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這麼多省份為什麼只有廣東廣西稱為兩廣地區的說法?

今生156224401


一·中國從古代至現代,只有一個廣西,也只有一個廣東:

國內有那麼多省份,的確是只有廣東(廣東省)、廣西(廣西壯族自治區)被並稱、合稱“兩廣地區”。清朝時期就曾設置有“兩廣總督”這一職位,來專門管理兩廣地區。那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廣東(廣東省),也只有一個廣西(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從古代至現代,也再無第二個廣東(廣東省),也再無第二個廣西(廣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東廣西並稱“兩廣地區”)

二·兩個名字相似的省並稱、合稱成一個地區:

1.其實中國除了廣東、廣西被並稱、合稱為“兩廣地區”外,中國的其他名字相近、相似的省份,也有被合稱為其他地區。

2.比如湖南(湖南省)、湖北(湖北省),合稱“兩湖地區”或者“湖廣地區”。清朝時期就曾設置有“湖廣總督”這一職位,來專門管理湖廣地區;

3.比如江西(江西省)、江蘇(江蘇省),合稱“兩江地區”。清朝時期曾設置有“兩江總督”這一職位,來專門管理兩江地區。以前的“兩江地區”是由江西省、江南省合稱,後江南省拆分成江蘇省和安徽省。

(湖南湖北並稱“兩湖地區”)

三·兩個相似的省並不合稱成一個地區的:

1.中國除了廣東廣西合稱“兩廣地區”、湖南湖北合稱“兩湖地區”、江西江蘇合稱“兩江地區”外,也有兩個相似的省併不併稱合稱成一個地區的。

2.比如山東(山東省)、山西(山西省),並不合稱成“兩山地區”。今天的“兩山地區”是指: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兩山鄉;河北省燕山和太行山合稱“兩山地區”;雲南省邊境老山和陰山合稱“兩山地區”,越南曾侵略中國“兩山地區”,發生了“兩山戰役”。

3.比如河南(河南省)、河北(河北省),也並不稱為“兩河地區”。今天的“兩河地區”是指:即“兩河流域”,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

(1)其實中國唐朝時期是有過“兩河地區”的簡稱的,唐朝河南道、河北道曾並稱為“兩河”。但是當時的河南道並不是獨指今天的河南省,而是包括了今天的河南省、山東省、江蘇省北部、安徽省北部。

(2)當時的河北道也並不是獨指今天的河北省,而是包括了今天的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南省一部分、山西省一部分。

(江西江蘇(安徽)並稱“兩江地區”)

四、廣東、廣西為什麼並稱“兩廣地區”?

1.廣東廣西本是一家:

(1)不知道為何,有句真真實實、的的確確的老話,廣東人現在不愛聽了,廣西人現在也不愛聽了,都說是彼此高攀了彼此,它就是:兩廣一家親。但是這句話卻是真的,歷史的確是如此,是真真實實、的的確確。

(2)為什麼要說“兩廣一家親”呢,因為兩廣地區本就是一家,廣東廣西本就是一家。就像兩個兄弟,來自於同一位父親,雖然後面分家了,但依然還是兄弟,依然覺得親切。

2.廣東廣西本是一家,是在什麼歷史時期:

(1)兩廣地區本就是一家、廣東廣西本是一家,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先秦時期,今廣東地區與今廣西地區,同屬於中國嶺南百越地區。其中今廣東地區,屬於中國嶺南百越中的南越部族分支。今廣西地區,屬於中國嶺南百越中的西甌(西越)部族分支、駱越部族分支。

(2)嬴政吞併六國,統一中原,北擊匈奴,南平百越,建立起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嬴政認為自己功蓋三皇五帝,而稱皇帝,是中國的第一個皇帝,是為秦始皇。秦始皇南平百越後,在嶺南地區設置南海、桂林、象三大郡,今廣東、廣西共同隸屬於秦朝嶺南三郡。

(3)秦朝滅亡之際,任南海郡尉的趙佗,同時節制嶺南三郡,絕關自守。隨後趙佗統一嶺南三郡,建立起南越國,漢朝建立後南越國歸順漢朝成為漢朝的蕃屬國。今廣東廣西在漢朝時期,隸屬於漢朝蕃屬國南越國。

(4)從漢朝直到唐朝,今廣東廣西地區幾乎都是一體。唐朝時期,今廣東廣西地區同屬於唐朝嶺南道。

(唐朝嶺南道拆分成嶺南東道(廣東前身)、嶺南西道(廣西前身))

3.廣東廣西第一次分家:

唐朝時期,今廣東廣西進行了第一次分家。唐朝中期嶺南道進行拆分,嶺南道以東為嶺南東道(今廣東前身),嶺南道以西為嶺南西道(今廣西前身)。

4.廣東廣西第二次分家:

五代十國結束,宋朝建立,今廣東廣西共同隸屬廣南路。宋高宗時期今廣東廣西又進行了第二次分家,廣南路以東為廣南東路(簡稱廣東),廣南路以西為廣南西路(簡稱廣西)。

(宋朝廣南路拆分成廣南東路(簡稱廣東)、廣南西路(簡稱廣西))

5.廣西又進行分家:

(1)唐朝時期的嶺南道分家後,嶺南西道分得原嶺南道“五管”中的“四管”,分別是原容州都督府、桂州都督府、邕州都督府、交州都督府,包括今天的廣西、越南、海南。

(2)後來的“嶺南西道”變成了“廣南西路”,其中的交州都督府卻一躍成了蕃屬國,從嶺南西道(廣南西路)分了出去。而到了明朝時期,海南島甚至欽廉地區,都一概劃給了廣東。

(原嶺南西道(廣西前身)拆分出安南國、欽廉地區、海南島,剩下的區域為廣西承宣布政使司)

6.廣東又進行分家:

(1)唐朝時期、宋朝時期的廣東地區,均不包括今粵西地區、今海南島。到了明朝時期,朱元璋可能是出於封禁沿海的國策,把欽廉地區和海南島劃給了廣東。然後就有了長達明、清、民國三個大時期,廣東上六府、下四府的版圖規模。

(2)廣東的真正分家,其實是在現代時期。先是新中國初期,出於南海局勢,廣東把欽廉地區劃回給了廣西;然後是出於發展海南島,海南島從廣東整體劃出設置海南省;後是香港、澳門租期到期迴歸祖國,但是卻不再是隸屬廣東管轄,而是單獨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廣東拆分後的版圖(現廣東省))

五·不但有“兩廣一家親”的說法,還有“嶺南一家親”的說法:

1.廣東、廣西之所以並稱“兩廣地區”,是因為廣東廣西曾經是一家,所以有著“兩廣一家親”的說法。而根據筆者文中的分析可知,最初的分家分成廣東廣西后,後面的廣東廣西又進行了再次分家。

2.所以筆者認為,不但有“兩廣一家親”的老說法,還應該有“粵港澳一家親”、“粵港澳瓊一家親”、“粵港澳瓊欽廉一家親”、“嶺南一家親”的說法。

各位讀者,“為什麼廣東廣西並稱兩廣地區呢”,你們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關注。


神渡說廣西廣東


廣東廣西就像一個娘肚子裡生下來的雙胞胎,歷來是難兄難弟,兩位一體,不可分割。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看,兩廣有天然親切。一條長長的南嶺山脈,將中國的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完美切割,由於這一條分割線,導致兩廣地區和嶺北在氣候、文化、習慣上的巨大差異。在中原統治者看來,兩廣地區是不同於中原的化外之地,這讓兩廣有天然的親近感。



其次,兩廣歷史上就是難兄難弟。在秦朝以前,兩廣地區是同屬百越;秦徵南越後,秦朝移民、軍人戍邊都廣泛分佈在兩廣地區,無分彼此;趙佗建立南越國後,兩廣同屬南越;西漢後,兩廣都由“交趾刺史部管轄;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建國,領土又是以兩廣為主。在宋以前,兩廣就像一個麵糰一樣,被揉來揉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到了宋朝,由於廣西少數民族經常發生叛亂,統治者感覺應把廣西單獨出來,設置政府機構來統轄。於是以當時的治所“廣信”為界,賀江、雲開大山以東屬於廣東、以西屬於廣西,從此基本奠定今日兩廣的分界線。


至於兩廣的“廣”字,來自於“廣信”,而“廣信”二字,則來源於漢武帝。漢武帝當年平定南越後,下詔要求“初開粵地宜廣佈恩信”,於是嶺南的治地就叫“廣信”,即今天的封開。


因此,由於其文化、歷史、習慣等方面的同一性,廣東廣西曆來就被統稱為“兩廣”,而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省份,由於其並沒有高度一致性,故沒有“兩湖”、“兩河”之類的叫法就不奇怪了。


嶺南人文歷史


我明白題主的意思,確實,很少提兩江兩湖或者兩山。根本原因在於這些省份在歷史上其實一直是兩個地區,分家已久,地理人文環境都已經有一定不同,湖南與湖北放在一起,還不如把湖南和江西放在一起。山東山西中間還隔著河北呢!河南河北地處中原,你說兩河,你讓首都怎麼想?你讓天津怎麼想?你讓被你們隔開的山東山西怎麼想?



但廣東廣西就不同了。

廣東廣西就像是一對分家的兄弟,雖然其中一個兄弟建國後把自己的民族給改了,但也割不斷他們剪不斷、理還亂的血肉聯繫。



廣東廣西合稱兩廣,古時同屬嶺南地區,在明清時期還專門設置了“兩廣總督”來管理廣東廣西。

很多人知道廣東廣西關係近,但要說起兩廣這個“廣”字究竟是什麼意思,來源於誰,估計很少有人說得清。

其實,這個“廣”字,是因為漢武帝!



當年趙佗建立了南越國,一直傳到漢武帝那個時候,南越國發生了內亂,漢武帝趁機發兵南越,公元前111年,滅了南越國。

為了有效治理南越國,漢武帝將南越國分成九個郡,並下詔:初開粵地宜廣佈恩信。

為了貫徹漢武帝的重要聖旨精神,管理南越的官員便根據聖旨,將嶺南的治地命名為“廣信縣”。這就是廣東廣西的“廣”字的由來。



到了宋朝,廣東廣西都屬於廣南路,但為了方便管理,宋朝便以廣信縣為界,將廣信縣以東,設置為廣南東路,廣信縣以西,設置為廣南西路,基本奠定了今天廣東廣西的邊界,這便是廣東廣西名稱的由來。


御史書童


這個問題問得相當有技術含量。要說全國各省份,相似的省份叫法還有湖南、湖北,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等等,為何只有廣東廣西被稱為兩廣地區呢?

要說起來就要回顧廣東廣西的歷史了。

1.從叫法來看,我們就知道這兩廣地區親如一家,關係非比尋常。

從地理位置上看,廣東和廣西為相鄰省份,算是一脈相承,兩者就如親兄弟一般。在氣候環境、飲食文化等方面,兩個省份的差異並不大。

就拿方言來說,南寧有白話方言,廣州也有白話方言,廣西有客家話方言,廣州也有客家話方言(以梅州為代表)。在氣候溫差上,兩個地區都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基本上,你熱我熱,你冷我也冷。

2.廣東和廣西經濟貿易密切

我們都知道,廣東有發達的珠三角州經濟區等,每年吸引無數的務工者前來就業,而廣西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後,大量的廣西人湧到廣東打工、就業,這不僅給廣州地區帶去了勞動力,還帶去了文化等,兩省的經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種和諧共生的意象。可以說,經濟貿易密切往來,拉近了兩省之間的距離。

3.歷史上,廣東和廣西同屬於百越

先秦古籍將長江以南沿海地區統稱為“越”,春秋戰國時期,廣西為百越的一部分,所以,從歷史根源上講,廣東和廣西有著共同的歷史文化。

4.廣西的北海、欽州和防城港本來隸屬於廣東省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現在的北海、欽州和防城港三個市本歸廣東省管轄,1952年3月,北海市正式劃歸給廣西。防城縣在1912年到1949年這段時間裡,都屬於廣東省管轄的,後來於1951年劃入廣西,欽州則相對於前兩個省晚些,於1965年7月劃入廣西。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廣東和廣西的歷史淵源悠久。


文 | 一木君

【以上僅個人觀點,若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一木MU。】

讀書文史


簡單說來就是,兩廣以前的治所(首府)叫“廣信”,後來被中央政府強行切割了,所以之後“廣信”以東叫廣東,“廣信”以西叫廣西。

至於語言,南寧、梧州、賀州、欽北防的部分地區等城市還是和廣州肇慶江門的語言是差不多的,都叫白話,也就是大家說的“粵語”。

飲食文化方面上述地區也和廣州肇慶江門等地類似,但略有所差異,比如 上述地區吃“燒鴨”的人群比較多,廣州肇慶江門吃“燒鵝”比較多。

其實,都是自家兄弟分家久了形成略有差異的文化而已。

當然,桂柳、潮汕這些就不太一樣的,差異有點大。



壯哉_我大中華民族


先解釋下兩廣的意思,廣:乃廣信,“初開粵地,宜廣佈恩信”之意。

南越國被漢武帝平定後,在原南越國設置了交趾刺史部,位置就在兩廣的中心地帶(廣信)。那為什麼叫兩廣不叫一廣?只因他們都處在嶺南地區,即五嶺之南,而兩廣就是把嶺南分為兩半。

在古代,長江以南居住著許多民族,這些民族被統稱為“百越族”。

  • 秦,朝統一嶺南後,在嶺南設立三郡,南海、桂林、象郡。

  • 秦朝末期,嶺南三郡獨立。

  • 漢朝時,又再次被統一,南海郡管轄區域不變,此時海南,越南被納入中國版圖。而新的行政單位開始出現,嶺南為交趾刺史部,交州。


  •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東吳把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

  • 唐朝時,根據山川形勢,把全國分為十個道。兩廣為嶺南道。唐朝中後期,嶺南有四個藩鎮,廣東為一個藩鎮,廣西分三個藩鎮。此時嶺南分東西兩道,兩廣分離此刻出現端倪。

  • 五代十國時期,嶺南又再次統一。

  • 宋朝時,行政單位又次改革,唐朝時的道被該為路。全國分成十五路,嶺南分為廣南東路,廣南西路,此刻兩廣分離。

  • 元朝時期,行政單位再次變革,全國分為十個行中書省,廣南西路屬於湖廣行省,廣南東路屬江西行省,此時兩廣分離更深。

  • 明朝時期,廣西、廣東從湖廣,江西行省分離出來,之後兩廣分開已成定局。

  • 新中國成立後,兩廣邊界略作調整。

廣東、廣西自古以來作為戰略要地,各個朝代一直在兩廣上面做文章,因各個原因才有了現在的兩廣叫法。

兩湖:指的是湖南、湖北,不過很少人會這樣稱呼。古時管轄湖南、湖北的封疆大吏叫湖廣總督,所以湖南、湖北也稱湖廣。

中國省市自治區速記口訣表:

兩湖兩廣兩河山,

五江雲貴福吉安,

四西二寧青甘陝,

海有內臺北上天。

兩湖:湖南、湖北。兩廣:廣東、廣西。兩河山:河南、河北、山東、山西。五江:江西、新疆、黑龍江、浙江、江蘇。雲:雲南。貴:貴州。福:福建。吉安:吉林、安徽。四西:四川、西藏。二寧:寧夏、遼寧。青甘陝:青海、甘肅、陝西。海有內臺北上天:海南、內蒙古、臺灣、北京、上海、天津。再加上重慶、澳門、香港就齊全了。

希望這個口訣對大家有幫助。


大國布衣


簡單來說,是因為只有兩廣地區存在大行政區的特徵。

兩湖兩廣兩河山是學習中國地理常用到的順口溜,表示我國雙生子般的四對省份,即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和山東山西。

四對省份中,只有廣東廣西之間不存在天然的地理分割,跟湖、河、山這些地理界限不同,“廣”屬於人為設置的行政區,來源於漢朝“初開粵地,宜廣佈恩信”所設的廣信縣。

人為分割跟天然分割最大的不同在於,在交通落後的古代,人們穿越人為分割界限流動的幾率遠比穿越天然分割界限的大,畢竟大山大河的阻隔性不是開玩笑的,你敢去挑戰,他就敢讓你知道自然的威力。

更重要的是,兩廣地區跟其他省份擁有相同的天然界限,即五嶺,兩廣均在五嶺以南,又稱嶺南。

五嶺在秦漢時期的意思是五個軍事戰略要塞,後來擴大到要塞所在的山脈,而這五條山脈中,越城嶺、都龐嶺和萌渚嶺都在今湖南和廣西之間,騎田嶺在今湘南,大庾嶺在今江西和廣東之間。

五嶺橫亙於湖南、兩廣、江西之間,使得湖南、江西與兩廣天然具有分界,而依據山川河流劃分行政區是我國的一貫策略,五嶺以南天然具備一個大行政區的特性,既與外部相隔,又有內部相合。

秦末中原大亂時,留在嶺南的趙佗乘機自立,建立南越國,漢武帝滅之,到東漢,嶺南地區設立交州,為全國十三州之一。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州的數量越來越多,功能基本跟漢朝的郡一樣,於是在唐朝,道成為了州之上的一級行政區,根據山川地勢,兩廣為嶺南道。

五代十國時期,嶺南道大部成為南漢,今越南北部獨立。北宋滅南漢後,改嶺南道為嶺南路,其實是換湯不換藥,不過宋太宗時期將嶺南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兩廣分離。

元朝時期,全國實行行省制,這是打破山川形勢的行政規劃,所以廣南西路劃入湖廣行省,跟湖南算是一家;廣南東路屬江西行省,跟江西是一家,兩廣分離加深。

但山川形勢終究存在,到元末明初,廣西行省、廣東行省相繼建立,又更為承宣布政使司,兩廣分離已成定局。之後一直到現在,兩地邊界略有微調。

這種長達千餘年的同行政區使得兩廣交流密切,即便是分設兩省後,各自之間的移民交流仍很頻繁,但以漢族民系論,廣東有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前兩者廣西都有,且為數不在少,就方言交流,兩地並不存在巨大分歧。

其餘三對省份,山東山西中間不僅有太行山脈,還有河北,相互之間的交流較少,各自都有很獨特的文化,把他們並稱,完全是地理教學中的便利,現實中並不廣泛。

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倒都是同屬過一個行政區的,不過前者一般都是屬於中央直轄區,在首都控制下,兩河不可能拿出來講。後者卻是分分合合,在清初正式分為兩個省份,兩省文化差別太大,雖然曾屬同一個行政區,卻很少有人提兩湖。

唯有兩廣地區,從明朝中期設立兩廣總督以來,兩廣這個名稱一直延續著。


平沙趣說歷史


不止啊,有還有兩湖的說法啊,有句話不是說“兩湖熟,天下熟”嗎。

至於,沒有兩山兩河之說,是因為,兩山兩河在早在春秋時已各為封國,除共奉一個周天子外,各為諸候,後來更是相互攻伐,文化風俗更是各有不同,民政經濟體系完全是各自為政,自大一統後的皇朝都是將其各作為獨立的子行政體系來管理的,地界也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一直很穩定,所以不會並在一起提及就很正常了。

而兩廣稱為兩廣是因為有極其深遠的的歷史因由的。

在秦之前,兩廣沒有參與到中國歷史,是始皇打下的新地盤,中原皇朝獲得的新地。是當時指的南嶺以南的地區,所以稱為嶺南地區。所謂南嶺即是現在的越城嶺(湘桂間)、都龐嶺(湘桂間)、萌渚嶺(湘桂間)、騎田嶺(湘南)、大庾嶺(贛粵間,腹地在江西大庾縣),橫亙在湖南、兩廣、江西之間五大山嶺。

在歷史都知道當中原有變時,作為海南郡尉的趙佗第一時間擊並三郡,關閉城關,以重兵斷絕與中原的道路,自立南越國,自封南越王。傳世五朝王,直到漢武帝的元鼎六年才完全平定收復嶺南,並設立廣信城為嶺南中心統管嶺南,之後直到南北朝嶺南地區都是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管理,甚至整個嶺南就是一個州交州。所以南北朝之前是沒有兩廣只有嶺南的。

在264年(吳景帝永安七年),東吳把南海、蒼梧、鬱林、高梁4個郡(今兩廣大部)從交州劃出,另設廣州,州治番禺,廣州由此得名,862年(唐懿宗鹹通三年),中央又將嶺南道以廣信為界劃分為東、西道,廣信之東為之廣信東道,廣信之西為之廣信西道。這就是廣東廣西的名稱的來歷。也是自始時起才有的兩廣。

但是兩廣劃分後,並沒有完全的獨立分開,中央皇朝總是喜歡在兩廣上頭壓上一個總管兩廣軍政事務的府治來統管兩廣。這個情況一直沒有變化。直到清朝時,仍設兩廣總督府總管兩廣軍民政務,這個兩廣總督是清朝最高級別的九大封疆大臣之一。而在地理上,兩廣之間的界線一直在不斷的變化,除了以廣信為界這一點沒有變外,包括廣信這個界點也一直在變來變去,一時歸東邊,一時歸西邊。就連這個廣信,不單時東時西,也進行過一次分裂,劃分出的小部分成為了現今廣東省的封開縣,我查了很久資料也沒找到是什麼時候分出去的,但聽老人講,應該就是解放時定省界時劃出去的。兩廣地界最近一次的大變化在1952年,將當時屬廣東的欽州、北海、防城劃歸廣西,同時將當時屬於廣西梧州市下轄的懷集縣劃歸廣東省。現在很多人說這是一種交換,也說是廣東為了廣西經濟發展,廣東作出的貢獻讓步。但其實當時還有一種說法講是為了統一調兵海陸佈防,據說那個劃分還是某位司令員提出的,具體是與不是我就不清楚了,但我個人認為最後一種說法的更可信和可能性更大。防備那個對我們不太友好的鄰居,至於是哪個,大家拿地圖看,這裡我就不說了。那個鄰居曾經說過,木棉花開的地方都該是他們的國土。這就很恐怖了,木棉花還有一個名叫攀枝花,四川都可以生長。

所以兩廣在方方面面的聯繫上一直是處於要斷未斷,藕斷絲連的這一狀態,所以人們就很習慣性地將兩廣一起提及了。

但近大約二十年以來,廣東省以廣州為首一直致力於宣揚嶺南文化,但在這個宣揚裡沒有廣西什麼事,也沒有海南什麼事(海南從廣東劃出獨立成省不過三十年左右的事),總是一副我就是嶺南的樣子,(古之嶺南包括今天的兩廣、海南、香港、澳門,越南的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區,越南部分地區是明朝明宣宗朱瞻基命令放棄的,當時皇帝認為那的人不服管教狡詐反覆,物產不豐,地理惡劣,浪費大量人物去開發鎮守教化,實在大虧本不值,所以放棄了。),而廣西自從成為壯族自治區後,以南寧為首近年一直致力於發揚大壯風格,努力地標榜自身的獨特性,與少數民族化(其實壯族是一個漢化程度很高的少數民族,而真真正正確確實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樣那種比較純粹的壯區佔廣西面積約大致三分之一這樣子,廣西的東部南部中部風俗與廣東相類。想到這裡我想起兩個真實的笑話,我一個親戚去北方出差,別人知道他是從廣西來的,就問他,你們那裡是不是人人都包著個頭,天天唱山歌,他的表情是這樣的0o0????。還有一個是我在桂林認識了一個女的,她隨丈夫移居廣西超過十年,山東人,一天閒聊說,以前她總聽說廣西是少數民族地區,以為滿大街上都是各少數民族,但住了這麼多年,一個都沒見著。當時是幾個人一起聊的天,我們這幾個廣西土產妹子都笑了,都穿一樣的衣服,說一樣的話,額頭上都沒寫字,你怎麼知道人家是什麼族的,然後跟她說那個那個是什麼族的,那個那個又是什麼族的,都是一些她認識的人。然後她驚呆了。),所以兩廣可以講是在文化方面分道揚鑣了,所以以後兩廣一起提及的時候應該會越來越少。


用戶101550121599


我的主業是讀《史記》,就《史記》記載的歷史素材,進行邏輯分析,挖掘歷史背後的故事,為讀者提供一個新的歷史視角,希望能夠對現代的生活、事業有所借鑑。

1、問題有誤,有兩廣之說,也有兩湖之說,還有兩江之說。

2、這個是跟歷史上的行政區域劃分有關,有地理位置、風土人情、軍事、經濟等考量。

(1)兩廣:指廣東和廣西,明朝開始設置兩廣總督,清朝也延續這一職位,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廣東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

(2)兩湖:指湖南和湖北,清朝設置湖北湖南總督或兩湖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湖北和湖南的軍民政務。但最為熟知的稱呼是湖廣總督,是因為在元朝時設立湖廣行省。

(3)河北和河南、山東和山西,都是獨立的省,沒有共同管理,所以沒有兩河、兩山之說。

3、兩江之說。

清朝時設置兩江總督,管理江南省(今江蘇省、安徽省和上海市)和江西省。


師說歷史


我們廣東人從來不說兩廣的,只有廣西人才說兩廣的,廣西人最喜歡和我們廣東人捆綁在一起的,廣西人想抱我們廣東人的大腿找優越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