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的“毛氏红烧肉”

湖南湘潭,历史悠久,自南朝以来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至于“湘潭”之名的由来,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处湘江之曲多“潭”而得名“湘潭”,另一说则是因昭山下湘江中的湘州潭,即昭潭,而得名。无论因何得名,“金湘潭”之名,都名不虚传。

湘潭伟人、名家灿若星辰,更有“湘中灵秀千秋水,天下英雄一郡多”的美誉。湘潭是中南地区的工业重镇,随着发展的深入,未来会更加美好。

湖南湘潭的“毛氏红烧肉”

虽然湘潭在地理位置上离长沙很近,但在饮食方面,却有很多优于长沙之处,所谓“一部湘菜史,半部湘潭写”。湘潭的美食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毛氏红烧肉

又名毛家红烧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属于湘菜系。 毛氏红烧肉以五花肉为主料,白糖、料酒为有色调味料烧制而成。成菜后,色泽金黄,油而不腻。

湖南湘潭的“毛氏红烧肉”

至于“毛氏红烧肉”的来由,这里就不多说了,简单的介绍一下它的家常做法:

1. 五花肉洗净,冷水下锅,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再煮2分钟后关火。

2. 将五花肉的皮刮干净,切成2.5厘米见方的肉块。

3. 大蒜剥皮洗净切片,干辣椒切段。

4. 炒锅烧热,放少量油,小火煸香蒜片、干辣椒段、桂皮和八角。

5. 倒入肉块翻炒,炒至变色后盛出。

6. 另起炒锅放少量油,下入白糖,开小火熬化。

7. 然后迅速将炒香的肉块倒入翻炒,将其均匀上色。

8. 调入料酒、盐,倒入高汤,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个小时左右。

9. 关火前调入鸡精和蜂蜜,即可出锅盛盘。

湖南湘潭的“毛氏红烧肉”

湘潭槟榔

"槟榔越嚼越有劲,这口出来那口进,交朋结友打园台,避瘟开胃解油性。"这是一首流传在湘潭街头巷尾的民谣,生动地反映了槟榔与湘潭人民和湘潭食文化的不解之缘。

槟榔,作为一种小吃食品,已在湘潭生根发展达三百余年的历史。如果说海南是槟榔的第一故乡,那湘潭就是槟榔的第二个故乡。湘潭人吃槟榔很是讲究。刚摘下的鲜果呈青色,形似鸭蛋而略短,先用水煮两小时左右,使之变成棕红色,再用烟薰七天七夜,就成了干果,这道工序一般在产地完成。

湖南湘潭的“毛氏红烧肉”

买回干果后,用清水洗净,用开水烫过,喷上少量糖精水,存放二十四小时左右,才可食用。食前用刀把槟榔剖成两至四瓣,点上用石灰加饴糖熬成的卤水,有的人还爱点上一滴桂子油,放入口中反复咀嚼,又甜又涩,芳香满口,越嚼越有味,余味悠长。

槟榔还可作药用,性温,味苦,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育、水肿脚气等症。

湖南湘潭的“毛氏红烧肉”

脑髓卷

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可以买到“脑髓卷”,其实,“脑髓卷”最早的记载则是出自湘潭,据《湘潭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年间就誉满三湘,晚清名士王壬秋特别爱吃这种面食点心,曾写下了“谢弦扬笛祥华卷”的诗句。

脑髓卷并不是由某种动物脑髓做成的,而是用猪肉去皮去素绞成肉泥,然后冰冻卷筒而成。因其味道醇甜,质地细软,而在湖南各地广为流传。

湖南湘潭的“毛氏红烧肉”

灯芯糕

“灯芯糕”因形似灯芯,洁白柔润,并且可以用火点燃而得名,点燃之后的“灯芯糕”散发纯净的玉桂香味。

湘潭制作灯芯糕,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140多年前,在清代咸丰年间全国名特产品博览会上,湘潭灯芯糕被评为一等特产;1915年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受到各国代表的称赞;1988年5月,又被评为湖南省“名糕点”。

湖南湘潭的“毛氏红烧肉”

冰糖湘莲

“冰糖湘莲”是湖南甜菜中的名肴。此菜汤清,莲白透红,莲子粉糯,清香宜人,白莲浮于清汤之上,宛如珍珠浮于水中,“湘莲”历史悠久,自西汉以来,白莲常用作皇室贡品,故“湘莲”又称贡莲。

“湘莲’主要产于洞庭湖区一带,湘潭为著名产区,“湘莲’有红莲、白莲之分,其中白莲圆滚洁白,粉糯清香,位于全国之首。金代诗人张楫品尝“心清犹带小荷香”的新白莲后,曾发出“口腹累人良可笑,此身便欲老湖湘”的感叹。

湖南湘潭的“毛氏红烧肉”

“冰糖湘莲”在明清以前,就比较盛行,最早称“粮莲心”,不过当时制作较简单,自近代才用冰糖制作,故称“冰糖湘莲”。

众所周知,湘潭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自形成以来,以其特有的“湖湘气质”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流派。而湖湘文化中的酒文化更是对中国近代白酒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湖南湘潭的“毛氏红烧肉”

湘西所处的北纬28度,是一条串联中国浓香、酱香型顶级白酒的酿酒龙脉。在这条被坊间誉为酿酒龙脉的沿线上,好酒如同珍珠镶嵌在珠链般的龙脉上。

实际上,在北纬28度附近,也正是馥郁香型白酒酒鬼酒、浓酱兼香型白酒凤凰情的核心产区。从地理意义和人文因素上,龙脉沿线无论是在独特的气候、地形和土壤上,还是在水质、温度和微生物群繁衍上,都充满了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与此同时,它还赋予了当地人“好酒善饮”的风俗。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