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东安6AT水平超过爱信了,这得喝多少瓶呀?

哪里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成功

文丨冰岛不加糖

汽车工业的竞争,深度挖掘后,其实是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现阶段传统燃油车如此,未来智能电动车亦如此。

任何一个汽车强国,本土必定有强大的供应商支撑。德国有博世、采埃孚、大陆,日本有电装、爱信,法国有法雷奥,韩国有摩比斯,美国有博格华纳,这些不造车的企业往往比造车的更可怕。

说东安6AT水平超过爱信了,这得喝多少瓶呀?


中国汽车销量增速很快,但未形成全产业链共进机制,严重缺乏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供应商。就拿自动变速箱来说,尤其是AT变速箱,中国仅有东安、盛瑞、双林几家供应商,但装车量极低。

在8AT、9AT横行的时代,东安动力量产了自己的6AT变速箱,很多人说技术超过了日系产品,这样的言论是极不客观的。

花了6年时间,量产了首款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6AT变速箱,解决了国产6AT变速箱从0-1,值得点赞却不值得骄傲。

说东安6AT水平超过爱信了,这得喝多少瓶呀?

哪里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成功?即使国产变速箱技术以超过日系两倍的速度发展,我们还仍被远远甩在身后,这是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较晚决定的。

自主知识产权的东安6AT有哪些亮点

1.优化结构,减少不参与传动的空转零部件,减少轴向长度,简化液压系统,使整个产品变得更轻量紧凑。

2.加入怠速空挡控制逻辑,降低油耗且减小震动。

3.线性比例电磁阀控制主油压和换挡油压,尽量让换挡平顺。

变速箱好不好,不是纸面技术说的算,而是车企和消费者说的算。东安6AT目前仅有众泰、海马这类车企敢于使用,因为白热化竞争下车企谨小慎微,不敢冒险更怕出现差错。

说东安6AT水平超过爱信了,这得喝多少瓶呀?

其次,东安6AT不具备大批量生产的能力。据了解,年产量不过十余万台,一年的产量仅够哈弗H6一台车用三个月。因此,主流车企根本不会考虑它。

最后,变速箱的耐用性是极大的考验,爱信6AT为何能威震全球?原因就是稳定可靠,车辆开至报废变速箱都未必有故障,但东安6AT尚未有大批量、长久性的耐久度测试,没有系统性的可靠性反馈。

说东安6AT水平超过爱信了,这得喝多少瓶呀?

中国到底能不能造出优秀的6AT变速箱?我认为是能的,我们连大飞机发动机都能生产。时至今日没有拿得出手的6AT,可能是要达到爱信6AT的水平,成本却远高对手,车企根本不买单。

而长久形成口碑的爱信6AT,采埃孚8AT已经自带流量,巨大的产量早就将成本平摊极低,车企搭载后也能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东安6AT要超越日系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在进步,别人也从未歇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