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瀟賀古道分岔後的右路,是從午田向西南沿永明河西岸,過道縣桐溪尾入江永縣的桐口村。

江永縣的地理位置於湘桂的交界處,轄下的上江圩鎮浦尾村乃神秘女書(傳女不傳男)之發源地。

但有網友糾正:“女書的發源之地是荊田胡家,不是普美,普美只是出了一個老式女書傳人最後一代的女人,該女子還不是普美本村的。”

江永女書於2005年10月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女書習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桐口村

桐口村距離上江圩鎮不過2-3公里,這裡有著極佳的自然生態環境,村前一片的古樹林,清涼透澈的河水緩緩地在流淌,各種的鳥兒不時地在河面盤旋低飛。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古道、古涼亭在哪兒?

根據這幾天積累的經驗,還是沿用慣用的“伎倆”:先入到村裡,然後再找村民進行詳細的打聽。

桐口,一座歷史頗為悠久的古村寨,始建於明代的正德年間(1506-1522),全村共有48棟明清時期的民居和門樓,2011年該村的古建築群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適逢村裡一位村民的孩子考上了大學,村民幫忙殺豬宰羊,在“鳴鳳”這座古老的門樓裡宴請親朋好友慶祝。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經過熱心人指點,鳴鳳閣終於顯現在田間,古道上難得一見的這座樓閣其實就座落在村子附近,只是近年的新建築將它遮擋了,不容易被見而已。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門楣上“鳴鳳閣”3字仍然清晰可見,但是閣樓內卻空空如也。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屹立在田間的鳴鳳閣樓高12米,呈8角型,3層式的建築結構,建於明正德丁卯年間。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四周找不到古道遺留的青石板路,一個退化了的地方,綠色遠處延申,看到了美,一種孤獨的美。

桐口只逗留了短暫的時間,繼續前往下一個的目的地——回崗村。

回崗村

坐落在瀟賀古道上的回崗村,保存了一段十分完好的青石板路,它從村前經過。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跟絕大多數的鄉村一樣,留守在村裡的是老人和孩子。這位手工藝勞作長者,正在修整完成了編織工序的簸箕。

與他的交談中得知:一座涼亭和古石板橋就在村邊。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河邊、古樹下的古涼亭跟這件天所見的相比,它簡直就是微縮的版本。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微縮歸微縮,但是涼亭裡供過往客商馬匹補水之用的基本保障設施還是有的。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這種存於邊遠地區的景緻毫不掩飾,沒有一絲人工的痕跡,讓人驚訝的不是貧窮、破敗,而是這種家園的純碎性。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跨過河上的這條漢縷橋建於宋代,為榫卯結構的古石橋,長14.5米,橋面是由5塊石條鋪成。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石橋為甚要採用榫卯結構?因為春天時河水上漲,河水常常漫過橋面,採用榫卯可以將石塊固定,可以防止河水沖走石條。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快樂流露——孩子們肆無忌憚的玩要

他們光著身子,從橋面跳上跳下,樂翻天了。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這是一群不依賴外部的娛樂和遊戲活動來獲得快樂的孩子!

上甘棠村

從回崗趕至上甘棠時夜幕已低垂,天空尚留一片紅霞,難得的絕美景色。

正面是文昌閣,建於明朝萬曆四十八年,右面是龍鳳庵,前有戲臺,後有驛道、涼亭,構成了宮殿式的建築群。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上甘棠村,是瀟賀古道在江永境內最重要的村落。 他們的先祖唐朝天寶年間在此定居立宅,取名甘棠,至今已達1240年,是湖南省發現的年代最為久遠的千年古村落之一(僅次於道縣樂福堂龍村)。

房屋四周突起的馬頭牆,具有典型的湘南建築特色。

清晨的上甘棠。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建於宋朝的步瀛橋, 又名度仙橋,為上甘棠的主要出入口。

清晨,勤勞的村民走過步贏橋,前往田間開始新一天的勞作。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上甘棠村有南北兩個槽門,是出入村子的主要關口,湘桂古驛道沿沐水河從村中穿過,南門通向廣西的富川,北門則甘連接回崗村。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村的主幹道就是穿城而過的古驛道,1200多年的青石板路泛著油光,兩旁是古時候的商鋪,過去這是一條繁榮的商業街。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這一帶的村落有一個特點,每條巷子都設立一個門樓,形成完善的防禦外略體系。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從村裡一路往北,是另一座古橋——壽隆橋

前半部分是普通石平梁結構,也稱棧道橋。長約10米,寬1.3米,4對橋墩,橋墩高1.85米。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這座橋採用了木建築常用的榫卯結構,在中國南方地區實屬罕見,對研究石橋建築史具有重大實物價值。壽隆橋被專家確認為湖南省內年代最久的宋代石橋,可謂是回崗村的漢縷橋的“姊妹”。

組成橋墩的兩根石柱從構造和外形上,很類似老式長凳一邊的凳子腿,是向外撇的外八字形。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登高眺望,是村內保存完好的200多幢明清時代的古民居。那些明顯帶有宋代特徵的古建築,在歷經千年風雨後,始終不變。

在瀟賀古道上——湖南江永縣

告別古色古香的建築,如畫的山水的上甘棠古村,繼續尋找瀟賀古道上的下一個目的地——勾藍瑤寨。

在漫遊位於湖南段的瀟賀古道過程中,見到了數量豐富的明清時期建築,其中許多亟須修復和保護,照片中的某些景物不久後將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