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留下一句诗,却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匠心物道 | 她只留下一句诗,却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01

聪明的读者看标题就会想到,这篇文章中的她,就是清代笔记小说《浮生六记》里沈复的妻子陈芸(芸娘)。她唯一留下的诗句是:“秋清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可她的人生,却活出了不同寻常的诗意。

我们且看民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是怎么说的:

“假使她生在英国,谁不愿意陪她去参观伦敦博物院,看她狂喜坠泪玩摹中世纪的彩金抄本?因此,我说她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因为确有其人)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并非故甚其辞。”

匠心物道 | 她只留下一句诗,却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受五四一代反传统风潮的影响,林语堂对《红楼梦》中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评价都不甚高,他更欣赏史湘云的爽朗和贾探春的理性,这二人更符合民国所推崇的新女性风貌。

林语堂在写《京华烟云》时,很大程度地参考了红楼梦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他笔下完美的女性姚木兰,看到美丽的景色,眼中会不自觉地有泪水,这个细节又多少让人猜想,他将《浮生六记》中陈芸易被美所感动的特质赋予了自己创造的人物姚木兰。

02

随着时代的变迁,价值观的更迭,今天也会有不少读者,对《浮生六记》里沈复和陈芸“神仙眷侣”一般的生活提出质疑。

有些知乎网友不约而同指出,沈复作为一个太平盛世的读书人,连养活妻女的基本能力都不具备,遇到生计困难,仍然借由游玩和聚会逃避现实。

而陈芸作为一个旧时女子,只能依从丈夫、投亲靠友,也因此在贫困中早逝。可以说是沈复的不负责任直接导致了二人的悲剧命运。

匠心物道 | 她只留下一句诗,却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陈芸即使守着沈复这样一个在古代和今天都算不得成功的丈夫,却能安守清贫的生活,并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发现美,创造美,的确是少有人做到的。

《浮生六记》中写过一件事,陈芸化妆成男人,和沈复一起出门游山玩水。可知当时的闺阁女子,和今天相比,拥有的自由是多有限。她们的活动区域只能是家庭,只能是深深宅院,陈芸

却以聪慧在有限的生活范围中活出了另一番见识。

这番见识由沈复的笔记载下来,又被道光年间的文人发现、刊印,今天的我们才会被陈芸创造的生活中的美感动。

03

《浮生六记》里最可贵的,是历历在目的生活,没有造作和伪装。

“余尝曰:‘惜卿雌而伏,苟能化女为男,相与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不亦快哉!’芸曰:‘此何难,俟妾鬃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之虎阜、灵岩,南至西湖,北至平山,尽可偕游。’余曰:‘恐卿鬓斑之日,步履已艰。’芸曰,‘今世不能,期以来世。’”

沈复和陈芸之间的感情,不止夫妻恩义,更多的是惺惺相惜的知己之情。所以沈复才会说可惜芸娘不是男子,不然就能一起遨游天下。陈芸的答复也绝妙,今世不能,期以来世。她有种颖悟,让她知道,人生中不可能是万事圆满如意的,不如留一点儿遗憾,也多一些期待。

沈复写道“余案头瓶花不绝”时那种对生活品位隐隐的得意,就像他的苏州前辈祝枝山的“有花有酒有吟咏,便是书生富贵时”。

陈芸则教沈复将盆景制作得更天然的方式,“择石之顽劣者,捣末于灰痕处,乘湿糁之,干或色同也”。

“用宜兴窑长方盆叠起一峰:偏于左而凸于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廛岩凹凸,若临江石砚状;虚一角,用河泥种千瓣白萍;石上植茑萝,俗呼云松。经营数日乃成。”

匠心物道 | 她只留下一句诗,却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这是陈芸作为女子的胸中丘壑。沈复家贫,不能拥有沧浪亭那样的园林,陈芸就亲手制作盆景增添茅屋里的山水气象。

近日读王金声先生《金声长物》一书,才知道沈复也善画。《历代画史汇传》刻于道光年间,在其卷五十有如下记载:“沈复,字三白。元和人。工花卉。”不知道沈复笔下的花卉又有多少,出自陈芸的栽培和欣赏?

04

以今日之眼光看来,沈复从没有获得过普世意义的成功,陈芸也不过是区区“家庭主妇”。

然而,一个人所具备的审美高度和心性,却不能以简单的社会标签来判断。

南开大学女性文学研究教授鲍震培曾在研究明清江南才女文化的论文中写道:“明清时代,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文化现象,那就是文人学士的‘女性化’、才女的‘文人化’。

特别是明清以来的文人学士,经历了“天崩地解”的易代危难……他们在才女身上看到自身命运的翻版,自然而然地把文人文化与女性趣味合而为一,把女性特征尊为理想诗境的圭臬。”

这样看来,寄托了文人理想的陈芸和遇到了理想女子的沈复,算不算是在不平等的社会规则中,暂时获得了男女平权的生活呢?

匠心物道 | 她只留下一句诗,却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当我们回顾清代的文人文化和生活,在江南,山西,徽州,广州,都可以找到一些士族和高官留下的宗祠庙宇,宅邸园林。那些残存的古迹还能看到当年的主人,过着多么豪奢的日子。然而他们叫什么名字?曾经的成就?又有几个人知道呢?

陈芸却能通过沈复的回忆,活生生地出现在每个读者的想象力。不能不让人感叹美的价值,是超越了贫富、阶级和时间的。

对于美的感知,可以把芸娘从困顿生活中超拔出来,也可以让今天的人通过这段文字,获得同样的感动。

对于美的感知,可以让我们意识到,去除社会标签去认识一个人,去欣赏一个人。无论她是一个职业女性,还是一个家庭主妇,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美的传递者。

匠心物道 | 她只留下一句诗,却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