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為民:未來零售、商業應能成為社會的基礎服務設施

11月15日消息,《中外管理》雜誌社於11月15日-17日,在北京舉辦第28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今年的主題是“2020.價值迴歸”。蘇寧易購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出席並演講。

孙为民:未来零售、商业应能成为社会的基础服务设施

蘇寧易購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

孫為民指出,中國現在最強的是內需動力,在投資和出口三大馬車中間,它已經佔比至少超過50%,成為整個經濟增長一個支柱型的動力了。對於未來的零售到底怎麼做?他以蘇寧為例提出了六點:

第一個方面是要創新採購,從零售的環節裡給消費者創造新的供給。他表示,剛剛結束不久的第二屆進博會為我們國家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突破口。我們放眼在全球進行採購時,新的供給為發展也提供了新的動力。

第二個方面數字化供應鏈重塑,有效提高製造流通效率。他指出,由於中國有14億人口,有這麼大的消費市場,所以就產生了非常有中國特色的規模經濟。一個產品在中國形成規模化製造,大多是質量最可靠,同時價格也有優勢,這也是中國產品能夠走向世界的原因之一。他表示有一個問題被忽略了,那就是規模過剩,尤其是當產能過剩變成生產過剩時,造成了一種製造的浪費。這種製造的浪費又變成了降價、促銷、補貼,這是在很好的市場環境中出現的誤區。

第三個方面是激活社區社群消費,建立消費信心。他指出,今年雙十一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叫做網紅帶貨。過去在網購中也有用戶評價,但是消費者不知道用戶是誰,用戶評價的話到底是不是托兒?根本不知道。今天消費者至少知道有一個活生生的人,甚至還是演藝界的名人,他說的話有一定的背書價值。孫為民強調,什麼樣的東西能真正代表消費者的利益呢?“他也是消費者,跟我一樣都是消費者”,並且“他在消費過程中得到的利益,是因為我們共同的利益而帶來他的利益,這就是社群化社區化的消費。”

第四個方面是創新服務業態,以體驗消費為核心。他表示,未來定義零售和商業,應是能不能成為一個社會的基礎的服務設施,服務於城市農村老百姓的生活。

第五個方面是便利消費,從滿足需求到創造需求。他表示,蘇寧是自建購物中心,運營購物中心,託管、委託別人投資建設購物中心的業態。另外是貼近身邊的小店,大量形成商品和服務的網絡。過去零售是老百姓到店裡面,後來出現了電子商務,他強調,“未來的零售是什麼呢?到人,最終零售服務是到人。到人就意味著商品也可以動,人也可以動,最後形成一個最佳的人和商品的混合。”

最後,行業賦能,提供零售解決方案。他指出,互聯網就是萬物的連接,資源的連接。他表示,蘇寧在零售行業裡擁有的資源,現在在互聯網、物聯網的狀態下,是可以和社會的方方面面建立連接的。有很多的農村返鄉創業者連接了蘇寧的供應鏈資源在家鄉開店,形成了非常好的商業模式。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