諸多隻為在朋友圈打個卡或要幾聲彩的外力驅動審美型人格面前,能走到第三步的人,其實便已完全不需焦慮了——博爾赫斯說“ 詩應該要有的樣子,也就是熱情與喜悅”。幾經淘洗仍未蒙塵,仍能保持欣喜和真誠,實則已經比長於格律技法的即席酬答“詩人”離詩近的多。

孩子和詩之間,教並不是最好的聯繫

我們是否需要教孩子寫詩?

從此,則可說說教小孩子了。我已初為人母,似乎比幾年前生出了點情感上的資格。但說到教寫詩,我倒真不是不想教,而實是不敢教。

在詩的角度上看,小孩子是真正的天才。他們敢想敢做,不拘泥身段,沒有條條框框,更重要的是,他們乾淨。因為許多“文明”的能力尚不完全,所以野性和本真的部分才愈發純粹。

幾年前我曾和一位畫家朋友天台在群裡閒聊,不知誰問起要學畫畫多大入門方不晚,他的答案當時很出我意外,讓我一直記到了現在:“多大都不晚,但萬萬不要早。”

當時大家聽聞都有些錯愕,他遂解釋:“人類的視網膜的發育有自己的進程。在小孩出生一直到小學這段時間裡,他們所認知的世界基本都是二維的——所有的'兒童畫'都體現了這個特徵。到了初中,視覺發育逐漸成熟,開始有真實外部世界的認知了,這時候你才可以逐漸灌輸透視、明暗、色彩的原理,開始進行素描或寫實色彩的訓練。在此之前,一切套路性的所謂教育都是滿足家長的控制慾而已。那根本不是孩子自己看到的東西。“

這段對話讓我想通了很多事情。

孩子和詩之間,教並不是最好的聯繫

我們是否需要教孩子寫詩?

現今凡事必稱早教,但實則許多高層級文明的教育,都並不是越早開始越好的。不獨繪畫,文字亦然。

小孩子對語言的最初渴求其實並不是用其讚美,而是恃以交流——他們在童蒙之前要完成的,是把語言和大腦的鏈接內化為肌肉記憶,讓他們的各項基礎需求可以得到理解和相應,而前文說到的領略和沉浸,和這個階段的語言應用實則還在兩條通路上。

孩子也有本源的、欣賞和讚歎的衝動,但欣賞讚嘆在他們而言可以有比大人更多的出口——比如咭咭咯咯一陣大笑,比如在山水間縱情手舞足蹈,比如好奇地走到某一個打動心坎的關節去摸索觀察,亦可能只是轉身向媽媽殷殷獻上一個親吻或擁抱——他們自由,因此他們對文字的這層描摹表達的功用,暫時還沒有那麼多的需求。

而在不須揹負責任的時代,一切不發乎於需求的提供,實則都沒有那麼高的優先級。

禪宗有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實則與童心所居不無通聯。文字之所以被稱作“障”,在本身承載能力之外,亦有其魅惑排他的一面——孩子的接納能力是無限的,單把世界放在文字裡託付他們,那無異於莊子所謂“藏舟於壑,藏山於澤”,是把他們的感知力過早地規定了位置。“藏小大有宜,猶有所遁”,語言這把鎖雖然已經很大,但用來看守無質卻易隨人成長而坍縮的世界,依然是不甚牢靠的。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孩子的想象端口沒有方向性,有能力“藏天下於天下”,是以我覺得不必太早地人為加個噴嘴——也因此,我至今對教德勒認字都沒有那麼熱衷。而不教文字,自然就無從引入拼音四聲,更不必說到“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去了。

孩子和詩之間,教並不是最好的聯繫

我們是否需要教孩子寫詩?

但是不是就真的任其以我觀物,放手不管了呢?我以為倒也不是。

我比較希望的是,孩子能用看世界的方式感覺到語言的美,再決定是否要接納它,使用它,甚至在未來去進一步地耕墾開拓它。

所以我雖然覺得不必教小朋友寫詩,但一直不反對讓他們背詩。

詩的格律,不外乎是人們越來越感受到了音韻頓挫的美感,而為了貼近追摹它而發展出來的規則。現如今我們或者已經很難感受上去入聲的差別,從而對單音的長短節奏、聲音強弱失去了覺察,但究竟平仄的跳躍感和編織性還在,且在大多近體詩裡都尚有很強的體現(等大點兒,還可以試試他自己能不能發現二四六交叉的規律)。

所以在我看來,早期多背一些唐以後的格律詩是沒什麼問題的,對辨別聲調韻律很有好處(李白、王昌齡、杜牧等人的絕句,及至老杜、玉谿的律詩均可一背),而古體因其聲律未協,小孩子閱歷不足,又難以感受到其間力勢,倒可以稍稍延後,更古到詩經搖緩復沓如歌謠,則反而又可提前(大人可能覺得裡面的字難,但對小孩來說反正都不認識)。至於詞,當以如木蘭花、生查子、菩薩蠻、浣溪沙等五七字小令為先,待得節奏不易混淆了,再進長調。

人終其一生只有這麼幼時短短几年的超群記憶力,不開拓究竟是可惜的——只要不對這開拓寄以太高炫示的期望便好。

孩子和詩之間,教並不是最好的聯繫

我們是否需要教孩子寫詩?

(天台“敦厚”的叮囑)

長大以後,很多情緒有時並不一定都會走到創作,失去了孩子般肆無忌憚的宣洩資格,它們總需要個出口。很多成人喜歡用表情包,自嘲亦好,炫示亦好,發洩亦好,終究是用借來的酒杯完成了比創作輕鬆得多的輸出——反過來想想,見到景色張口就想背詩,那麼這些古詩其實也是一種高級些的表情包了:它免去了領略創作並行的麻煩,還能代人更有指向性地揮灑。以表情包的輿論黏度來看,少年時代背誦的詩歌作為一種情感庫存,還是有其長足生命力的。彷彿聞一多說不痛飲酒不誦離騷不是真名士——在酒酣時候張口能吐出離騷來,自然也是源於童蒙時代這樣的骨血留印了。

對於背誦的選擇,我倒是和與主流想法有些相左。

若重新當一次小朋友,我或許不再會一上來就去背那些情致曉暢,景境簡單又流利天成的詩,譬如“紅豆生南國”,譬如“春眠不覺曉”。這樣的詩可貴在其起復童心的視角和散文化的平白流麗語言,是成人世界裡的返璞歸真,故覺可貴,而在小朋友眼中,無外看山是山,未必會以為有多麼特別。太早的固化輸入和不斷地機械性重複,很容易在消除距離的同時磨滅它語感上精微的好處,等真能看懂時 ,它卻早已被內化成了自身的一部分,也便再無從咀嚼了。

若我來推選,倒是一些運典俊逸,在語言上亦有探索野心的詩大可趁機攝入,此外講故事的歌行也不妨一背。前者如老杜的秋興、李商隱的錦瑟、龔自珍的夜坐、譚嗣同的似曾等,以其人文烙印高於本真性情,雖能儲蓄卻不易內化,則未妨當謝遜教張無忌背武功心法一般,囫圇記過,日後功力厚了,則自有新的領悟。而歌行如琵琶行長恨歌之流自不消說,吳梅村的圓圓曲、永和宮詞等亦好,讓孩子發現轉韻的美感,更能順便當故事講了,以後再學歷史,亦是多一層印證。

孩子和詩之間,教並不是最好的聯繫

我們是否需要教孩子寫詩?

拉拉雜雜說了許多,繞開寫詩只提背詩,或者終不能讓人滿意。便回憶一下我小時候寫詩的故事,希望能有所幫助。

我第一次有要創作詩歌的想法大概在六歲左右——我對那一天的記憶實在深刻,不誇張的說,那是一個決定了我未來很多年行走方向的日子。

那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元大都遺址公園玩,愛畫畫的爸爸帶了畫板,命我坐在一條小河旁邊寫生——一如天台所說,我當時想來是沒有發育出太強的三維空間認知能力,所以雖有爸爸起草的粗稿為本,我畫出來的風景依然慘不忍睹。身邊許多遊人往來相覷,我只覺盡在笑我,一時沮喪極了。

坐到天色已近黃昏,我依然拿不出一幅很好的作品交給爸爸。抬眼望去,兩岸垂柳拂波,嬌花相向,夕陽已將河水打成了金色,我想起了幾天前背過的“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遂突發奇想:誰說要寫生就非得用畫呢?

幾經塗抹,我最終在爸爸的畫稿上七扭八扭地寫了四句七字的小詩(或者說順口溜)交給了他。

“河邊垂柳跳舞蹈,花兒微微對我笑。

太陽睡眠落山去,他把西邊燈開了。”

得益於小時候背過許多詩詞,這首六歲的處女作居然尚是押韻的——單這一點,似就比一些成年後補課背詩再去學寫的人要上道得輕鬆。

這首小作品很兒童畫,觀物的角度完全是孩子的——而且看得出來,它出於一個在愛裡長大的孩子之手。現下看來,太陽落山是去開床燈的意思有點像“我言秋日勝春朝”,但卻沒有劉禹錫那樣“我偏要勉強”的昂然。對心情好惡全不自察,反倒自有一種簡單的溫馨——如今的我雖已有千八百種手法去著香生色,但這樣乾淨的比喻,怕是此生再也寫不出來了。

我很感激父母沒有過任何為我潤色作品,或者拿去投稿的企圖——畢竟我見過太多詩友絞盡腦汁給孩子把“小船”改成“畫舫”曬出來還沾沾自得的。

他們只是為我高興,並且告訴我寫詩很好,若是有想法,以後也可以這樣寫下來。於是上了小學以後,我就繼續了這樣實驗性的創作——有時會無意與古人相合(比如我自覺八歲寫白塔時帶過的一句“旁有景山睡沉沉”,便似與惲田雲“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妝,冬山如睡”有所暗應),而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實寫心目。

慶幸於當時網絡不發達,我直到上初中後才大概摸清了格律,走上正經寫詩的路。我常自想,若是兒時便早早被教明白了平水韻和平仄交替,孩提時的我或許會在選擇和猶疑裡,喪失掉太多平筆直潑的樂趣。

或許,我就不想再寫詩了。

所以我以為,孩子寫詩確實不必教——與其給他規則,不如給他興致和自由。在原野中盡情馳騁,摔打出足夠的快活和健壯之後,總有一天他會渴望站在賽道上。到了那一天,再告訴他怎麼用起跑器,聽發令槍也是不遲的,或者說——才是適時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