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發電冰火兩重天:兩家公司營收超百億,盛運環保卻鉅虧

垃圾發電冰火兩重天:兩家公司營收超百億,盛運環保卻鉅虧

進入2019年以來,垃圾發電進入了井噴式發展,除了光大環保等傳統的幾個垃圾發電投資商,又有多家地方企業和社會資本開始角逐垃圾發電產業。根據數據統計,截至上半年,全國有600個大中小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擬在建。

一邊是垃圾發電項目上馬如火如荼,另一邊投資公司的營收卻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景象。近期,多家垃圾焚燒行業相關A股上市公司,包括盛運環保、啟迪環境、中國天楹、深圳能源、瀚藍環境、旺能環境、偉明環保和綠色動力在內,相繼公佈三季報。

根據這些家涉足垃圾發電產業的上市公司業績來看,可謂是兩極分化嚴重。其中,前三季度營收過百億元的有兩家,分別是深圳能源(157.8億元)和中國天楹(130.67億元);中國天楹營收同比增長逾8倍,淨利同比增加超過100%。

與深圳能源和中國天楹相應對比的,則是盛運環保和啟迪環境兩家出現營收、淨利雙下滑。盛運環保淨利降幅更是高達163.43%,三季度淨利為-5.52億元,出現大額虧損,甚至遭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的相關處罰決定,處於退市邊緣。

垃圾發電營收儘管出現,中國天楹和盛運環保在營收方面冰火兩重天的現象,但是其餘多數公司前三季度業績都實現不同幅度的上漲。根據業內公司人員介紹,從事垃圾發電產業的民企,只要電廠平穩運行,基本上賺錢是沒問題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垃圾發電依然是投資商掘金的熱點。之所以出現深圳能源和中國天楹營收過百億,而盛運環保則鉅虧五億多,根本上在於公司最高決策層,在公司的戰略規劃方面的認知不同。

垃圾發電雖然是中國天楹的營收熱點,但是企業的最高層並沒有盲目的進行產業擴張,而是穩步地運營好投建項目,徐徐推進新項目的落地。而盛運環保則不顧自身實力,盲目的圈佔項目,再加上前董事長開曉勝抽逃15億資金,導致公司盛極而衰。

雖然垃圾發電產業是黃金投資熱點,但是國內從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企業卻參差不齊。有人很認真的希望藉助政策東風,把整個產業做大做強,而有的人則熱衷炒作垃圾發電概念,攫取鉅額利潤而抽身。垃圾發電出現冰火兩重天現象,跟投資者對垃圾發電產業的這兩種心態有很大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