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帝的公开举荐新太子是荒唐还是阴谋?

恒大忠粉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雍正王朝》,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雍正王朝》是国产电视剧中的精品之作,这部电视剧的主角是雍正,然而其中最厉害的权术大师却是雍正的父亲——康熙。康熙在剧中吧权术玩成了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比如,康熙在“推举新太子”的事件中,就狠狠地玩弄了自己的儿子——八阿哥胤禩,让他心灰意冷,也打击了遍布朝野八爷党。下面居士就为大家解说,八阿哥是如何被康熙忽悠瘸的。

《雍正王朝》的剧情非常紧凑,环环相扣,此事还要从刑部死囚案说起。九爷门人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QJ民女致死,任伯安表亲刘八女出钱贿赂太子,太子指使刑部,用刘八女庄上的张五哥代替任季安受刑。这件事被十三阿哥捅到康熙皇帝那里,康熙震怒!因为此事太过骇人听闻。

康熙决意彻查此事,由于太子主管刑部多年,他已经对太子产生了怀疑。为了扳倒太子,八阿哥胤禩主动请缨调查此事,他对刑部主事肖国兴诱供,表示肖国兴只要供出太子,他可保肖国兴无事。

胤禩拿到肖国兴供状后,大喜过望,当夜入宫面见康熙。康熙本想就此废了太子,不料张廷玉竟大着胆子将肖国兴的供状烧掉了,康熙因此决定再给太子一个机会,于是将肖国兴当做替罪羊,发配东北。

不过康熙也对太子心灰意冷,再加上热河围猎时,康熙发现太子与自己的妃子郑春华私通,更是决定要废太子。十四阿哥胤禵伪造太子手令调兵逼宫,成为压垮太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太子终于被废。

从热河回到北京后,康熙传旨让各位大臣推举新太子。其实这不过是一场戏而已,康熙心中已经有了太子人选。

经过刑部死囚案,康熙对八阿哥很有好感。在热河时,康熙命八阿哥代自己接待蒙古王公,说明他已有意将八阿哥培养为接班人。但是肖国兴感觉自己被八阿哥骗了,一路上不停的叫屈,此事被图里琛汇报给康熙,康熙才知道胤禩心机深沉,骂了一句:“其心可诛!”

在太子胤礽被废之时,康熙更是发现自己的这些儿子们勾心斗角,暗潮汹涌,不论让谁做太子,都会让他成为众人攻击的靶子!

因此康熙才让大臣们推举新太子,他其实有两个目的:第一,康熙想借此把废太子重新立起来,让太子吸引火力,好保护自己心中真正的继承人;第二,康熙想看看自己这些儿子们到底有多大能耐。

康熙的心思,只有两个人看出来了,一个是张廷玉,一个是邬先生。所以张廷玉推举了废太子胤礽,邬先生也让四阿哥、十三阿哥推举胤礽。

但是其他人都以为康熙是玩真的。大部分官员都想推举八阿哥,但是他们也很犹豫,因为他们不知道康熙是怎么想的。

于是康熙决定引蛇出洞,引诱八爷党们跳出来。

正好这时候十阿哥结交了一个江湖术士,此人预言八爷会当皇上,因为“王上加白乃是皇字”。八阿哥为避嫌,把这江湖术士捆到了皇上面前。

没想到康熙却命人把这江湖术士放了,他说:江湖术士的话,也不能一概视为妖言,他多少也能代表一些民意。

康熙这话说得很有水平,看上去好像他说此江湖术士代表着民意,其实他什么都没说!

但是佟国维却上当了,他串联大臣们共同推举八阿哥。一时间民意汹汹,八阿哥炙手可热,佟国维、马齐等八爷党们志得意满,他们甚至已经在庆功了。

殊不知这恰恰犯了康熙的忌讳,因为没有一个雄猜之主会允许自己的儿子有这么高的声望!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亨灵武登基,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于是康熙把关在宗人府的十三阿哥放出来了。 很多原本想推举八阿哥的人,一看十三阿哥被放出来,以为皇上有意十三阿哥胤祥,都在观望了。

如果八阿哥一党有政治头脑,就该立刻见风使舵,调转船头。然而佟国维却不死心,他想用民意来影响天心,佟国维让那些犹豫的大臣们联名上折推举八阿哥。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该如何做呢?难道他真的要听从民意,立八阿哥胤禩做太子吗?当然不是!康熙他有的是办法,他私下请八爷党的党魁——佟国维吃饭。

在饭桌上,康熙对佟国维说:人老了,要给年轻人挪挪位子。然后问佟国维:佟家下一代有谁可用。

佟国维虽然在推举太子的事情上犯了糊涂,但他也是老谋深算之人,善于察言观色。佟国维立刻明白了康熙话语中隐含的意思,向康熙推荐了侄子隆科多。康熙当即表示,让隆科多出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也就是俗称的九门提督!这一职务至关重要,可以说全北京的防务就掌握在九门提督手中。

当夜,佟国维把隆科多找来,面授机宜。

结果第二天隆科多就向康熙举报了佟国维,当着尚书房众大臣的面,说佟国维要自己一起力保八爷。于是康熙大怒,让佟国维滚蛋。

当年居士我在看这一段情节时,以为隆科多真的是忠心无私,所以向康熙举报自己的六叔佟国维。但是长大后我再看这一段,才明白这是这是康熙、佟国维、隆科多三个人演的一出戏。

隆科多告发佟国维,佟国维和其他推举八阿哥的人就成了私下串联,结党营私,居心叵测。八阿哥也成了收买人心的小人,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缘太子之位。

佟国维虽然退休了,但是他的侄子隆科多却当上了九门提督,佟家的权势不倒,这就是佟氏一门长盛不衰的秘诀——两面下注。

其实,康熙让隆科多当九门提督,这既是与佟国维达成的交易,也是给隆科多挖的一个坑。最终隆科多没躲过去,栽在了里面。此事居士以后再来分析,敬请期待。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雍正王朝》。


梦露居士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帝要求大臣们推举皇子中的贤能之人册封为新太子,但是最后又改变了主意,复立胤礽为太子。

这既不是荒唐的行为,也不是阴谋,而是实实在在的阳谋。

康熙皇帝做出推举新太子的决定是在热河狩猎时,突然发生了热河驻军凌普奉太子手谕进驻行宫的事件,其实说白了就是发生了逼宫事件。

幸亏康熙皇帝临危不乱,巡视的发布了几条命令,平息了事件。

这个时候经过张廷玉的提醒,康熙皇帝发现了太子的调兵手谕是别人仿冒的,这就说明太子起兵谋反的事情是别人的“栽赃嫁祸”。

本来康熙当场就要发作,准备立刻进行调查,到底是谁的用心如此险恶,要做出这种手段进行“诋毁太子,进行夺嫡“。

但是又是张廷玉的提醒康熙才决定慢慢进行调查。

推举新太子就是调查的一种手段,但是这个并没有所谓的“阴谋”,而是赤裸裸的“阳谋”,让大家来推选新太子,就是给了官员们站队的机会,谁在这里最有可能收获最大的利益,谁就可能是“伪造太子手谕”幕后黑手。


木头文化


康熙帝公开举荐新太子,他本身的猜测,认为朝臣多半会推举胤礽。为什么呢?



(胤礽剧照)

第一,胤礽被废以后,胤祉揭发了老大胤禔魇镇太子的事。古人迷信,认为被魇镇之人会言行荒缪,这就为太子被废找到了原因。

第二,胤礽是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被废,二个月后,康熙提议公开举荐新太子。按照“人走茶凉”的游戏规则,胤礽走的时间并不长,康熙认为“这杯茶”应该多少保存点余温吧。

第三,胤礽被废前,做了34年的太子,太子是储君。康熙认为,胤礽长时间的太子生涯,和众臣君臣分际这么久,多少应该和众臣有些君臣之谊吧。

基于以上的原因,康熙公开举荐新太子,其实就是为胤礽的复立铺路。

厘清了这些,问题就变成了康熙复立胤礽,究竟是阴谋还是荒唐。

复立这事,说荒唐肯定不是,说阴谋也不准确,我认为是康熙的需要。

第一,康熙对太子有惯性的感情



(康熙剧照)

胤礽生母赫舍里是康熙的皇后,康熙和她感情极好,她因难产而逝。康熙把对她的感情转移到胤礽身上,胤礽二岁,立为太子。

胤礽小时候得病,康熙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康熙外出,经常给胤礽写信;康熙出塞,想念胤礽,还要求寄些旧衣物,以慰思念之苦。

总之,康熙习惯了生活中有胤礽。

查实胤礽被镇魇以后,康熙认为他是被鬼附身,不由得痛惜不已,无日不流涕。他还回想到拘禁胤礽的当天,天色忽暗;废完太子后回京,大风旋绕车驾前多时;他在夜间做梦,见到已故的祖母孝庄太后与胤礽生母赫舍里,她们都颜色不悦。

因为这些,康熙决定复立胤礽,再给他一次机会。这样,对自己、对胤礽、对赫舍里、对孝庄太后,都有一个交待。

第二,复立胤礽之前,康熙先做好自身的安全工作

康熙是位从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皇帝。在他年轻的时候,经历过宫内太监叛乱和京城内杨起隆之乱。

康熙废太子是在巡幸塞外途中发生的。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调派狼覃手下的承德山庄驻军护住寝区,狼覃是他绝对的心腹。可见,康熙对自己安全十分谨慎。

康熙复立胤礽之前,干了两件事:第一,把贴身太监何桂柱调到老八府,他是老八的人,康熙决定不再用他;第二,调回广东总督武丹统领禁紫城的护卫工作,这样他放心,武丹是陪着康熙一路走过来的死忠。

先护好自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做完这些,康熙才决定复立太子,他是一方面给太子机会,另一方面将太子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

第三,因为朝局形势,康熙需要胤礽

康熙废太子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当时,他已经五十六岁了。胤礽做太子的时候,替他分担了不少的政务,以至废太子以后,康熙渐渐觉得精力不济,发现太子一职原来是不可缺少的。

康熙晚年怠政,这是有史料依据的,雍正帝不怠政,很大程度是累死的。在处理政务能力这块,胤礽是得到过康熙肯定的。

“凡事俱著皇太子听理。若重大紧要事,著诸大臣会同议定,启奏皇太子”
“尔在宫稳坐泰山理事,故朕在外放心无事,多日悠闲,此可轻易得想乎?”

认定太子被废是因鬼缠身后,康熙需要胤礽这个熟手替他分担政务。

另一方面,我认为康熙想拿胤礽来“吸引火力”。

第一次废太子以后,老大、老八、老三、老九、老十、老十四都跳出来了,这种势头让康熙很是吃惊。虽然他已经做好了防范工作,但仍旧害怕百密一疏。没有太子,他将直接面对野心勃勃的众皇子。万一哪个胆大的皇子动了他的坏脑筋,那他一世英名不就毁了吗?

复立胤礽当太子,这些想夺嫡的皇子们就会把太子当作第一目标,因为即使搞掉康熙,也只会轮到太子继位。这样,太子无形就成了康熙帝的一道防护墙。

形势特殊,康熙也是被逼这样来应对。如果胤礽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手段化解危局,说明复立他是正确的。反之,他就会被淘汰。

大家不要觉得我把皇家骨肉相争说得太无情,想想李世民、想想唐玄宗晚年、想想朱捸,哪段历史不是带着浓浓的血腥味。康熙帝王心术,绝对明白其中的成败厉害。

当然,后来众人举荐的新太子是胤禩,结果让康熙出乎意料。同时,这也加强了他的危机感,坚定了他复立胤礽的决心。

作者心语:看完的朋友,感兴趣就请点个观注吧!


链天绝


《雍正王朝》中,康熙在热河行动废黜皇太子,实际上是康熙在当时情况下做出的无奈之举。

户部亏空,卖官鬻爵,进而刑部又出现了“以钱买命”的荒唐冤案,桩桩件件都直接指向了太子胤礽,引得康熙对于胤礽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而此时的太子胤礽也体会到了康熙对其的不满,因而在自己与郑春华偷情为康熙发现之后,他才有如此惊恐的表现,以至于后来发生了精神上的崩溃。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凌普在还无征兆的情况下,以“太子手谕”为名,率兵包围了康熙在热河的行宫,使得局势瞬间紧张起来,尽管康熙皇帝已经通过一些列的举措平息了正常动荡,并且已经发现那份调兵的“太子手谕”为假,但是康熙仍然坚持了废黜胤礽皇太子之位的决定,并且将十三阿哥胤祥圈禁了起来。

实际上,废黜太子胤礽,正是康熙在这样危及的情况下,所必须做出的无奈选择。

首先,康熙对于太子胤礽的不满已经是持续了很长时间,而这次废黜太子胤礽也是康熙对于胤礽不满与失望的集中体现与突然爆发,也算是事出有因。

其次,太子名分早定,势力盘根错节,如果不能乾纲独断,快速的拿掉太子的一切权力,那么必然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再次,皇子们对于储君之位的觊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让太子倒台,一定会铤而走险,也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所以,康熙也需要将太子胤礽的太子之位废黜,以暂时性的平复皇子们的心境,维系事态的稳定。

所以说,尽管此时康熙对于太子胤礽有着诸多的不满,但是康熙废黜太子更多是还是出于当下局势的考虑,颇有一种“无奈”的味道。


通过张廷玉和王掞两个人的进言,康熙已然知道了事态的严重性。

在热河行宫,当拿到所谓的“太子手谕”的时候,张廷玉就向康熙进言:

微臣此时担心的倒不是废黜太子,而是怕因此引来了夺嫡之争,祸起萧墙。
太子纵有千般不是,但有一点微臣万难相信,就是调兵进驻行宫之事,他有着心机,也没有这个胆量!

而在北京的朝堂之上,当康熙宣布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的时候,王掞也在拼死为胤礽做着最后的辩解与申诉:

臣以为太子虽然有错,错不在太子一人;太子虽然有过,而过不止于废黜。
诸位皇子,除一二人辅助太子力争,其余的阿哥谁不是各自为政,阴为绊阻,甚至有暗中魇镇者。

不管是张廷玉,还是王掞,无一例外的都在想康熙传递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太子胤礽在朝中是无比的孤立,不仅得不到皇子们的支持和配合,更有甚者为了扳倒太子无所不用其极。

这对于康熙的冲击是极为强烈的,一方面,这是对于康熙价值观以及“忠孝仁义”的治国施政思想的调整,另一方面,更是对于康熙册立胤礽为太子,进而尽心抚养、培育太子的一些列行为的全面否定。

而这必然也无法让康熙所接受,更引得康熙皇帝的极度的愤怒,再加上康熙之前废黜太子是感情因素和当时情势所迫下的“无奈”之举,更加深了康熙复立太子的决心,而在这之前,便是发现太子的反对者,并给予其沉重的打击。

所以,这便有了“百官举荐新太子”的事情,而这也彻彻底底是一场阴谋。


最终,通过“百官举荐新太子”的事情,胤礽得以复立,而太子最大的反对集团八爷党遭到了重创。

康熙让百官上疏举荐新太子,朝堂内外,上至六部九卿,下至地方督抚,拥护和支持八阿哥胤禩的声音是最高的,甚至出现了百官联名举荐的事情。而康熙在其中则是一步步的引诱,包括在“张明德案”后的一些列暗示,让朝堂之上对于八阿哥的支持呼声愈发的高涨。

就在这个时候,康熙与佟国维合力唱了一出“双簧”,给胤禩来了一个釜底抽薪,不仅让八阿哥的美梦破碎,就此无缘皇位,同时还顺势将胤礽重新推回到了太子的位置上,康熙的“阴谋”也算是得逞了。

但是此时的胤礽依然是“无可救药”,难堪大任了,最终康熙只能再一次将胤礽废黜。


雍亲王府


这是一个荒唐的阴谋!

先说此事的背景。

太子监国期间,搞的国库空虚,甚至还干些“卖官鬻爵”的事。而且,太子对兄弟们的“寡恩”,也让康熙无语。所以,康熙很愤怒,这样的太子怎么可能是未来的皇帝呢?

而最终把胤礽拉下太子之位,还是因为在承德行宫发生的两件事。第一件事,胤礽夜会母妃郑春华,被康熙撞见了。太子手下负责放风的太监还被图里琛给杀了!胤礽虽然跑走了,但是,康熙也被气晕了。

第二件事,在康熙正在为绿帽子的事上火时,(太子的人)凌普突然带着一群兵来了,把行宫接防了!康熙彻底爆发了,胤禛竟然在事情败漏之时,要举兵谋反!康熙马上让狼覃带兵入驻行宫,并把皇子们都给叫了过来。

虽然,在张廷玉的提醒下,康熙发现太子的调兵手谕可能是假的。但是,康熙对太子实在是不满意,依然趁机废了太子!此时废了太子,总比用“私通母妃”的名义废太子要有面子。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康熙下旨要群臣举荐太子人选。但是,此时举荐太子人选是非常不合适的。康熙这么做,完全是一个“荒唐的阴谋”!

首先,此时人气最旺的老八并不是康熙中意的太子人选。但是,康熙搞选举肯定会是老八的票最多,这是毫无疑问的!这就是康熙的阴谋!他要借着选举,搞散八爷党!

康熙对于八爷在审理刑部冤狱时,诱审肖国兴,扳倒太子的做法很生气!康熙给老八的评语是“该死,其心可诛”!康熙对八爷的险恶用心非常厌恶!有这个评语在,老八这辈子都别想当上太子!

老八刚刚代替太子去宴请了蒙古王爷们,他还自鸣得意。而且,在皇子围猎之时,还要用“抓活物”彰显自己的“仁慈”。幸好,弘历来解围,拐着弯说老八的“假仁义”不是正理,围猎比赛的获胜者是他十三叔。康熙很喜欢弘历,最后把玉如意赏给了弘历。

虽然,康熙心里不喜欢老八了。但是,老八人气高啊,在百官中素有“八贤王”的称号。康熙在废太子后,要用投票的方式来选举新太子。只要是用脑子想想,就知道肯定是老八得票最多!就跟美国NBA搞全明星比赛一样,中国球员肯定会高票入选。。。。

所以,这是个阴谋!康熙让八爷党都蹦出来支持老八。然后,趁机把带头的佟国维打倒,让百官知道“八爷党”不符合圣意!

其次,为什么说此事荒唐呢。因为,康熙又一次擅自改变游戏规则!

记得在康熙册封德妃时说,朕说过的话几时收回过了?我真想“打脸”康熙!就在你册封德妃之前,你刚把支持老八的佟国维罢官了,还让太子复位了。根本没有按照说好的规则,让得票最多的老八继位!

康熙真是没有一点“一诺千金”的品德!康熙不惜让自己说的话失去公信力,也要搞八爷党,真是荒唐啊。为什么要搭上自己做皇帝的“信誉”呢?处理政事,可不是儿戏,竟然还能随意反悔?别忘了,皇帝说过的话,那可就是圣旨!圣旨怎能轻易反悔?那不等于让天下人知道“爱新觉罗氏”说话不算数吗?那么,以后康熙再下旨,百官该怎么“揣摩”圣意呢?

所以,我觉得康熙让百官公开举荐新太子的事,就是一个荒唐的阴谋!康熙作为皇帝,完全可以有很多方法搞到八爷党,完全不用搭上自己的信誉。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我们先来看看康熙为什么要废掉胤礽,这里面有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太子平时生活奢侈,通过他人欠了国库五十万两,最后被人知道之后,是通过卖官的方法筹借了五十万两,这个事情自然是被八阿哥,通过大阿哥,告诉了康熙,康熙为了保全太子的面子,就没有再深究。

第二件事情,张五哥的那些刑部冤假错案,这个是太子新的捞银子的方法,最后也是被八阿哥给查出来了,康熙再次没有深究。

第三件事情和第四件事情,都发生在承德行宫,前面一件是与皇妃郑春华的私通,后面一件就是调兵围康熙,当然最后一件是被八阿哥和十四阿哥诬陷。

但总的这几件事情,导致胤礽被废。

那我们再来看看,康熙是不是有心重新立胤礽为太子,或者这根本就是一场阴谋,是为了打草惊蛇,敲山震虎,这里面也有几个原因。

第一,康熙对胤礽还是存在一丝幻想的,毕竟胤礽是赫舍里皇后难产生下的,而赫舍里的爷爷索尼和叔叔索额图对康熙都是有大帮助的人。

第二,太子王琰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胤礽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也不容易,康熙的其他皇子太优秀,也对太子使绊子,康熙也能希望胤礽知错能改。

第三,没有太子,九子夺嫡会更加的激烈。

第四,八阿哥的支持者,实在太多了,康熙想看看,到底有哪些人支持八阿哥,到底有多少人,结果也让他大吃一惊,他对八阿哥更多的是忌惮和提防。

总的来说,康熙这次举荐新太子的主要目的,一方面确实是想让胤礽一次机会,再者呢,就是让九子夺嫡能够缓和一些,最重要的就是让支持八阿哥的人都出来,让他一个个看清。


历史简单说



康熙皇帝要求大臣们公开举荐太子,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的。不能说是阴谋,但康熙也是用心良苦。其实这一切还是围绕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说起,这到底又是为何呢?


太子胤礽监国三十余年,却辜负了康熙的皇恩,把大清朝治理的是一塌糊涂,挪用公款,卖官鬻爵,草菅人命,每一件事拿出来都可以废了太子。后来又发生两件事:凌普奉太子手谕派兵包围康熙所在的八大山庄;康熙撞见太子胤礽和自己的妃子郑春华偷情的场面,这两件事无疑使得康熙下定了废掉太子的最后决心。


但事后想想,太子胤礽给康熙带绿帽子不假,但更为严重的是,康熙经过张廷玉提醒,发现有别有用心的人伪造了太子调兵手谕,这无疑是要陷害太子,借康熙的手废了太子胤礽。对于这点,是康熙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居然自己的儿子中有如此险恶用心的。但是谁伪造太子手谕呢?



于是康熙就想出了公开举荐太子一说。


其实在康熙的心里,还是希望大家仍然举荐胤礽复位。


为什么呢?毕竟胤礽做太子做了三十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康熙也看到了,胤礽刚刚被废,皇长子胤褆和皇三子胤祉就跳出来争宠,互相攻击,这是康熙始料不及的。而且胤礽做这个太子也是非常艰难的,上要看康熙脸色,下也要防着其他皇子的攻击。如今还被人陷害,因此太子被废,使得康熙也觉得当初的行为太鲁莽。


同时康熙也想通过举荐太子为名,看哪个皇子最积极,最想当太子,那这个人就是伪造太子手谕的人。


可是令康熙失望并且震惊的是,除了胤禛等少数人之外举荐废太子,其余人都是公开支持老八胤祀来当这个太子,而且支持老八胤祀的大臣几乎占了整个朝堂,这个场面令康熙都有点措手不及。



康熙明白了,伪造太子手谕的人就是老八胤祀,他是最想当太子的人,而且也有这个实力。康熙的“引蛇出洞”,使康熙感觉到了老八胤祀的威胁,康熙最痛恨的就是皇子与大臣结党营私。


于是,康熙出手了。用一顿饭就让支持老八胤祀的上书房首席大臣佟国维退休,以此削弱老八胤祀的实力,让外界明白,康熙是不支持老八胤祀的。没多久,一国之君的康熙把之前说过的话忘了,还是让废太子胤礽重新当了太子。


其实,康熙要求举荐太子,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历史上哪一个皇帝的继承人是通过百官举荐出来的呢?没有,中国几千年下来,400多位皇帝,没有一个是百官举荐出来的。


可康熙要求举荐太子的话一出来,还真的有人相信,其实这也是康熙的悲哀,居然没有几个人能听懂康熙的画外音,还自以为是为康熙最痛恨的老八拉票。



对此,你觉得康熙要求举荐太子,是阴谋吗?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康熙公开举荐新太子,既不是荒唐,也不是阴谋,而是对废太子后朝局动荡的”补救之策“。

胤礽被废后,诸皇子都加入到夺嫡的斗争中,各派别之间已经势同水火,为了夺嫡无所不用其极。但真正谁适合当皇帝呢?表面上还看不出来,这个时候还不如把胤礽搬出来,恢复他的太子之位,暂时平息党派之争,等皇子间有了合适继位的,再定夺也不迟。

可没想到,老八和佟国维却上下起手,长袖舞动,希望通过所谓的联名折子,用舆论的力量使康熙立老八为太子,对此,康熙曾多次暗地提醒他们,如释放老十三、表彰一个孝子等,都是在宣扬父慈子孝、东西和睦,无奈佟国维和老八看不懂什么意思,继续联名举荐老八,还搞出一个”八王大“事件,这才触犯了圣怒,康熙没有设圈套让他们往里面跳,所以不存在阴谋之说。


老罗侃史


康熙是一代明君,他让百官推选太子,这不应该算阴谋,这是阳谋。

阳谋就是我明明白白告诉你推荐太子,你说出想法就好,说什么都可以,不算错,但是如果你别有用心搞小动作,那就受惩罚。

明明白白的让大家推荐,怎么算阴谋呢?他是让大家推荐,看看百官和众皇子的站队情况,这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的,他没说谁票数多就是太子啊。

阴谋是“秘计,诡计。即引导对方犯大家公认的错误,方法是基于事实的谎言。”

阳谋是“根据现有条件,在不影响别人、也不依赖别人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光明正大的通过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提高效率,达到总体更好的结果或实现更高的希望。”

康熙提出的推荐太子,就是看看百官态度,百官只要说出心中所想,无所谓对错,不会受到惩罚。所以说是阳谋。

这就给了所有人一个选择机会,支持太子复位,或者支持其他皇子都可以,只有个思想认识高低和对太子感情的问题。回答无对错,不会受罚。

正直的皇子和官员自然会有自己的选择,保太子或者其他皇子,只要是真心拥戴都不算错。单独写奏折,单独上奏,说清楚自己想法就好。

八爷党之所以受罚,因为他们搞串联,所有官员一口同声,这可能吗?皇帝最怕什么,结党营私,康熙自然要惩罚。

但是心术不正的皇子和官员就会跳出来,各种串联,结党营私。皇子图谋皇位造成百官拥戴态势,大臣为了拥立之功极力鼓吹某位皇子的好。丑态毕露,还能不被罚?

康熙这一招是在出考题,只要正直比如张廷玉,就会安然通过,别有用心着就会被惩处,比如佟国维(佟国维是在演戏下面解释)。六部官员虽然支持八爷,也没有收到惩罚。所以说是真正的阳谋。

当时康熙面对的形势是这样的:

1、康熙心中恨太子是恨铁不成钢,尤其是听说太子是被大阿哥用巫蛊术害的,心中已经原谅太子,但是没人说复立太子的话,自己一时还无法直接开口,需要个机会。

2、八爷所作所为已经触犯底线,已经被康熙憎恨。康熙最恨祸起萧墙,老八却诱审肖国兴,诬陷太子。伪造手御调兵诬陷十三爷的事,事后细想也可以想到是老八干的。所以康熙对老八只有恨。

3、康熙不能再查太子和老十三被诬陷的事,来复立太子。不能再祸起萧墙,不能手足相残,何况也很难查清。

4、立太子的事,不能再拖下去。太子倒了,大批官员会倒向八爷,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尾大不掉。需要及时下手,避免更多官员扯进八爷党,要及时终止他们的政治投机,治病救人。

所以康熙要做的事是:

1、需要想个办法达到根除朝中对太子不利言论,引导大家忠于太子,进而达到复立太子的目的。

2、打击老八,不能让他靠诬陷自己兄弟和结党营私上位,更不能再让他拉更多官员下水。

所以康熙采取的方式是:

1、因势利导,通过推荐太子,让老八自己跳出来,主动把党羽都展示出来,让天下人看清楚,老八结党营私所以被康熙抛弃。

2、为了让老八暴露的比较彻底,还说动佟国维,让他帮忙联络百官,还故意在朝堂上争论,告诉百官支持复立太子是忠君,不要诋毁太子。从而把朝堂舆论引导到复立太子上来。

康熙从头到尾都是用的阳谋,唯有佟国维演戏是私下安排,目的是:

1、让他联络百官支持老八,从而批评百官串联,提醒他们保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参与党争,治病救人。

2、不要给老八当军师说破康熙心思。

3、引发朝堂争论,配合康熙,让大家看到康熙支持复立太子。



小楼阅东风


《雍正王朝》中太子第一次被废,康熙老爷子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公开举荐新太子。不知是编剧挑战百官的智商还是康熙挑战百官的智商。观众看热闹,百官造热闹,看着开心就好,至于历史上有无此事我们也不必杠精,想要看电视,亲眼目睹尔虞我诈那就好好看。想要寻求正史那你就翻看史册,幻想自己亲临那个年代寻求真相。我们这里放下历史,只说电视剧《雍正王朝》。


纵观古往今来,帝王立太子向来“独断专行”,好的帝王询问询问臣下的意见,从来没有听过这件帝王家的私事成了大臣们的公事。不明就里的还以为这是上古时期推举“天下共主”。总感觉当时的百官也是智商捉急,皇帝的家事,你们也敢成群结队的参与,甚至强行干预。当初李治要立武则天为后,多少王公大臣干预,逃不脱被害惨的下场。熟读圣贤书的他们,难道不知道以史为鉴?

假传圣旨,审理肖国兴;蒙古王公公然推举八阿哥接受如意;假冒太子手谕谋反一案已经让八阿哥胤祀结党营私的苗头逐渐浮现。康熙老爷子这一手就是要看看谁在结党,哪些人一伙。果然坑埋好了,雷藏好了,就有人心甘情愿去踩。踩了还不行,踩的人身上还要装着两个扩大范围自伤。我想大家都猜到了,这个人就是十四阿哥。居然直接喊着“国有诤臣,不亡其国”,康熙不听他的就要亡国了。气的康熙挥刀就砍,晕了过去。



康熙这一下看到结党的可怕不假,但是自己也不敢妄动干戈,生怕一不小心就是天下大乱。不过康熙老爷子,老谋深算,大风大浪过来的,鳌拜,吴三桂我都没怂,怕你们几个逆子吗。最后老爷子贬了老八,走了佟国维,以大将军王的名义支走了老十四。在平稳的局势中,老四登基。


所以公开推举,编剧脑洞大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