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失落的战国雄主,埋没的千乘之国

在回顾春秋、战国这一段历史时,绝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一类的词汇。这段历史,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是璀璨的一笔,霸主的兴衰、王者的角逐令人印象深刻。在这场混战中,除了战国七雄,还存在一个号称战国第八雄的国家——中山国。从力抗魏国,独克燕赵联军,到斡旋齐、赵、燕、魏、韩,参与五国相王,再到灭于赵手,这个被人忽视的古老诸侯国,经历过一段怎样的历史。


中山国起源

中山国的族属问题一直以来是存在争议的。大部分史学家认为中山国起源于春秋的姬姓鲜虞,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二者仅在疆域等方面存在重合,不存在一脉承接的关系。三眼比较认同中山国起源于春秋白狄鲜虞一脉的说法,故以下围绕该说法行文。

鲜虞一词首见于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在《国语·郑语》一书中记载:“鲜虞,姬姓在狄者也。”事实上,在此话之后,太史伯在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四周分封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狄国家等部落。可见,鲜虞姬姓的说法并不失实。而此后战国的中山国也为姬姓,两者为同宗不假,但是否为前后同源?三眼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中山国——失落的战国雄主,埋没的千乘之国

中山国

(1)司马贞在《史记索隐 》注《赵世家》“中山武公初立”这一条中有“按中山,古鲜虞,姬姓也”的记载。无独有偶,张守节《史记正义》注《乐毅列传》“中山复国” 这一条中也有“鲜虞子重更得国”之语。 可见战国时的中山就是春秋的鲜虞。

(2)司马迁史记一书在对春秋战国进行考察时,多以《世本》为参照,,每当它和《世本》、《纪年》的有关记载出现不同时,都会分别加以注释,唯独对战国时的中山与春秋时的鲜虞 ,虽然名称不同,却未加注释。可见司马迁考察下,鲜虞就是后来中山。

由此,中山国的起源基本可以确定,就是春秋时白狄的一支——鲜虞。

早期中山国建立

中山这一称呼的由来要早于中山国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伐鲜虞。春秋中后期,鲜虞(中山国前身)的最大敌人就是晋国,由此,晋国开启了灭鲜虞的征途。公元前530年,晋将荀吴攻入鼓(鲜虞属国)都,破而未灭;同年八月,晋灭肥国(鲜虞属国),吞并其疆域;公元前529年,晋昭公陈兵鲜虞边境,破中人城;公元前527年,晋再破鼓,迫使其成为晋国属国。

中山国——失落的战国雄主,埋没的千乘之国

中山国地理位置

公元前507年,鲜虞展开反击,《左转·定公三年》记载:“秋九月,鲜虞人败晋师于平中,获观虎。”此次战役,晋军大将观虎被擒。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中人城建国。

《左传》记载:“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晋荀寅求货于蔡候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虐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损于楚而失中山······’ ”

这是史书中第一次以中山代鲜虞,早期中山国建国基本完成,此后史书中,鲜虞、中山的称呼并立。

公元前459年,晋进攻中山国,攻克穷鱼之丘。公元前457年,晋将新稚穆子讨伐中山,一日下两城,这场战役带给中山国沉重的的打击,此后二十多年,史书中基本难以再见中山、鲜虞字眼。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中山国大致还是部落状态,封建制中山国要到战国才会出现。


中山国复立与初灭

中山国复立的说法并不严谨,一方面,春秋鲜虞中山国并非完全灭国;另一方面,战国初期的中山国已经脱离部落制。此处为方便概括,故采取复立这一说法。

战国中山国第一任君主为中山武公。武公,姬姓,名窟。武公自幼生长于中山王宫,见证了赵魏两国对中山国的操纵,所以自小有富国之志。文公(武公之父)死后,武公继位,公元前425年,赵襄子逝,其子浣继位,是为赵献候;次年赵献候为其叔赵桓子驱逐,又一年,赵桓子死,赵国大臣兴兵杀死赵桓子之子,迎回赵献候,几番内斗之下,赵国国力日衰,对中山的控制不断削弱。公元前414年,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斗争,武公带领鲜虞族走出太行山,定都顾,建立独立的政权。

中山国——失落的战国雄主,埋没的千乘之国

复国的鲜虞人逐渐在复国喜悦中丧失了警惕,晋太史屠黍如此形容中山国:“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康乐歌谣好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 ” 沉醉的君臣不知道,暴风雨将袭。一方面,武公复国后日益亲齐让魏国感到不安;另一方面,此时魏国国力蒸蒸日上,西边受到秦人激烈抵抗,南有楚国东有齐国,三个方向的扩张之路都被阻挡,魏文侯将眼光落在了中山国。拿下这个战略重地,北可向广袤的胡地扩张,南可夹击赵国,东可威慑齐国,中山国——必须捏在魏国手中。

公元前408年,厉兵秣马的魏国以乐羊为将,拜西门豹为先锋,借道赵国,向中山国发起进攻。同年,中山武公去世,年幼的桓公继位,或许是过于幼稚,早期的桓公不恤国政,在面临强大的魏国时惶恐不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将鼓须身上。受命的鼓须带领精锐奔赴前线,双方以慈河为界,安营扎寨僵持不下。终于,乐羊在三个月后发动奇袭,大败中山军。随后桓公以乐舒(乐羊之子)为将,乐舒三入魏军营寨劝父亲退兵不得,一边是忠,一边是孝,巨大的压力将这位年轻人逼向自杀的深渊。乐舒死后,桓公接受臣下建议,将其做成肉羹送给乐羊,想要一次击溃乐羊的心理防线。此举激怒了乐羊,他当即下令发起猛攻。公元前406年,在魏国伐中山三年后,中山国亡。

中山国——失落的战国雄主,埋没的千乘之国


桓公复国

在中山国都告破后,年幼的中山桓公消失了。有人认为他被魏军羁押,有人认为他城破时刻突围,率领残部重回太行山。无论如何,桓公未死,但国土失陷已成事实。今后的二十多年里,魏国名士到过中山国,治理此地;中山桓公也躲在某处,筹划着自己的复国梦。

公元前383年,战国局势迎来了一次大改变。赵国举兵攻打卫国,卫不敌,向魏国求助;魏军开赴战场,将赵国痛打一顿,无奈之下,赵国向楚国求援,楚军进攻魏国,此时魏国国内军力空虚,遭遇了迎头痛击。此番事件过后,魏国一蹶不振,密谋的中山桓公看到了复国的曙光,大战导致中山国内魏军兵力空虚,这是天赐的良机。消失了二十多年的桓公再度出现,带领中山国的民众反抗魏国的统治。公元前380年左右,桓公带领中山国人成功复国。

中山国——失落的战国雄主,埋没的千乘之国


强盛之路

复国的桓公一改幼时的昏庸,同时作为中山国的亡国之君和“开国”之君,二十多年的韬光养晦让他想明白一些道理——国家必须要强盛。

不幸的是,尚不等中山国站稳脚跟,赵国就不请自来。公元前377年,中山、赵两国的军队于房子展开激战,公元前376年,中山、赵两国军队于中人开战。两次战斗均以中山国的险胜告终,但桓公很清醒,他清晰的认识到,在这燕赵环伺之地,中山国的综合国力远远不够。为保证国家安全,桓公决定迁都,原都城顾虽经济发达,但地势平坦,稍有攻势便可能覆灭;而灵寿此地,背靠太行山,面朝平原,前有大河,群众基础丰富,是新都的不二之选。桓公大笔挥下,中山国迁到新的国都——灵寿。

中山国——失落的战国雄主,埋没的千乘之国

中山国钱币:成白

桓公知道,仅仅依靠迁都并不能真正确保自己的安全,中山国需要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公元前369年,经历了十年的休养生息,中山国的国力迅速上升,桓公派人在中山国与赵国边境修筑长城,据目前遗迹来看,这座长城南北绵延89公里,与新国都灵寿遥相呼应。政治上,桓公全面倒向齐国,借助大国的政治影响力庇护自己;外交上,中山国女子善舞,被诸侯国所喜好,因此,桓公将这些善舞的女子送往诸侯的后宫,交好强国;经济上,受政治影响,中山国复国早期,齐国尽心尽力的为其提供经济援助。在桓公的“不露锋芒,韬光养晦”国策下,中山国日渐繁荣。

公元前353年,操劳一生的桓公病逝,其子中山成公即位。桓公临死前,告诫成公:“韬光养晦,招贤纳士,不入大国之争。”成公谨遵桓公教诲,在位期间以秦为师,颁布招贤令,一时间,中山国贤才济济。成公即位后,中山国国力蒸蒸日上,公元前332年,秦在雕阴之战重创魏国,同样受到楚国重创的齐国和魏国联手伐赵,赵军以决堤的黄河水淹齐魏联军。丢脸的两个大国四处寻找盟友,中山国心动了,成公对鄗邑觊觎已久,这里曾是中山国的领土。在齐魏联军伐赵时,成公率中山国军对长驱直入,引槐水水攻鄗邑,几乎把赵国打残,自此,鄗邑回归中山国,但中山国与赵国的矛盾日益激化。经此一役,中山国崭露头角,跻身大国之流。

中山国——失落的战国雄主,埋没的千乘之国

成公升鼎

公元前323年,公孙衍为抗衡张良,在中原发起五国相王,即燕、赵、魏、韩、中山。此次称王中山虽废了一番功夫,但以千乘之国称王中原,可见其实力已然能够和大国掰手腕,同时,称王一事也标志着中山“韬光养晦”国策的破灭。


盛极而衰

成公后期,中山国衰败之像已然显露,称王固然彰显了国力,却实实在在得罪了盟友齐国,丧失大国支持的中山危机暗藏;在政治上,成公错用司马喜为相,排挤走贤臣公孙弘,为后世继位者埋下了隐患。公元前314年中山王厝(姬厝)趁齐国伐燕之际,兴兵攻打燕国,掠取大片国土,此次攻燕固然增加了国土,却在中山和燕之间造成了无法弥补的裂痕。

自中山王厝始,此后继位者中山王妾雌、中山王尙沉迷于国内虚幻的升平,在各国此起彼伏的改革中固步自封。此时的,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军事力量急剧提高,为了报仇,也为了自身发展,赵国再一次向中山国举起屠刀。面对赵国的强大攻势,中山国失去了往日的坚决,前后五次割地求和。公元前296年,这个曾经以小博大的中山国,永久退出历史舞台。

中山国——失落的战国雄主,埋没的千乘之国

中山国世系

中山国的衰败存在很多原因。对内,成公晚期误用小人,在生死之争的年代,统治者过分推崇儒学,导致军事荒废,战斗力日渐衰颓;对外强行称王,不注意韬光养晦,失去齐国的支持,投机伐赵、伐燕,耗费国力,加深仇恨。多方面的原因下,中山国第三次走向灭亡。

中山国的结局不禁令人唏嘘。两度复国,以弹丸之地发展成为二线强国,在诸侯之间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最终称王中原,可见顽强和韧性;而在晚期,过分骄纵,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将祖宗基业断送,多少又令人感慨。中山国的国史比任何一个诸侯国都要精彩,其历史揭露了一个历史规律:不论国土大小,勤政进取必然强国,松懈享乐终究灭亡。

资料参考:百度百科、《左传》、《战国策·中山策》、论文《中山国始末考述》等

PS:本文部分图片和素材源于网络,侵权联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