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篡漢,有兩人穿喪服哭漢,一個是曹植,另一個是誰呢?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曹丕繼承曹操大位,當上丞相和魏王,接管了挾天子以令諸侯諸侯的大棒。再一件,在220年十月,曹丕親信華歆上書,逼迫漢獻帝退位讓賢,讓曹丕當皇帝,漢獻帝也許是當夠了傀儡,也許是為了活命,就把玉璽、節杖交給了曹丕,曹丕代漢建魏,國祚近200年的東漢滅亡。曹丕的弟弟曹植,著喪服悲哭,不知是為漢朝,還是為自己。而同樣為漢朝著喪服悲哭的人,是金城太守蘇則,這一位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曹丕篡漢,有兩人穿喪服哭漢,一個是曹植,另一個是誰呢?

當官就要當大官:

蘇則,字文師,剛直疾惡,很小的時候就很有才名,在那個年代,當官是很光宗耀祖的事情,但蘇則偏不,幾次讓他去當官,他都不去。

舉孝廉茂才,闢公府,皆不就。

在那個戰亂的年代,不當官就要餓肚子,蘇則就是這樣,雖然蘇姓是大姓,但還是流落到安定,依富室師亮。這個師亮很沒有眼光,對蘇則不好,待遇跟不上。把蘇則氣的說:等我發達,當上安定太守了,要把你們這些沒有眼光的人都處理了。

則慨然嘆曰:“天下會安,當不久爾,必還為此郡守,折庸輩士也。”

年輕的蘇則是個有脾氣的人,就與馮翊、吉茂等人隱居在郡南太白山中,每天靠讀書娛樂,後來他真的當上安定太守了,把師亮嚇的要逃走,但蘇則已經不是年輕時候的蘇則了,就把師亮等人請回來,以禮相待。

曹丕篡漢,有兩人穿喪服哭漢,一個是曹植,另一個是誰呢?

從這裡看,蘇則雖然在寄人籬下的時候,面對不好的待遇,有過怨言,但並沒有再發達的時候去報復他們,而是以禮相待。雖然有脾氣,但卻能顧全大局壓住自己的脾氣,這是一個做大事的人。

一個出色的政務和軍事人才:

曹操徵張魯的時候,與蘇則一見如故,就讓蘇則當嚮導,大勝之後,把蘇則升為了金城太守。當時的金城(現在的蘭州) 經歷了三十餘年的韓馬之亂,餓殍遍野,黎民百姓嗷嗷待哺。蘇則上任後,對內安撫百姓,對外與羌、胡等民族平等相待,把民族平等貫徹到執政當中。有糧食和老百姓一起吃,有牛羊先給老弱之人,在他的治理下,流落在外的百姓,都回到了故土。

是時喪亂之後,吏民流散飢窮,戶口損耗,則撫循之甚謹。外招懷羌胡,得其牛羊,以養貧老。與民分糧而食,旬月之間,流民皆歸,得數千家。

有人了,就要種地,在他的帶領下,第二年就獲得了大豐收,日子蒸蒸日上,過的越來越好,回到故土的人也越來越多,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曹丕篡漢,有兩人穿喪服哭漢,一個是曹植,另一個是誰呢?

但你過的好的時候,必然會有人眼紅你,打擊你。雖然大的軍閥韓遂、馬超被擊敗了,但小的豪強卻此起彼伏,隴西李越、武威顏俊、張掖和鸞、酒泉黃華、西平麴演都起兵造反,這些人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得動刀動槍,被我們的蘇大人,一頓快刀斬亂麻下,就把他們平定了。而且最關鍵的是,我們的蘇大人是個急脾氣,這在上面就看出來了,不等朝廷發兵,用自己的本部兵馬就把這些叛亂平定了。經此一戰,蘇則獲封三百戶侯,入中樞為侍中。

漢朝滅亡,著喪服悲哭:

在他準備去洛陽就任的時候,曹丕篡漢,蘇則聽說這個事情後,穿孝服大哭。辛虧離得遠,曹丕不知道這個事情,要不然,曹丕不殺他弟弟,但殺一個太守還是很容易的。蘇則到了洛陽之後,有一個很識貨的人叫董昭,董昭可不得了是曹丕面前的大紅人,當初逼迫漢獻帝下臺,他可是主導人之一。董昭想和蘇則交好,就想枕著蘇則的膝蓋睡覺。蘇則是誰呀?剛直疾惡,一把把董昭的頭推下去,“蘇則之膝,非佞人之枕也。”把董昭氣的半死。

曹丕篡漢,有兩人穿喪服哭漢,一個是曹植,另一個是誰呢?

曹丕聽說曹植穿喪服哀哭的時候,就詢問大臣:“我接受禪位是順應天命,為什麼還有人哭?”蘇則一聽不樂意了,你雖然是皇帝,但你不能這樣說,氣的鬚髯怒張,要跟曹丕說道說道,一旁的傅巽趕緊掐了他一把,“不是說你。”阻止了蘇則以卵擊石的做法。

初,則及臨菑侯植聞魏氏代漢,皆發服悲哭,文帝聞植如此,而不聞則也。帝在洛陽,嘗從容言曰:"吾應天而禪,而聞有哭者,何也?"則謂為見問,鬚髯悉張,欲正論以對。侍中傅巽掐則曰:"不謂卿也。"

蘇則在後續的為官中,不留情面的向曹丕進諫,雖然曹丕當面接受了,但對蘇則這樣有能力又正直的官員很是反感,就把蘇則外派到東平為官,在赴任的途中,病發而死,英年早逝。

結語:

蘇則自有就敬慕武帝時名臣汲黯,也一直以他為榜樣,性格雖然剛直,但對下轄子民很好,對皇帝能夠直面進言。生在亂世,沒有像韓遂、馬超等人,佔地為王,禍害地方數十年,造成名不聊生,而是選擇了歸順,安定局勢。漢朝滅亡,著喪服痛苦,但沒有選擇與魏國玉石俱焚,而是接受了這個事實。因為他知道,活著才能為老百姓做事,只有活著,才能影響到帝王,救更多的百姓,他的一生也是為了這個目標而活著!

參考:《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