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启:从军人到律师,只是换个方式继续战斗

杨继启:从军人到律师,只是换个方式继续战斗

杨继启:从军人到律师,只是换个方式继续战斗

从军人岗走向律师岗,对杨继启而言,也许只是换个“战场”,那种分秒必争的观念和一丝丝“火药味”,换了另一种形式留存下来。

作为一个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公司法律事务的律师,做好企业风险的防范就像是部队中的“后勤保障部门”一样,在上战场之前,就已经把所有可能需要的东西准备好,保障前线的攻坚工作。

杨继启:从军人到律师,只是换个方式继续战斗

从军人岗走向律师岗

智善:主任,能聊聊您在做律师之前的经历吗?您觉得那段经历对您之后做律师有怎样的影响?

杨继启:我早先在武警部队当兵,后来从部队转业后就到一家国企,再加上当兵之前在家种过地,可以说我的人生经历是多彩的。有人说我是工、农、商、学、兵“五味”俱全,说实话,这些经历对我帮助很大。从当兵的经历来说,它培养了一个人的意志,永不言败的意志,用军人的话说,就是“亮剑”精神。因为我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尝试原先没有做过的事情,所以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后来到了国企,从政工员、政工科长、做了党委副书记,同时还兼着企业的清欠办工作。这段经历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这对我以后到企业、到上市公司给别人做法律事务是很有用的。

现在很多青年律师没有企业的经历,没有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进行锻炼,毕业以后从学校直接到了律师事务所,缺少是就是实践经验。曾经有个企业聘请了一位律师,要求起草一份公司内部规章制度,最后企业老总发现,该律师的起草的内容和网上的一模一样,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说,有了在部队、企业的这段经历,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知识积累的过程。

创立湖北第一批合伙制律所

智善: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很好奇,您为什么会想做律师开律所?

杨继启:我做律师,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由于我有一个不服输的性格,通过自学考取了法律专业的专科、本科文凭,并在92年同龄人还不知道律师为何物的时候,我考取了律师执业资格证。1993年国家律师制度改革,允许没有公职身份的律师成立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当时,湖北省在襄阳做试点,因我在做企业清欠工作时认识了不少律师,法律素养、业务能力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后来律师改革的春风一来,他们就邀请我,成立了当时襄阳第一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也是湖北省第一批合伙制律师事务所。

智善:作为较早的一批律师,您觉得律师或律所的发展和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杨继启:变化太大了。我们所刚成立的时候,我所在的襄阳市只有97名律师,当时社会不知道律师是做什么的,他们以为律师就是帮犯人说话,律师业务范围也就体现在刑事案子中。后来法律经过三十年的不断完善,法制不断健全,政法系统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法制环境不断好转,大家对律师的认知也就越来越理性了,生活中遇到什么法律问题,一般都能够第一时间想到律师,听听律师意见,特别是企业,有些企业老总,简直到了离开律师就无法工作的地步。公司法律事务,没有律师签字就不能通过,遇事一句口头禅,找我律师解决。我认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能有今天的成果,我们律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大家熟知的“孙志刚”事件,就是律师推动的结果。

武珞所这十三年

智善:

那是什么样的契机成立武珞所?律所在创建之初有没有遇到哪些困难?

杨继启:律师做久了,就经常办理一些外地的案件,通过和外地同行的接触,感觉城市越大,法律环境就越好,律师的作用就越大,生存的空间就越大。06年的时候,我和国家一级律师李顺义、田耕川在一起聊天,谈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到武汉开一家律所,就是现在的武珞律师事务所。很多人会把我们武珞律师事务所和珞珈律师事务所搞混,以为我们想傍大牌(哈哈)。其实是当时开办时申报了好几个正式名称,武珞是备用名,报上去后,阴差阳错,批准了备用名称,当时确实没有想傍大牌的意思。

武珞所成立后,由于我和李主任,田主任都是做业务出身的,所以在律所管理上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对律所的发展也没有具体的规划,律所的发展一直不是很好。虽然我们合伙人个人的业务都不错,但对聘用律师和年轻律师的培养、后备力量的储备、律师事务所发展的方向重视不够,造成了武珞所发展缓慢。认识到这一问题后,合伙人通过研究,原合伙人从管理岗位上退下来,让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律师冲上来,担当律师事务所的管理者,制订新的律所发展规划,引进优秀的合伙人,不但扩大律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

智善:武珞所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好,能聊聊律所的发展历程和律所未来的规划吗?

杨继启:未来的规划,我们将秉承“智慧、精致、共享、公益”的立所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出中小律所创新发展的“武汉模式”。以“智慧”明法。律所的律师团队学历以博士、硕士为主,为客户提供精准、立体的法律设计和服务。聘请国内多名知名法学家、教授、博导组成专家顾问团,为客户提供高层次、高规格智力支持。以“精致”行法,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忠于每一次委托,做好每一起案件。以“共享”传法,努力践行“共享、共治、共建”的新时代社会治理发展理念,为全省范围内的中小所在武汉办案提供共享办公室,开创中小律所新型合作模式。以“公益”解法,向社会普法,推出公益课堂,走进中小学、走进社区,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公共公益法律服务产品,以专业和资质回报社会。

在年轻律师培养上面,我们与中南民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武汉大学都建立了实习基地,有些实习课程帮着带实习生,逐渐解决新人的培养问题,也可以说为我们后期新人的招录做准备,所以律所这几年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智善:您期望中的武珞所是一个什么样的律所?

杨继启:团结、专业、年轻化的律师事务所,这个年轻化包括我们知识的年轻化和人员年龄的年轻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律师行业中某个领域的佼佼者。

律所团队中的非律师

智善:鉴于您提到的律所管理问题,您怎样看待现在很多律所邀请非律师做律所的管理人?

杨继启:我认为这个问题要根据各个律所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请专业公司化管理,有利也有弊。因为管理团队没有从事律师的经验,再加上目前律协在这律所管理方面的的制度不是很明确,就结合武珞所目前的情况来讲,适当的聘用非律师的辅助人员能够提高律所的效率。在律所党建这块,我认为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是很有必要的,实践证明,自从我们聘请了专职的党干以来,我们所的党建工作一直走在同行的前列。

智善:目前您个人的专业领域主要是哪块?

杨继启:前面已经讲了,我的专业领域主要的公司法律事务,先后担任波导公司(600130)、现代牧业(01117)等多家企业的法律顾问;亲自主导了波导公司下属一百多家子公司的组建;办理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如现代牧业通山环境侵权案、农业部督办的某公司生产、销售假种子案等。2014年6月带领律师团队接管了湖北第二大种子公司(湖北富悦种子集团公司)的清算,并最终促成该企业破产,保护了众多债权人的利益。

从律师角度谈公司管理

智善:您作为一个律师参与公司的管理,在制定公司的规划上和一个公司的运营者相比有什么不同?

杨继启:不同的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需要制定不同的企业规划、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者制定本企业规划、管理制度时,局限性很强。而律师在为千万家企业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做企业规划和制度设计时,能够把一些优秀的企业制度、框架结构融入其中,避免企业走弯路。所以,我

建议,企业在做企业规划、管理制度时,听听律师的意见。

智善:您觉得自己在企业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杨继启:我觉得我在企业当中担任了一个法律风险预防的角色,防患于未然。现在很多律师的角色相当于医生,是一个治病的角色。而我主要的工作是预防生病。把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我认为这才是我作为公司律师的工作。

善于总结,乐于分享

智善:您认为做律师对您个人有没有带来什么影响或改变?

杨继启:做律师,首先经济收入肯定比在国有企业多很多,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收入提高的同时,对家庭的照顾也就不可避免的减少。所以,在选择律师这一行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律师行业的特殊性,在从事律师行业的时候,一定要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智善:那您平时工作和家庭有没有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杨继启:很难达到。我很希望每周末都呆家里,也努力的在这样做,但实际情况很不理想。当事人遇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咨询你,你能够说我在休假,明天再办吗?所以我就想平时空闲时间能多在家里多陪陪家人。

智善:那您对自己之后的规划是什么样的?

杨继启:我看到现在武珞所的发展,比较欣慰,愿意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我平时比较注重知识的积累,1989年就买了第一台电脑,开庭时我基本都会用电脑做庭审笔录,办理的每一个案例都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包括企业法务也有对应的文件夹。以后我会对这些案子做一个整理,也不一定非要出书,但是可以发到群里或者微博和更多人分享。空闲的时候,看看原来做的一些案件,有心酸、也有快乐,重新回味,别有风味。

长远的眼光是立足的资本

智善:您最想对年轻律师说的话?

杨继启:我前面说了,在选择律师这个行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家庭成员的看法,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在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3到5年内,你一定要赖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贫,不要以为律师行业就是捡黄金,很多年轻律师就是因为从事律师行业后,没有业务,收入少,开销大,跳槽了。我在这里想说,你坚持下来了,就是胜利。这个坚持是知识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坚持5年以后,你后面的路就会很好走。

一定记住,不要把赚钱放在第一位,多做些法律援助或者公益诉讼的案子,回报社会。

智善:您如何总结您律师生涯的这一段经历?

杨继启:我认为我做律师不后悔,最起码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杨继启:从军人到律师,只是换个方式继续战斗

END

在这个信息爆炸

视觉快消的时代

每位律师都需要一张全媒体名片

为自己代言

杨继启:从军人到律师,只是换个方式继续战斗

杨继启:从军人到律师,只是换个方式继续战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