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争所带来的人口增长缓慢为例,浅析春秋时期的人口状况

自周室威信扫地,权利衰落的时候,诸多诸侯

蠢蠢欲动,开始招兵买马以图霸业,自此掀开了一个新的时代,后世称之为春秋战国。但是春秋战国是两个时期的结合,春秋时期诸雄崛起,称霸一方,但是此时大型的战争频率不高,而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时候,各国就开始了惨烈的吞并战争,战火连天

笔者今天将从春秋时期的人口状况,来谈一下在春秋时期,诸雄的崛起背后所带来的一个看似人口快速增长,繁荣的社会,但这个社会的的背后实际上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的阶段,从而为了将来的天下战乱埋下了伏笔。

以战争所带来的人口增长缓慢为例,浅析春秋时期的人口状况

春秋时期人口的总数

周室衰弱,春秋时期诸多诸侯称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并称为春秋五霸,而当时衡量这五位霸主所在位的国力的标准,即是衡量这一个国家的兵车有多少辆,而兵车的数量和其国家的总人口是有着相对应的比例关系

《春秋》中记载,在春秋共242年的时期里,各国的小型战争不断多数,多数都以掠夺土地财物为目的,更重要的就是这些土地上的人口掠为己有。有文献中记载到,秦穆公时期吞并国家十二个,占领土地一千里,其所拥有的兵车数量便得以在春秋时期诸侯之中称霸。

更别提,《史记》中所记载的楚庄王吞并国家二十六个,占领土地三千里所得到的土地财富以及人口数量。所以在春秋时期,各国主要都以发展自身国家人口为

第一要素,为日后的战争提前做好了准备。

翻阅史册,我们可以《左传》中发现一个比较确切的有关于卫国的人口数量,相传在卫国被狄人攻灭之后,卫国的遗民共有七百三十余人,加上郊野的民众数量,卫国在没有灭国之前的民众数量大概是五千上下,而在卫国的兵车数量总共是三十余量的革车,因此我们换取一下比列,即30辆兵车5000人,相当于一辆兵车等于170个人。

以战争所带来的人口增长缓慢为例,浅析春秋时期的人口状况

按照《左传》之中的记载来推测的话,那么晋国在晋昭公时期大约有兵车4000辆,与其相对的国家人口数量应该有70万人左右,其他几个称霸的国家的人口数量应该差不多,不然就不会形成相对应的割据局面,因此来判断,五个霸主国家的人口总数约有350万人左右,加上南方的吴越两国,与中原的五国实力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那么七个国家的人民总数应该有420万余人。

大国的人民数量相对应在70万余人左右,而小国的人口数量却要少了很多,不单单只是因为国力不足无法拥有更多的土地,主要原因还在于为了不被吞并要不停的上交兵车给那些称霸的大国。

《左传》之中记载,哀公七年的时候鲁国贡献

八百辆兵车,邾国贡献六百辆兵车;哀公十三年的时候,鲁国又给吴国贡献了八百辆兵车。所以我们通过一些史册的记载,不难发现的是,大部分的人口都被那些称霸的国家以掠夺、以收取的手段给抢走了,剩下的一些小国则苦苦的在夹缝之中生存,因此人口数量不是很多。

根据历史资料的分析,鲁、邾、卫、郑、宋、杞、滕、薛、小邾等国的兵车之数不定,有的有1000辆,相当于晋国的四分之一;有的只有500辆,相当于晋国的八分之一。总共在一起的兵车数量大概在7000余辆左右,人口总攻不超过晋国人口的两倍,大约是150万人。

因此在春秋时期,中原的华夏总人口数量大概在570万余人左右,这还并未计算在中原外的一些蛮夷民族的人口数量,如果将他们都算进去的话,也许春秋末年时期大概有近1000万人左右的人口数量。

以战争所带来的人口增长缓慢为例,浅析春秋时期的人口状况

战争所带来的人口增长缓慢

上文之中我们提到过,春秋末期,人口的总数大概在570万余人左右,如果加上蛮夷民族内的人口数量的话,可能将近有1000余万人左右的人口总数。这些数量看似比起西周时期的人口总数要多,但是实际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只不过是一倍左右。

《汉书》中记载,西汉末年的人口有5959万人,战国末年的人口大约有2000万人左右,意味着从战国末年到西汉末年200年左右的时间,中原地区的人口数量大约增长了两倍左右,也就是多了3959万人,差不多4000万人。

但是反观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末年的人口增长,200余年却只是增长了1000万人左右,这个还是因为许多蛮夷民族被征服,蛮夷民族的人口大量的涌入中原地区,从而令到中原地区的人口数量增加。

但是反观同样200余年的战国末期到西汉末期的人口增长情况,我们不难推断,因为春秋时期各种小型的战争以及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机场大型的吞并之战,极大程度上的影响了人口的增长。

人口在古代社会既是生产力也是战斗力,人口的数目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

是否强盛,但是长久的战争却使得人口的增长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生产力已经趋于稳定的情况下,还是大额度的减少了春秋时期的人口数量

以战争所带来的人口增长缓慢为例,浅析春秋时期的人口状况

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激烈,各国统治者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允许内不断的扩张人口,军队,以应付各种战争,因此代表一个国家兵车数量的

“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国力的具体表现

笔者也在前文说过,兵车的数量与国家的总人口是有着相对应的比列关系的,并在利用《左传》之中的记载,推测出了大概的比例,即170人乘一辆兵车,因此在推算了大概的春秋人口的总数量。

不过我们发现尽管春秋时期的生产力已经趋于稳定的情况下,人口却没有出现激增,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春秋时期的战争不断,极大程度上的影响了人口增长的速度,使得人口的增长数量变得较少,因此春秋时期的人口状况虽然受到战争的影响,但是还是处于一个上升的一个状态。

参考文献:

焦培民.先秦人口研究.郑州大学 2007

毕钊源.两周时期的战争动员. 曲阜师范大学 2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