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走向深藍”原意是比喻中國海軍走出近海,突破“第二島鏈”進入太平洋,走向世界,標誌著中國海軍由近海防禦型向遠洋攻擊型轉變。“向海而興,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為海制”,“走向深藍”是中國海軍的必走之路。


檢察機關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後,檢察制服已經由橄欖綠演變成深藍色,每一次的檢察服轉型都不是單純的服飾變化,而是有其深刻的內涵和意義,與檢察職能的轉變,執法理唸的更新,檢察理論與實踐和科技進步,具有內在的聯繫。改革才有動力,創新才有發展,檢察機關這幾十年的發展如同中國海軍,亦是“走向深藍”的輝煌過程。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1978年檢察機關恢復重建以來,我國的檢察制服經歷了三次演變。重建之初,檢察機關是沒有專門制服的。1983年嚴打前後,因辦案需要,許多地方檢察人員著警察制服,夏季上白下藍,春秋冬季天藍色,檢察官著警察服這也是那個時代的特色。到了1984年初,檢察院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統一制式服裝,即84式檢察服,分春秋冬夏三式,夏季是米黃色,春秋冬季是豆綠色,大簷帽,配肩章,頭戴國徽,肩扛國旗,可謂威風凜凜,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很相似。

1988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對檢察制服進行了一些修改,春夏秋冬均為橄欖綠,帽式和肩章未變。1991年7月增加了領花,圖案是橄欖枝襯托下兩把交叉的寶劍護衛著紅五星。穿上這套軍官式檢察服,使人感受到一種驕傲、霸氣和威懾力。2001年2月,檢察院的檢察服進行全面改革,全國統一顏色,統一款式,統一標誌。2000式檢察服顏色為深藍色,採用西服制式,配檢察胸徽,原先那種大簷帽、肩章、領花等軍人格調的橄欖綠檢察服從此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深藍色新式檢察服,莊嚴而凝重,給人一種深邃感和親和力。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檢察制服從豆綠色、橄欖綠向深藍色演變經過了十幾年的歷程,這個時期也是檢察事業快速發展壯大,步入專業化、正規化的過程,是執法觀念更新、職能轉變、改革創新的過程。

回顧過去,由於文革的衝擊,檢察機關職權由公安機關行使。1978年,檢察機關恢復重建,當時各地檢察院普遍辦公條件簡陋,人員不足,特別是專業人員缺乏,開展工作困難重重,可謂百廢待興。記得那時,鑲黃旗檢察院辦公地點是10間“四角硬”土坯房,冬天點爐子取暖,沒有自來水,幹警們用水時需要自己挑。十幾名幹警都是其他行政機關調入的,沒有一名是大中專學歷,法律專業知識相當有限。建院最初,院裡連一臺打字機也沒有,文件材料需先在蠟紙上刻好再用油印機印刷,非常原始;80年代初期,院裡才有了一臺鉛字排版手動打字機,算是院裡最先進的辦公設備了。當時,檢察干警們身穿警察制服辦案,這與那時的社會政治形勢、政策法律、執法觀念有很大的關係。當時十年動亂剛剛結束,撥亂反正,恢復秩序,對敵鬥爭等任務繁重,公檢法機關工作性質的“專政”特色十分濃厚;檢察機關也是剛剛從公安機關接管檢察職權,在當時來說檢察人員穿著警察制服並不足為奇。

1984年初,經國務院批准,檢察人員配發了統一制服,這套具有軍人特色的檢察服伴隨檢察干警度過了17個春秋,在此期間檢察機關各項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91年,鑲黃旗檢察院新建了近1000平米的辦公室,雖然是平房,但設施基本齊全。這17年,院裡第一次有了電腦、複印機等現代化辦公辦案設備,還給配備了辦案警車和摩托車,檢察技術裝備邁出了可喜的步伐。內設機構由原先的“三科一室”增加到“六科(局)兩室”,人員最多時增至近30名,大專以上學歷的幹警達到了60%以上。檢察工作規章制度陸續出臺,各項工作步入專業化和正規化道路。這17年是檢察干警歡欣鼓舞的17年,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公佈實施,檢察官的地位、權利義務和職業得到了法律的認可和保障,檢察官實行單獨序列管理,並有了等級制度,檢察機關和檢察人員的權威性、知名度和社會政治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這些年來,檢察官們身著橄欖綠制服,投身於“嚴打”和反腐敗鬥爭,偵查取證,出庭公訴,懲惡揚善,伸張正義,掀起了一次次綠色的檢察“風暴”,展現了一幕幕靚麗的檢察風采,得到了黨和人民的信任和肯定。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軍人風格的檢察制服威武而莊嚴,寓意深遠。大簷帽上的國徽表示檢察院代表國家,象徵著國家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帽簷上的黃色金屬繩表示檢察院辦案要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齒輪與穀穗簇擁著五星紅旗的肩章象徵著檢察機關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行使法律監督權,黃色的雙劍合壁領花象徵著檢察機關行使權力、維護公平正義和反腐敗的決心和勇氣。84式檢察服特色鮮明,完美的彰顯了檢察院的性質、職權和工作原則,同時也表現出濃郁的司法強制力和專政色彩。那時十年動亂結束不久,法制尚不健全,社會治安形勢嚴峻,刑事犯罪和經濟領域內的犯罪十分突出;1983年到2001年,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三次嚴打鬥爭;1983年7月,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向政法機關提出“對於當前的各種嚴重刑事犯罪要嚴厲打擊,判決和執行,要從重從快;嚴打就是要加強黨的專政力量,這就是專政。”1989年“兩高”發佈《關於貪汙賄賂投機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須在限期內自首坦白的通告》,掀起了一輪反腐敗風暴。所以在歷史傳承和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政法機關強調的是“從重從快”和“嚴厲打擊”,檢察院作為國家機關,充分發揮了作用,維護了國家社會安定和政治穩定,維護了人民的利益。84式橄欖綠檢察服伴隨著檢察干警在那個年代演繹了一場場綠色的檢察故事,它留影在共和國的史冊上,是幾代檢察人永遠的記憶。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 ■■■■

到了21世紀,2000式檢察服閃亮登上歷史舞臺。新式檢察服順應了國際化趨勢,採用體現現代司法文明理念和司法權威性、嚴肅性的深藍色調,檢徽在胸前佩戴,整體上顯得莊重、大方、簡潔,給人以理性、嚴謹、溫和的感覺,少了些許威嚴,多了幾分親切,意味著檢察工作向職業化、專業化和人性化方向邁進。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進入新世紀,檢察機關各項事業邁入了新階段,首先是執法觀念的轉變,由過去那種“重打擊輕保護”“重實體輕程序”轉變為打擊與保護並重,實體與程序並重,由過去不注重法律監督到迴歸法律監督主業,從不重視人權到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從單純的“就案辦案”到關注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檢察工作融入了更多的人文關懷和人性化執法理念,檢察機關的政治站位更加高端,視野更加廣闊,執法更加文明,服務更加到位。控辯式訴訟、刑事審判前主導作用、公益訴訟、未成年人保護、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等的實行,充分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優越性和中國檢察走向世界,與國際接軌的遠見卓識。

在檢察科技、人員素質、基礎設施等方面更是有了飛躍式的發展,以鑲黃旗檢察院為例,2006年,該院建起了4000平米的檢察技術大樓,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辦案用車增至8臺,時至今日,全院電腦人均兩臺以上,檢察內外信息網絡無縫對接,全部實現了智能化辦公辦案。檢察干警大學(大專)以上學歷達100%,還有不少幹警取得了研究生等學歷。隨著檢察體制改革,機構設置逐步實現科學化、規範化,員額檢察官制度的推行使檢察人員更加職業化、專業化,增強了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回顧過去,我們無怨無悔,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幾十年的風霜雪雨,歷練了幾代檢察人,如今時代發展了,條件和環境優越了,但是,我們檢察人的理想信念未變,檢察事業的宗旨未變。共和國的檢察事業像一艘遠洋巨輪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引下,承載著“初心”與“使命”,一路劈波斬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走向“深藍”,駛向輝煌。

講述 | 走向深藍——從檢察制服看檢察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