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探祕:軍校研究生的研究

時常回望“姓軍為戰”的初心,才能更好地明白為何而研


蘇丹達爾富爾,曾經雨水豐沛、土地肥沃,但因長期戰亂而民生凋敝。中部戰區某部軍官陳曉在這裡執行維和任務近一年時間。

在此期間,陳曉發現一個問題:當地村民常因喝不上乾淨的水而感染疾病,而維和部隊外出巡邏期間貯存的戰備用水,也存在變質風險。

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陳曉的腦海裡。回國後,他報考了軍校博士研究生,野戰給水專業出身的他把目光堅定地投向了“貯存飲用水生物風險及應對策略”研究。

4年,1460天,陳曉每天都在嘗試用不同的水處理工藝,反覆檢測水中生物和化學指標,但常常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一個數值抑制了,另一個數值又在增長。

在陳曉的學習桌上,擺放著由上千種數據繪製成的一張張曲線圖。從他激動的講述中,記者似乎感受到曲線圖上每一個波峰和波谷背後那無數個奮鬥的日日夜夜。

一個夏日的夜晚,陳曉緊緊盯著示波器上的曲線變化,心像揉捏在一起的紙團——實驗連續2個月沒有進展,讓他焦急萬分。


當陳曉再一次小劑量地加入試劑時,突然,儀器上顯示的數值與理論數值奇蹟般地吻了了。“當時的我欣喜若狂,幾十天的疲憊頃刻間一掃而光。”陳曉說著說著眼圈又紅了,“整整4年時間了,沒有點信念作支撐,我根本不可能堅持下來。”

在陳曉眼中,這個數值是保障官兵喝上放心水的重要變量,更是他投身軍隊科研初心的寫照。陳曉說,時常回望“姓軍為戰”的初心,才能更好地明白為何而研。

這種初心,對於剛畢業分配到軍事科學院某部的博士研究生陳一村來說,同樣是一個開創性課題。

2014年,陳一村從天津大學本科畢業後考入陸軍工程大學,碩士期間提前攻博,發表了5篇SCI論文,是大家眼裡的“科研達人”,他把研究的方向瞄準了地下城市建設。

以往,地下城市綜合管廊將消防、供電、照明、排水、通風等系統納入其中,唯獨沒有納入燃氣管線,不少設計者擔心的主要因素是燃氣洩漏。


“軍事工程建設,同樣面臨這個問題。”陳一村說。

碩士期間,陳一村幾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研究“如何識別綜合管廊中的危險源”課題上。3年時間,他跑了數十個工程項目,研究了上百種材料,模擬試驗上千次。最終,研究文章被SCI收錄,相關研究成果也運用於某工程建設,對國家城市建設發展和人防安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高質量的研究既需要深入實驗,更需要勇氣和膽識

金陵東郊,某野外爆炸試驗場,孫松和戰友們在緊張地收集著爆炸數據,溼冷的天氣讓他不禁打了個寒顫。

爆炸試驗,危險係數大,數據顯示轉瞬即逝,規定時間內獲取數據的要求比較高。他們要做的就是獲取大量爆炸數據,研究災害產生機制,用於防災減災和防護工程的研究。

記者實地探訪了一次“可燃氣體爆炸災害防護”實驗。實驗現場,孫松和戰友們在一個4.5立方米的主容器中充入可燃性氣體。


一切準備就緒,只聽見“砰”的一聲巨響,火舌從洩爆口噴出,大量碎片飛散。這時,只見他們一邊緊張記錄爆炸壓力數值,一邊利用高速攝影機捕捉了數千張照片。

“每次做實驗心都是懸著的,一方面擔心人員儀器的安全,另一方面是怕採集不到數據。”孫松說,這就需要我們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實驗並抓住時機做好記錄。

為了確保實驗數據的完整和準確,檢測傳感器、裝配構件、採集數據……這一系列動作,他們每次實驗都要重複6到7遍,這也意味著,他們每次要經歷6到7場危險的爆炸。

相比複雜的實驗過程,孫松和戰友們有著簡單而快樂的減壓方式。“冬天,是晚上實驗回場時的一碗羊肉湯,夏天,則是一瓶冰鎮可樂!”孫松說,“如果實在不行,那就再加一瓶。”

孫松的戰友張磊是工作3年後考上的研究生,本科期間的專業是偽裝工程,碩士期間的專業是軟件工程,而博士期間專業則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研究方向的選擇意味著研究對象對所從事領域的理性思考。”談起專業轉換,張磊說,考研不易,讀研更不易。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陸軍工程大學要求研究生碩士期間在中文核心期刊或有關權威雜誌發表文章,博士期間要求2—3篇SCI論文,文章沒有達標,畢業存在困難。

“高質量的研究既需要深入的實驗,更需要勇氣和膽識。”談起研究,全國工程勘測設計大師、博士生導師陳志龍說:“研究生不能把目光僅僅停留在學術文章上,更應當著眼國家和軍隊建設重難點解決問題,日積月累後才會更清楚在研究什麼、怎樣研究。”

創新是研究的靈魂,每一次創新都是在嘗試挑戰過往、觸摸未來

這些天,學員張磊迷上了對螞蟻、螢火蟲群體的研究。在他眼裡,蟻群之間的相互聯繫似乎蘊含著自然界神奇的魔力,而讓記者驚奇的是他的研究方向卻是“智能算法在無人機群上的應用”。

“研究無人機與研究螞蟻、螢火蟲有什麼關係?”面對記者的提問,張磊說:“智能無人機機群的研究就是基於生物集群行為,機群通過彼此的感知交互、信息傳遞、協同工作,可以完成多樣性的軍事任務。”


張磊舉了一些自然界的示例:蜂群高度協作進行防禦和覓食、狼群分工明確捕獲大型獵物、蟻群合力搬運重於自身千百倍的東西……他說,這些都是研究無人機技術的創新源泉。

在實驗室,張磊的目光中透著對科學研究的嚴謹與執著。數臺儀器設備在他的手中有序運轉,各種算法被他靈活運用到實驗計算中。

採訪中,博士生導師潘志松告訴記者,思維獨立多元、創新能力強是研究生學員的特點。學員在無人機研究上就充分反映了這點,他們創造性的研究成果在未來或能有效運用於反恐維穩、廣域搜索、精準打擊等多個領域。

相比空中戰鬥的無人機,地面某型導航運輸機器人也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學員李釗來自北部戰區某部,機械工程專業的他對2008年汶川大地震記憶猶新:道路坍塌、橋樑中斷、生命通道無法打開,救援部隊進入艱難。

考取研究生後,經過兩年的努力,由李釗研製的某新型運輸機器人初見雛形。在演示現場,記者看見一輛外形似坦克的運輸機器人在遠程遙控下,朝亂石堆積的染毒區域駛去。遇到障礙,它調整高度順利通過;遇到陡坡,它提起前導輪平穩翻越;抵達指定區域後,利用機械臂靈活實施救援……


“創新是研究的靈魂,每一次創新都是在嘗試挑戰過往、觸摸未來。”該院領導說,“研究生重在研究,我們應當更多地關注如何讓研究生堅持問題導向意識,把視線聚焦到練兵備戰最前線,把重點匯聚到科技興軍最前沿。從這個角度講,研究生教育任重而道遠。”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