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民間藝術——山歌

唐宋時期,益陽就有山歌流行。初為農民耕作時的一種對答唱和,農村成年人會唱者眾,為廣大農民所喜聞樂見。益陽境內比較著名的山歌有蘭溪山歌和梅山山歌。


   蘭溪山歌發源於益陽縣蘭溪河中上游,核心區在蘭溪河楓林橋畔兩岸。過去的蘭溪河為益陽抵岳陽的主航道。茶商木客及運煤的毛板船等棲息於蘭溪,蘭溪遂成益陽第一大古鎮。清咸豐三年,即公元1854年,蘭溪古鎮集資興建橫跨蘭溪河的楓林橋。
   作為民間歌曲的蘭溪山歌,始發於踩水車車水時、為協同動作所喊的勞動號子,經逐步完善,形成特定的調式和唱詞,成為今天的蘭溪山歌,流傳於益陽、岳陽東南部、常德南端、長沙市望城西部,即整個南洞庭平原南部地區。
   蘭溪山歌已收集到的曲調有30餘種,按民俗大體可分為兩部分:
   一、高腔:高腔發聲高亢嘹亮,收聲婉轉而甜美。唱時多小嗓,皆仄韻。歌詞每板皆兩句;每板四個音區,多用襯句。主襯句為“哇!哇喔哇喔──”輔以“姣姐我咯鬼也”之類,諧趣妙生,皆信口唱來;只有主旋律不變,襯句可自由使用。唱詞中的“姣蓮”或“姣蓮姐”為益陽地方語言,即少婦。男人統稱為“哥”,或“哥哥”或“郎”或“情郎”。高腔以《梔子花樹傍牆栽》《陽雀子頭上一點紅》為代表作。
   二、小調:小調如歌的行板,婉轉悠揚,皆用本嗓。按習俗小調有“過山龍”、“連八句子”等板式。小調歌詞為五言或六言句。“連八句子”板式為五言句,歌者敘述性表達,代表作有《綠鳥嘰綠肚皮》等。“過山龍”板式為歌者自敘自問自答,詞中第三句必為“哥說我的姐呀”,或“姐說我的哥呀”,後面三句為答詞,代表作有《大雨落來麻雨稀》等。小調多用襯詞,皆益陽地方語尾或語氣詞,如:嘰,喲,喏等等;亦可隨意加進“我的”、“你看你咯”等襯句做成“花腔”,使曲調更為動聽。

   三、高腔與小調可以互滲。高手一般有二調互滲,使歌曲更趨圓潤悅耳,婉轉自由。一曲尾聲可以和唱,或分聲部合唱。
   蘭溪山歌的賽事,無需發動組織。每年端午節蘭溪河賽龍舟,楓林橋聽山歌,已成蘭溪周邊地區農民的一種習俗,如同春節鬧元宵。賽事最盛為1953年和1963年,歌手分別逾280人、320人,觀聽者逾30萬人。
   蘭溪山歌皆清唱,無音樂伴奏,以隨手可得的器具如水車、鋤頭、蒲扇、雨傘、斗笠等敲打出節奏作為伴奏。
   蘭溪山歌皆為口傳心授,歌者無曲譜。蘭溪山歌,按唱腔可分為高腔、平腔、哼腔、拖腔;按內容區分,可分為田歌、罵歌、苦歌、頌歌、情歌、讚歌等十餘種;句式大都是七言四句或七言五句,喜用比興手法,言人喻事,比物言情,不少山歌手大都能觸景生情,即興編歌對唱。 
梅山山歌早在漢、唐、宋之時,梅山苗、瑤善歌善舞,“穿堂之鼓當壁穿,兩頭擊鼓歌聲傳”。這是歷史的真實記載。
    梅山山歌,在勞動中產生,為勞動服務。表達思想,傳遞信息,反映生活,記事傳書,宗教教義,都用歌謠表現,形式豐富多彩。有族歌、節氣歌、採茶歌、挖土歌、放灘歌、情歌、孝歌、罵歌等等。事事必歌、處處有歌、人人會歌,不會唱歌就像今天的文盲。

    梅山山歌的敘事長歌,令人驚訝。如《資水灘歌》,長達620多句,可稱資水灘歌之冠。有序歌、下灘歌、上灘歌之分。下灘歌從邵陽開船唱到漢口,上灘歌從漢口開船唱至邵陽。字字血,聲聲淚。你聽序歌:“天下山河不平凡,千里資江幾多灘。水過灘頭聲聲急,船到江心步步艱。誰知船工苦和淚,資水灘歌唱不完。”寥寥幾句,就把資水灘多灘險,船工苦和淚,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
   著名的梅山山歌有《資水灘歌》《摸秋》《板粟樹開花》和《三郎與二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