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衛城博物館瞭解一下

當地時間11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夫婦陪同下,參觀了雅典衛城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有何特別?

提到歐洲文明,不得不提到“兩希”,其中之一便是希臘。作為歐洲文明的哺育者之一,古希臘在音樂、數學、哲學、文學、建築、雕塑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雅典是其文明精華聚集之處,雅典衛城也是主要承載者之一,而衛城博物館則又承載著衛城幾千年的厚重歷史。

雅典卫城博物馆了解一下

衛城的希臘語為“阿克羅波利斯”,原意為“高處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在希臘眾多衛城中,雅典衛城最為著名,它坐落於阿提卡盆地一座海拔150多米的石灰岩山崗上,立足於此,可以遙望愛琴海。當年,它是拱衛雅典的要塞城市,經過幾次重建。最後一次,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見的雅典衛城重建於公元前五世紀的雅典黃金時代。當時偉大的雅典雕刻家菲迪亞斯,與兩位負有盛名的建築師伊克提諾斯和卡利克拉特在這裡修建了大量建築,如今還留下的遺址有:衛城的入口山門,擁有別致“少女門廊”的小巧的伊瑞克提翁神廟、雅典娜-尼刻女神神廟,以及坐落在衛城最高處的帕特農神廟,古希臘人將象徵戰爭和智慧的雅典娜女神像供奉於此,並以雅典娜之名命名了這座城。

雅典卫城博物馆了解一下

雅典衛城殘留的神廟遺蹟 IC 資料圖

在希臘漫長的歷史中,雅典衛城屢遭磨難。帕特農神廟未及完成便在波希戰爭中遭到破壞,17世紀又被土耳其人用作火藥庫發生爆炸而毀。19世紀初,英國外交官托馬斯·布魯斯從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希臘拿到當局“許可”,將約一半的衛城雕塑切割下來並運回英國。隨後英國政府將這些石雕收購,作為大英博物館的館藏展出。若你到訪大英博物館,可以看到一整個帕特農神廟的專屬展室。不止於此,伊瑞克提翁神廟的六座少女立柱中的一座,也保存在大英博物館。

雅典卫城博物馆了解一下

在如今的大英博物館中展出的帕特農神廟文物 大英博物館 圖

現代希臘國家建立後,希臘人為保護希臘文明古蹟不斷努力,其中包括傷痕累累的雅典衛城。最早的雅典衛城博物館於1874年開館。1950年代,希臘人便想要建造一座新的雅典衛城博物館。1976年,漫長的設計投標開始,直到2007年,在衛城山東南入口不遠處,雅典新衛城博物館終於開建,並於2009年6月開館。2019年6月,雅典衛城博物館又開放了一處新的地下考古遺址以供參觀。

雅典衛城博物館中展出有近4000件古希臘文物,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展廳,當屬帕特農神廟展廳。然而,至今為止,這座展廳中的文物,包括神廟的雕刻和塑像,都與它位於大英博物館的另一半遠隔千里。多年來,希臘一直在為促使大英博物館歸還帕特農神廟文物而奔走。2019年1月,雅典衛城博物館的館長季米特里奧斯·潘德馬利斯對媒體重申,大英博物館不是帕特農神廟文物的合法擁有者,他們應當無條件歸還文物,而非以“租借”的形式歸還。他說,“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完全歸還帕特農神廟的文物,神廟應當以完整的方式呈現給公眾。”

雅典卫城博物馆了解一下

雅典衛城博物館中的帕特農神廟展廳 雅典衛城博物館 圖

不過,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格·費舍爾則聲稱,帕特農神廟的文物在倫敦的展出要放到“世界文明的語境”中看。而當年挪走這些文物的做法“非常有創造性”,此外,他也認為大英博物館的董事們則對這些文物擁有信託權。在2018年《衛報》的一次採訪中,費舍爾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他說,“我們在這裡的創造對所有公眾開放。大英博物館為人們欣賞文化遺產提供了絕佳的場所,這種機會並不多見。這也是大英博物館的重要價值,並且非常珍貴。”

文物迴歸路途漫漫,也正因為此,季米特里奧斯·潘德馬利斯在此次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我們希望將來能(和中國)進行更多類似合作,推動更多雙方互展,尤其是在文物保護方面加強經驗交流。中國在文物保護領域做出了很多努力,希臘也一樣。”而習近平在參觀雅典衛城博物館時也提到,由於歷史原因,中希兩國都有大量珍貴文物迄今仍然流失海外,雙方可以加強合作,使這些文物能夠儘早回到自己的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