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量子實用化落後中美 NTT攜手谷歌IBM追趕

11月15日訊 老馬 11月14日,NTT宣佈,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等展開合作,開始研發光通信技術的新方式量子計算機。在量子技術研發領域,日本在基礎研究方面領先,但在商用化方面落後於人,將構建全球開發體制,以追趕美國谷歌、IBM和中國企業等。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在激光技術方面領先的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等美國和澳大利亞的6所知名大學、NASA、加拿大的量子計算機相關企業1Qbit公司將參加相關研究。將以NTT成功開發的“量子神經網絡(quantum neural network,QNN)”類型的計算機為平臺,力爭10年後實現實用化。

利用特殊的光信號發射器,在每週1公里的圓圈內使數千個光粒子運動。將這種粒子被視為量子狀態,可瞬間讀取龐大信息,提高計算速度。

谷歌等此前的計算機必須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極低溫環境下運行,但此次的類型可在常溫下穩定運行。耗電量有望降至數十分之一。

量子計算機與人工智能(AI)並列,被定位為推動創新的兩個車輪。對密碼破解等安全保障領域的應用也受到期待,中國正在舉國家之力迅速追趕。

日本在基礎研究方面領先,NTT自1960年代起展開有關光技術的研究,經過包括基礎研究在內接近20年的研究,取得了此次的成果。此外,NEC在約20年前已經成功驗證了谷歌方式的原理,但在商用化方面落後於人。

不過,在通用性上有優勢的谷歌方式要實用化據悉也需要20年時間,量子計算機的登場仍需較長時間。

富士通和日立製作所已將“退火(annealing)”這一運行原理類似於量子計算機的計算機投入商用化。富士通與東麗已開始應用於新藥開發。NEC也在開發同種計算機,力爭實現商用化,將提供連接的技術,同時推進量子計算機開發。

NTT一直與NEC、富士通和OKI等企業共同推進開發。但如今作為成長戰略,將海外業務強化列為第一位,4月在美國硅谷設置了海外首個基礎研究基地“NTT Research”。將致力於量子計算和密碼理論等的基礎研究,計劃在今後5年內累計投入250億日元。

D-Wave Systems向NASA交付了計算機,其可靠性提高至世界水平。為了提高在全球量子計算機開發領域的存在感,NTT將此前以日本國內為中心的研發轉為全球化,加入中美的主導權之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