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分正面挑戰芝麻信用分,觸及OTA,互聯網金融大戰又升級

日前,一個新的金融支付工具,支付分在微信悄然上線,與螞蟻金服的芝麻分相似,用戶獲得足夠多的支付分,就可以在一定金融場景獲得一定的信用擔保,例如免押金。支付分的推出,在業內看來是微信與螞蟻金服正面抗衡的一個新的工具。但從目前來看,由於應用場景太少,同時面臨監管紅線,支付分未來的能否扛起騰訊金融的重任,現在還不好下定論。

支付分加速擴大應用場景 打車住酒店可免押金

部分手機用戶要獲取微信支付分非常簡單,進入微信界面的“我”,點擊支付,再點擊錢包,裡面就有支付分,用戶點擊開通即可。在陝西省目前可以應用的使用場景就是雲充吧微驛站,用戶通過這個應用租用充電寶的時候,可以免押金。

微信支付分正面挑戰芝麻信用分,觸及OTA,互聯網金融大戰又升級

據華商報記者瞭解,目前支付分700以上的用戶,都屬於高信用值用戶,目前,掌上高鐵、百度地圖、高德地圖、歐了約車等均可開通微信支付分,以打車為例,據騰訊相關負責人表示,微信支付分最新覆蓋了打車場景,先乘後付模式正式接入打車平臺,上車免預付,到達目的地後自動扣款。另外,在預訂酒店方面,目前萬達已將旗下所有酒店及度假村普及微信支付分免押金入住權限。

事實上,支付分只是騰訊在金融領域的一個環節,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騰訊就已經在此領域頻繁佈局,據瞭解,除微信支付分外,今年8月,微信支付還在加速佈局刷臉支付,發佈了搭載掃碼器、雙面屏的“微信青蛙pro”。10月,微信支付錢包入口內低調上線“銀行儲蓄”功能,用戶可在微信開通銀行存款賬戶,將資金直接存入該賬戶,由銀行存管、派發利息。此外,近期微信支付還悄然推出了“手機號轉賬”功能,轉賬雙方無需添加好友,微信綁定手機號,即可轉賬至微信零錢。

微信支付分正面挑戰芝麻信用分,觸及OTA,互聯網金融大戰又升級

對於用戶而言,支付分越高,獲得應用場景的權限就越多,那麼如何能夠快速地提高自己的分值呢?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是使用與微信合作的共享產業中的產品就可以快速提升支付分。

正面挑戰芝麻分 目前仍難匹敵

支付分的推出,可以看作是騰訊在金融生態鏈上最重要的佈局,未來和螞蟻金服的競爭有望形成完整的陣型。

那麼,微信的支付分和螞蟻金服的芝麻分又有什麼不同呢?事實上,微信支付分對應的就是螞蟻金服的芝麻信用分,微信支付分跟芝麻信用分的功能和作用是一樣的,芝麻信用分是之於支付寶的大數據,而微信支付分是基於微信支付大數據,對用戶的身份特質、支付行為、使用歷史行為的綜合計算分值。

微信支付分正面挑戰芝麻信用分,觸及OTA,互聯網金融大戰又升級

但是從更專業的角度來看,螞蟻金服的芝麻分最大的特點是它的評級功能非常強大,例如當用戶註冊之後,支付寶會根據用戶的資產情況,信用管理等等體系來為他評級,支付寶的評分系統可以直接通過支付寶的螞蟻信用分這個功能來直接體現,分數從350到950各不相等,每個等級都有著自己相應的服務,並且現在芝麻分不斷髮展之後,已經不再是一個評分系統,很多的金融機構也會根據個人的芝麻信用分來給用戶設置額度等等,可以說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業內專家認為,對於騰訊而言,拿下第三方支付市場固然是騰訊的一個重要目標,但是要挑戰支付寶,僅憑微信支付分和零錢通目前還稍顯薄弱。在正確的趨勢下以完善、便捷、豐富的服務去形成差異化競爭,這才是微信支付最好的一條生路,而不能單純地靠模仿和支付寶進行正面抗衡。

微信支付分正面挑戰芝麻信用分,觸及OTA,互聯網金融大戰又升級

除了競爭對手之外,支付分接入金融場景,目前來看還將面臨更多的挑戰。一方面是自身缺乏牌照,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指出,“社交場景下的巨大優勢讓騰訊存在著後發制人的可能性,儘管騰訊在C端用戶這塊已‘所向披靡’,但牌照問題仍值得關注。當前不管是歐美還是國內,均對用戶個人數據方面較為敏感,而個人徵信牌照是個稀缺產品,很明顯騰訊在這一方面有所欠缺”。

同時,一家金融公司高管直言,騰訊要依靠支付分發力金融或許後勁不足:一方面騰訊要考慮是否有充足的資金來源,另一方面則要探索產品設計怎樣符合監管要求,此外還將受限於場景問題。在他看來,螞蟻金服的花唄是建立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場景基礎上,金融屬性更強,其對商戶的掌控能力也更強,而微信儘管也有很多個人數據,但應用在支付、金融方面並不一定足夠有效。

微信支付分正面挑戰芝麻信用分,觸及OTA,互聯網金融大戰又升級

其實,除了自身原因,在互聯網金融整治趨嚴的大背景下,騰訊佈局金融產品還有一道最難逾越的坎,那就是監管。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徐偉棟指出,微信支付分要面臨的首要風險就是監管,儘管微信官方不會承認支付分是徵信業務,但事實上無論從表達方式還是實質,其都帶有徵信(客戶信用數據的收集與呈現)的性質。當下只有持牌機構才有這一資質,從這一點來看,未獲得個人徵信牌照的騰訊實則是在違規開展疑似徵信業務。

個人信用數據屬個人隱私保護範疇,而在個人徵信業務查詢過程中,天然就會發生個人信息的跨機構轉移,這個市場如果沒有監管,一定會導致大量的實名身份匯聚到從事個人徵信業務的開展方,身份數據也很容易從此處流出,同時使得實名身份上綁定的信用數據會匯聚到個人徵信數據的使用方,信用數據容易以飛單形式向下遊氾濫。騰訊既然沒有獲得個人徵信業務牌照,那麼它就不得對外進行疑似個人徵信服務,且無權從徵信數據使用方處獲取明文的實名身份。

微信支付分正面挑戰芝麻信用分,觸及OTA,互聯網金融大戰又升級

>>記者觀察

支付分在OTA領域應用目前尚未看清

微信推出微信支付分,在OTA(在線旅遊)領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那麼相關的企業會如何看待呢?業內專家分析,目前還沒聽說支付分,也沒見太多用戶在使用,可能前期推廣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當然了,互聯網傳播、擴散速度比較快,跟傳統的開店方式不同,或許這類創新可以通過某個節點讓習慣手機和移動支付的人們熟知,然後產生消費,比如外出旅遊等等。後期,有一定發展空間也未可知。

西安財經評論人士王建紅分析,現在各行各業都在想辦法獲取更多的收益,都在跨界進入其他領域,比如微信以這類方式進入旅遊市場,跟其他傳統OTA企業爭搶用戶,這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未來能否對其他OTA企業帶來影響,能否成為該行業的鯰魚,目前不好判斷。

微信支付分正面挑戰芝麻信用分,觸及OTA,互聯網金融大戰又升級

經濟學家李大霄分析,對企業來說,支付不僅是一個流量入口,同時也是拓展服務的重要方面。但是目前還沒有看到實質性影響,未來會有多大的影響,還需要繼續觀察。

可以看到,微信以其強大的社交功能和粘性進入泛金融領域,微信分推出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殺入在線旅遊行業,只是其重要的佈局之一。吸引一些旅遊消費和客戶相對比較容易,但不管怎麼說只是一個引流的渠道,OTA旅遊行業講究吃住行遊購娛,很多實際情況消費者還是需要到現場體驗的,前期引流重要,後期產品質量則更為重要。

華商報記者 楊剛 黃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