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成绩出来了!不管考得好坏,初中家长和孩子一定看看这篇文章

最近几天,大部分学校的期中考试陆续结束,在成绩出来之前,特别想问各位家长这个问题“期中成绩公布后,

比起分数、排名,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

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是关键!

比起中、高考这种能够决定孩子命运的选拔性考试,期中考试最大的意义在于:检验孩子阶段性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查缺补漏、巩固基础。

所以,相比分数、排名,通过科学有效的考后分析,将孩子试卷背后所埋藏的“病根”一次性挖掘出来,才是各位家长和学生最值得关注的环节!

期中成绩出来了!不管考得好坏,初中家长和孩子一定看看这篇文章

知识点总结篇

1、先瞧“病”:细细浏览卷子中的每道题。注意,是每道题,不是只看错题。重点看错题、答起来不顺的题和凭运气做对的题,对那些掌握比较熟练的题可以略过,这样可以迅速的找出问题所在。

2、再找“根”:将错题、难题所对应课本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先记录到记录本上,让孩子弄清楚原因并加深记忆。

3、后治“病”:对这些知识做一个由点及面、更深、更广的复习,彻底搞清相关知识体系及相互联系。最后摆脱试卷,给他们出相应的题目做,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期中成绩出来了!不管考得好坏,初中家长和孩子一定看看这篇文章

学习方法总结篇

1、总结学习方法。有的孩子学习态度、习惯也较好,但成绩总是在某一水平,难以突破;还有的孩子总是拖拖拉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作业做得慢、解题解的慢,这往往都是学习效率较低的原因。

要学会劳逸结合,学习之余的适当休息和锻炼,利于保持清醒敏捷的头脑,有充足的精力。另外,玩的时候要痛快的玩,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在课堂上充分吸收。

2、除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总结也十分重要。学习态度是决定成绩好差的前提条件,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如果在考试中,记忆性的题目失分过多,那显然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要思考自己的学习是否扎实,对于新知识是否只是停留在了解、识记的层次,有没有进行掌握和运用;是否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平时拖拉点没事,只要考试前几天,认真一点就可以应付。

如果存在上述问题,要抓紧制定学习计划,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扭转被动学习的状态。

期中成绩出来了!不管考得好坏,初中家长和孩子一定看看这篇文章

考试技巧总结篇

1、策略是否得当。要了解考试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觉得考试时间不够,很可能是没有合理安排时间。


改正方法:首先大致看一下试卷内容,然后按照题目先易后难的顺序做,遇到暂时解决不了的可空下,等全部答完后再回来处理,这样不仅可节省时间,还可获得心理优势,防止出现交卷时很多题会做但没时间答的窘境。

2、是否按标准答题。要认真总结是否存在不标准答题现象或很明显的低级失误,比如:不按要求涂答题卡、字迹潦草、答案写在密封线内(被装订看不到)等等。

改正方法:要将不标准答题方式记录下来,在下面写上标准的答题方式,加深记忆,让他好好铭记这次“大教训”!

3、是否摆正心态。在分析各门考试过程中,要重点想想是否心态摆正了,英语听力是否因为纠结前面内容而影响了后面内容?数学是否因专注某道很难的大题而没有检查,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等等。

改正方法:一定要摆正心态,不急不慌,遇到难题就先略过,千万别因此心烦意乱,打乱整个考试节奏。

考试后总结是为了找出新问题、发现新起点、追逐新目标。只有从中找出不足并持续改进,才能让孩子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不留遗憾!各位家长,还不快收着!

期中成绩出来了!不管考得好坏,初中家长和孩子一定看看这篇文章

孩子反思学习习惯

1. 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老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2. 专心上课的习惯

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

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3.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

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即迷惘,殆即疑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所言之书,是专指《尚书》,今天可以理解为:对书本知识不可以全信,而应该批判地吸收。

4. 善于提问的习惯

积极提出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

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5. 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

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一样,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6. 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的,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的。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有的同学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

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

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

7. 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

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8. 练后反思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

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

9. 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效果也不好。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10.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

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期中成绩出来了!不管考得好坏,初中家长和孩子一定看看这篇文章

家长如何让对待成绩

如何帮孩子提高成绩

不要只看到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进步空间


当孩子考了98分的时候,不要去苛刻孩子为什么没有考100分。

孩子明明从78分,努力考到了98分,这其中的进步空间,不值得被鼓励一下吗?

我们不能只看分数的多少,还要看孩子每次与自己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如果退步了,就帮孩子分析原因,制定一个更好的学习计划,争取每一次都有一个对得起自己的成绩。

指导孩子学习方法

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

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

用赏识促进孩子主动学习

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可以在孩子自主学习之后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孩子自己完成了家庭作业,自己完成了预习、复习后,都可以给予积极肯定,孩子会在家长的赞赏中更加主动地学习。

孩子的学习心态和习惯比成绩重要百倍

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反应,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很多家长很容易纠结在孩子丢失的那“几分”上,拷问孩子为什么没有拿满分。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分数只是能力的一个侧面反映。

相比于孩子没有拿满分,家长更应该关心孩子在学习上是否养成了上面提到的好习惯,孩子现在的学习是否轻松快乐等。

98分和100分并没有什么差别,重要的是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当孩子成绩下滑的时候,家长要记住一条“潜规则”,那就是“永远不埋怨孩子”。

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是我们家长没有做好,孩子有问题而解决不了,是我们家长该反思自己教育方法的时候了。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只有把教育的责任归咎于自己而不推脱给孩子的时候,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想法,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尤其在学习上。

但是爸爸妈妈们要知道,每次考试分数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孩子的综合实力,家长要合理的看待孩子的成绩。

孩子考差了,您的理解和鼓励是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孩子考好了,您的表扬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