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痴”皇帝乾隆的愛玉情節(四)

“玉痴”皇帝乾隆的愛玉情節(四)

乾隆皇帝晚年的畫像

乾隆時期全國各地的制玉業被有效控制。

造辦處除自己製作玉器供宮廷使用外,還分派活計給各地作坊。造辦處檔案記載:乾隆時期為宮廷製作玉器的,還有蘇州、揚州、杭州、江寧、淮關、長蘆、九江、鳳陽等地。

“玉痴”皇帝乾隆的愛玉情節(四)

典型的蘇作工藝代表著當時最高的治玉水平

蘇州織造對造辦處來說尤為重要,不僅為造辦處,如意館提供從選料、畫樣、碾玉、刻字到燒古的全套玉工和著名工匠,同時還為內廷加工玉器,為九江、鳳陽提供玉工,成為造辦處玉器加工製作的分支機構。

兩淮鹽政所在地揚州也是玉器的重要生產基地,管理有方,因擅長雕琢玉山子,所耗工料銀較低,經常無償為造辦處加工玉器以報效皇帝。揚州的玉如意、玉山子是其特色玉雕,故而清宮造辦處常令其製作玉山,著名的“大禹治水圖玉山”“丹臺春曉玉山”均是由揚州玉作製作,民間小玉作坊也以山子、佩件見長。

“玉痴”皇帝乾隆的愛玉情節(四)

故宮最大的“大禹治水圖”玉山子

長蘆鹽政所在地初設長蘆,後遷至天津,是北方玉工的另一個集中地,為內廷製造了大量玉器,3000餘斤的南山積翠圖、3000斤重的六龍玉甕和雙環方尊就是長蘆鹽政玉作完成的。

清代有些王府也有自己的治玉作坊,如定王府就有自己的治玉工匠,“行有恆堂”款。

“玉痴”皇帝乾隆的愛玉情節(四)

大禹治水圖玉山子局部

乾隆時期的民間治玉,

當時北京、杭州、天津、上海、廣州等地都有民間玉作。清宮造辦處如意館活計過多,臨時外僱玉匠,說明當時北京還有獨立的治玉業和身份自由的玉匠。

在乾隆五十年前後,北京的珠寶市和廊坊二條一帶已經逐漸形成了珠寶玉器的商業街市,這些街市上的玉器店鋪都是前店後廠的形式,自家就有玉器作坊。

光緒年間,除廊坊二條外,崇文門外花市一帶也有許多玉器作坊,附近的青山居則是珠寶玉器行行內的交易市場。這些作坊將地方商業與皇家服務的玉作,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民間玉作業的發展,尤其是在蘇州、揚州地區,形成兩大民間治玉中心。

蘇州在明代已是治玉中心,集中於蘇州閭門外專渚巷,作坊林立,高手雲集。道光時,蘇州閭門外就有琢玉作坊二百多家,盛極一時。陸子岡、姚宗仁、都志通均出自專渚巷玉工世家。

蘇州治玉同行業間,實行專業分工,有開料行、打眼行、光玉行等,已形成一定生產規模。

“玉痴”皇帝乾隆的愛玉情節(四)

乾隆時期的玉屏風

新疆葉爾羌地區是西部的琢玉中心,據檔案記載,當地的維吾爾玉工善琢制玉劍上的玉柄,常見的馬首柄、花型柄和光素柄等,有的錯金並嵌寶石,具有阿拉伯藝術纖巧細膩的方格。

乾隆中晚期,已有的中國江南玉工在葉爾羌建立自己的作坊,他們和當地的維吾爾玉工參與仿製了大批的伊斯蘭方格的玉器,不但可接收清廷的疆吏委託製作,成品也銷往內地。

“玉痴”皇帝乾隆的愛玉情節(四)

帶有濃郁異域風格的痕都斯坦玉器

清廷覆滅,造辦處也隨之瓦解,下屬的作坊都散了攤子。民國初年,北京的玉器作坊有七、八家,較大的有三家,工匠都有幾十人以上,如廊坊二條梁幼麟開的榮興齋,廊坊三條劉啟珍的寶珍齋,炭兒衚衕高姓的玉器作坊。他們所用的高級工匠,不少是原先宮中造辦處的玉匠,後來,玉器需求量增大以後,玉器作坊在北京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形成了許多珠寶玉器的集散中心。

“玉痴”皇帝乾隆的愛玉情節(四)

乾隆時期的玉山子

整體來說,乾隆時期的玉器治玉工藝是對前期各朝代玉雕工藝的一大集結。

從乾隆24年平定準噶爾叛亂後至嘉定中期,近60年的時間,充足的玉材和技藝精湛的工匠,加上乾隆以自己的藝術修養影響著玉器的製造,許多作品創作經其授意、首肯。他還命令金廷標、餘省、姚文瀚等這樣的宮廷畫師參與玉器的設計、畫稿。推動是的治玉業空前繁榮,技術成熟並達到了中國古代治玉的高峰,碾琢了若干巨型玉器,並形成以“乾隆工”為代表的帝王玉玉雕新風尚。

“玉痴”皇帝乾隆的愛玉情節(四)

乾隆玉璽

(精華要點:敲黑板)乾隆時期的玉器工藝特點:

治玉工藝的精工細作,精緻細膩程度上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設計紋樣時,更注意其文化內涵。

高浮雕、淺浮雕、鏤雕、減地、壓地、磨、鑽等多技法兼施,靈活多變。

陰線、陽線、隱起、鏤空、燒色、碾磨等傳統工藝並用,有所損益。

各種線條使用刀法圓熟,藏鋒不露,不見刀痕稜角,雕刻線條也略細。

清代玉器底子處理的十分平整,與明代明顯不同。

鑽孔是常常追求孔型的規整及孔壁的光滑。

碾磨拋光技術要求嚴格,光滑圓潤,一絲不苟。

一件玉器不僅器型表面的花紋圖案碾磨拋光,而且膛裡、底足、蓋內也琢磨光滑,每個角度、每個轉折或每根線條都儘可能仔細雕琢。

“玉痴”皇帝乾隆的愛玉情節(四)

白玉方形鏤空香囊

拋光以蠟樣光澤為主,乾隆時期的玉器,尤其重視鏤空處的拋光,不管是玲瓏剔透的山石,還是花梗枝葉穿插掩映處,其孔穴內大多光滑舒適,細磨拋光,即使背面不易看見之處和深凹之處也會做些必要的粗光功夫,力求完美。這是清代玉雕,尤其是乾隆鼎盛時期玉雕和宮廷玉雕的顯著特點。

治玉的各項工具均以發明,各種技術均以完善,清代玉工有條件全面繼承以往各時代玉器的多種碾琢技術和積累的豐富經驗。

“玉痴”皇帝乾隆的愛玉情節(四)

鑲嵌寶石的乾隆時期玉器

無論是時做玉還是仿古玉,均有所創新。乾隆皇帝的喜愛使其直接控制和利用各種有利因素,積極參與玉雕設計,治玉工藝集前人之大成,圖案設計也廣泛吸收繪畫及伊斯蘭玉器風格,達到了中國古代玉雕工藝的高峰。

“玉痴”皇帝乾隆的愛玉情節(四)

首博珍藏的乾隆時期天雞碧玉尊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