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连》温特斯明知戴克指挥不行,为什么坚持让E连去打头阵?

《兄弟连》温特斯明知戴克指挥不行,为什么坚持让E连去打头阵?

1944年12月19日,就在德军在阿登地区发动反攻的第3天,美军第101空降师紧急前往巴斯托涅,完成艾森豪威尔交给他们的防线补漏任务。在20天防守中,他们经历了天寒地冻、缺衣少食,包围与反包围,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E连在戴克中尉的带领下,来到城外的一个叫雅克林的人工林区,防御着2公里的战线。戴克好像并不热衷于连队管理,经常丢下部队外出,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师部下来的,来E连只是“镀镀金”。此时,仓促上阵的E连只能依靠连队的士官们了。

《兄弟连》温特斯明知戴克指挥不行,为什么坚持让E连去打头阵?

在物资奇缺的情况下,E连凭什么坚守20天?

首先,第101空降师并不是孤军作战。随他们一起进入巴斯托涅的还有第10装甲师和一个重炮营,尽管包围巴斯托涅的德军达到15个师,其中还有4个是装甲师,但依托城市坚固的防御工事,在优势火力的支援下,美军还是能够抗衡的。

战斗十分激烈,美军损失惨重。在没有空军的掩护下,只能发挥火炮的威力。尽管德军攻势凌厉,但其炮弹的消耗量也在迅速增加。尤其是攻城战,物资的消耗会成倍增长,最终演变成为一场消耗战,3天后,双方都已消耗殆尽,进入了拉锯战。

《兄弟连》温特斯明知戴克指挥不行,为什么坚持让E连去打头阵?

其次,美军的后勤补给是强大的。受天气的影响和局势的限制,包围圈里的美军确实存在物资紧缺的情况。尤其是“临危受命”的E连官兵更是缺医少药,在白雪皑皑的前线只能在散兵坑内抱团取暖,迫击炮只剩下一个基数的炮弹。

但随着天气放晴,物资空投开始了。冬大衣、弹药、甚至圣诞节的火鸡等等,源源不断地投放到前线。同样物资缺乏的德军也逐渐失去往日的迅猛攻势,转攻为守了。E连也经受了最艰苦的一周,坚持了下来。

《兄弟连》温特斯明知戴克指挥不行,为什么坚持让E连去打头阵?

当然,E连士官们的努力功不可没。在炮火纷飞的前线,他们游走在每一个散兵坑,关照和提醒伞兵们注意每一个细节。他们不需要军官的敦促,因为两年半的朝夕相处,他们早就是“一家人”了。

他们在散兵坑内唠唠家常、说个笑话,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做了许多军官该做的事,无论是如何战斗,还是鼓舞士气,他们清楚每一个弟兄的状态。换句话说,E连可以没有军官,但不能没有士官。

《兄弟连》温特斯明知戴克指挥不行,为什么坚持让E连去打头阵?

然而,E连需要新的连长。

巴斯托涅被困期间,美德两军在城外形成对峙。德军向被围的美军发出了“劝降书”,被101师的副师长麦考利夫以“屁话”回绝,并随着巴顿的第3集团军突破德军防线,打通了陆地上的交通,卡车送来了充足的补给,伤员也撤往后方。

解围后的伞兵们从送到的报纸上得知,他们再一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英雄。当然,媒体的过分渲染第101空降师,这对于第82空降师和第10装甲师显然是不公平的,他们的付出一点也不少于第101空降师。

《兄弟连》温特斯明知戴克指挥不行,为什么坚持让E连去打头阵?

至于巴顿的第3集团军“解围”巴斯托涅,媒体的渲染就更加过分,让人们误解为伞兵们是被巴顿“解救”的。这显然超出了伞兵们的认可度,他们不认为需要别人的帮助。不过,从效果看,巴顿“解围”巴斯托涅的战略意义还是大于战术意义。

此时,让伞兵们高兴的是,可以返回巴黎继续休整,享受人们的赞誉和干净舒服的床。然而,现实是,艾森豪威尔从战局出发,决定全面发起进攻,但国内的兵员潜能也面临枯竭,没有预备队。因此,下一阶段的进攻,2个空降师都将派上用场。

《兄弟连》温特斯明知戴克指挥不行,为什么坚持让E连去打头阵?

506团2营的正面是福瓦村,在树林和村子之间是一片长约200米的坡地。要想攻占这个村子,无遮无盖的200米距离无疑是最大的挑战。负责2营指挥的温特斯上尉,选择E连去完成这个任务。

连长戴克中尉将E连呈一字散兵队形,冒着德军的子弹向前冲去,在距离村子不到100米的距离,他突然看不到1排的兵。于是,做出了一个灾难性的决定,全连停止攻击,躲在两个干草堆后,等候1排。在空旷的田野里,这么做无疑是自取灭亡。

《兄弟连》温特斯明知戴克指挥不行,为什么坚持让E连去打头阵?

在后方督战的温特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E连在遭受无谓的伤亡,他抄起枪就要冲出去。但很快想到作为代理营长,他还要指挥一个营,不能这么蛮干。在冲出4、5步后,他猛然转身,看见了D连的斯皮尔斯中尉,“你去接替E连指挥”。

斯皮尔斯不负众望冲了出去,安慰好吓坏的戴克,指挥E连迅速攻入村子。并“单枪匹马”冲过德军防区与村子另一面的友军取得了联系;但令人称奇的是,他居然又自己跑了回来,这让E连的官兵们赞赏不已。战斗结束后,他成为E连连长。

《兄弟连》温特斯明知戴克指挥不行,为什么坚持让E连去打头阵?

那为什么温特斯明知戴克不行,还要E连去打头阵呢?

一是,E连的整体素质最好,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E连的体能在506团中是最优秀的,200米的距离丝毫不会影响连队的战斗力。更何况,连队的士官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最擅长的就是相互配合。连长“弱”些,不是大问题。

二是,作为一场“伤亡巨大”的攻坚战,没有哪个连队愿意冒这样的风险。让其他2个连队去冲锋,不但会招致一些“不好的”说辞,而且不一定能完成任务。选择E连去,就是告知官兵们,他将对全营每一个连队“一视同仁”,没有偏向。

《兄弟连》温特斯明知戴克指挥不行,为什么坚持让E连去打头阵?

更为重要的是,他对戴克没有什么好感,但也不能在其“无错误”的情况下撤换他。尽管E连的士官们也有这个诉求,但他也不能冒着“得罪”上级的危险而意气用事。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犯下“严重的错误”去撤换他,更显得理所应当。

当然,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一个被吓破胆的指挥员是不可能再担任主官的。更高兴的是,他为E连找了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于是,当辛克上校征求他的意见时,他理直气壮地说道:“解除戴克职务,任命斯皮尔斯为连长”。

《兄弟连》温特斯明知戴克指挥不行,为什么坚持让E连去打头阵?

这样的结果,辛克上校当即同意。因为他也十分了解戴克的来历和能力,但对上级安排的事情也有些“投鼠忌器”、左右为难。现在好了,戴克中尉“畏战”的事实和理由是说得过去的。很快,戴克被调离了506团,去了师部。

“任人唯亲”的事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在和平时期的危害没有那么明显和直观;但在战场上,这往往涉及到士兵的生死。这是踩着士兵的鲜血“往上爬”,这种“卑劣”的行径发生在所谓“民主”的美国,不禁让人瞠目结舌。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兄弟连》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