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省、市網媒記者探尋長沙縣生態建設成效

星沙時報11月12日訊(記者 李文婧)暖暖的陽光透過晨霧,灑在楓葉上;碧波盪漾的河流蜿蜒流過;一棟棟民宿星羅棋佈於青山碧水之間,在閒適的村民中間,還多了一排拿著相機、扛著攝像機、帶著本子的觀察者、傾聽者,他們是來自中央、省、市網絡媒體的記者。

中央、省、市網媒記者探尋長沙縣生態建設成效

圖為活動現場。均為李文婧 攝

  11月12日上午,“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文明行”集中採訪團來到長沙縣,走進高橋鎮、春華鎮,觀摩、多角度探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垃圾分類等情況。

  從2018年起,長沙縣開始全面開展“兩河流域”及主要排口截汙提質項目建設工作,對所有鎮街排水進行截汙治汙,計劃三年內建設49處小型汙水處理設施,高橋鎮汙水處理整鎮推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集中採訪團的第一站就放在了高橋鎮的金橋村汙水處理項目。汙水、黑水經過一排排的管網,層層過濾處理後,變身清澈乾淨達到直排標準的一級A水……汙水處理的過程直觀地展現在大家眼前。

  在金橋村百畝蘆筍園,雖然現在是蘆筍的留苗期,諾大基地裡雖難尋見蘆筍身影,但聽著基地負責人介紹特色蘆筍產業搭上鄉村休閒旅遊快車,開展蘆筍種植科普教育、親手製作蘆筍湯圓、品嚐蘆筍宴……採訪團興致盎然,紛紛用筆記錄、用鏡頭定格。

中央、省、市網媒記者探尋長沙縣生態建設成效

  春華鎮春華山村垃圾分揀中心內,保潔員們正在進行細分類。該村率先在全縣開展溼垃圾就地堆肥處置探索,垃圾減量達70%,基本實現垃圾不出村。同時,村民的環保意識大幅提升,從過去的“要我分類”轉變成如今的“我要分類”,村域範圍內乾淨、整潔、村民的環境獲得感全面提高。

  “垃圾分類最難的是什麼?”“保潔員的收入有多少?工作時長多長?”“怎麼讓垃圾分類的意識入腦入心?”……對於春華鎮垃圾分類的“四三二一模式”,記者們都很感興趣,接連不斷拋出了問題。

  一上午的採訪中,採訪團成員們腳不停、筆不止、鏡頭不斷。生態建設築實美麗鄉村內涵,徐徐展開的長沙縣村村美景美麗畫卷,讓大家印象深刻。

  “治理效果很好!”“在這裡生活很幸福。”“很有特色。”……在採訪中,集中採訪團成員們不時發出這樣的感嘆,並表示,雖然此次時間緊湊,但長沙縣讓大家直觀地感受到了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的紮實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