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化驗、彩超、磁共振,醫生們還會看病嗎

在多數人的心目中,醫療總是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而在診療的過程中,疾病是怎麼被診斷的,又是怎麼被治好的,眾人更是疑問重重。甚至,有些病人直言現在的醫生都是靠檢查、靠化驗,沒有這些儀器設備就不會看病了。今天,齊大夫就來帶大家看看:從醫生的成長之路到完成一個疾病的診療過程,沒有儀器設備,醫生是否就不會看病了。

沒有了化驗、彩超、磁共振,醫生們還會看病嗎


一、醫生的培養過程

差不多20年前甚至更早,由於醫療制度尚不完善,醫生的培養質量也參差不齊。而今,尤其是近幾年,人們期待更高水平和更安全的醫療技術,醫生的培養過程也愈加嚴苛。

首先,要先被醫學院錄取且為臨床醫學專業;然後除了大學的學習、見習、實習以外,自2015年開始所有的本科畢業生還要經過3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就是把醫學畢業生再用3年的時間把其培養成能熟悉法律法規、醫療體系、診療模式、診療規範、技術操作、用藥安全等一系列的實戰醫生,並考取行業資格證書才能上崗。這個過程,約需要8年。有些醫學生可能選擇了考研,畢業後,時間上來說基本差不多。

沒有了化驗、彩超、磁共振,醫生們還會看病嗎

經歷上述過程後,能獨立單獨給病人看病的醫生還不多,多數醫生往往還要在臨床上經歷1-2年的、被人帶著的值班磨練差不多才能上手。也就是說,一個醫生能跟你面對面交流併合理的開出單子或處方往往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後續的繼續學習還不算,包括每4年一次的職稱晉升、學習考試、進修參會等等。這是目前大多數臨床醫生,也就是人們口中看病的醫生主流的發展模式,個別地區或不同執業類型的醫生培養方式還略有差異,這裡不再贅述。

沒有了化驗、彩超、磁共振,醫生們還會看病嗎


二、醫生都要學習哪些課程?

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組織胚胎,影像超聲,內外婦兒等等等等,多達50餘種課程。這僅僅是在校期間衛生部規劃的教材,除此之外,一個醫生在一生的工作中還要讀很多本專業的書籍,更是不計其數。學習任務量之大跟上高三差不多,這些課程的學習,都是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做鋪墊。

沒有了化驗、彩超、磁共振,醫生們還會看病嗎

沒有了化驗、彩超、磁共振,醫生們還會看病嗎


三、醫生是如何完成看病過程的?

  • 第一步,採集病史與體格檢查。當一個病人來找醫生看病時,會先描述自己哪裡不舒服,這些不舒服主要是患者最主觀、最難受的症狀,比如頭暈、胸悶、呼吸困難等等。而還有些不太嚴重的症狀、容易被患者忽略的症狀,就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描述以及自己多年的知識儲備在腦海中先形成幾個疾病的初診印象,然後再進一步追問和體格檢查以初步驗證猜想。比如當一個病人描述自己胸痛的時候,我們還會問患者有沒有胸悶、有沒有往左肩放射的感覺、有沒有伴隨呼吸困難、現在血壓高不高等等……如果這些情況都有,我們可能會考慮患者是不是有心肌梗死的可能,這就完成了診療的第一步。
沒有了化驗、彩超、磁共振,醫生們還會看病嗎

  • 第二步,做一些簡單的檢查來進一步驗證醫生的猜想。比如,做個心電圖、拍個X光、或者做一個彩超、再或者驗個血等等。請記住我的用詞:驗證醫生的猜想。也就是說,醫生是結合多年來所學的知識、患者對症狀的描述以及通過體格檢查對患者進行判斷的,腦海中已經初步形成了印象診斷,但為了避免誤診或者去發現更多的問題,往往還需要進一步檢查。
  • 第三步,更進一步檢查或進行處置。當有了初步檢查後,一個疾病基本上也已經診斷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往往需要做處置或更進一步的檢查。還是拿胸痛舉例子,結合患者的描述和心電圖(ST段抬高)特點,心肌梗死的診斷基本可以確定,這時候病人就需要處置了,口服一包藥並急診介入治療。然而,這個時候診斷並沒有完全結束,即使心電圖、心肌酶等檢查已經讓大夫認為是心肌梗死了,還是會有意外的情況出現——比如主動脈夾層導致冠狀動脈口被阻塞,表現也是胸痛,心電圖和肌鈣蛋白也是異常的,跟心梗一樣,但發病機制和處理方案截然不同,病人往往上了介入手術檯才被發現不是心肌梗死。還有些病人心梗後出現了心源性休克,醫生也需要藉助心臟彩超瞭解心臟結構的變化和射血功能,這對診斷和治療更是有決定性的意義。(所以,就算病人已經在做治療了,疾病的診斷也沒有真正的結束,而是貫穿治療的始終,而這個過程,檢查能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沒有了化驗、彩超、磁共振,醫生們還會看病嗎


為什麼很多病人覺得現在醫生看病都是靠儀器檢查?

如上文,一個疾病的診斷除了醫生的經驗判斷之外,也需要檢查的支持。更多的檢查帶來的是更加精確的診斷和治療預期,檢查幾乎成了現代醫學為醫生和病人提供證據的手段、讓人們信服的依據。

而另一方面,人們之所以有如此感覺,與醫療技術以及儀器的不斷更新有關,如影像學從X光發展到磁共振,再到血管內造影等等層出不窮,越來越強,檢查也越來越多。

再者,對比於幾十年前的醫療環境,在沒有這些大型儀器的情況下醫生也照樣看病了,而現在看病幾乎每個病都有檢查做鋪墊。這既讓病人感覺繁瑣,又增加了醫療費用的支出,我想這也是大多數患者埋怨的地方吧。

但話說回來,現在看病都在講究證據,沒有依據,也就沒有了規矩。若放在20年前,CT與血管內治療並沒有在縣醫院普及開來,遇到夾層後心梗的病人,只會越治越重,直到病人死去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而檢查的出現恰恰就避免了更多意外的發生。減少誤診率,提高防範風險的能力,這也是人們期盼擁有更高醫療質量的必然發展結果。

沒有了化驗、彩超、磁共振,醫生們還會看病嗎


沒有了儀器設備,醫生真的就不會看病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即使沒有檢查,醫生也是能看病的,只是,有兩方面問題會呈現出來。

  • 其一:診斷正確率將退回從前。且不說以前,就算在現在這麼發達的醫療技術和先進儀器支撐下,誤診率也有百分之十幾,有些發達國家甚至更高,更何況沒有儀器設備呢?而檢查的過程,也是驗證醫生的經驗性猜想、否定醫生的經驗性猜想、再顛覆醫生的經驗性猜想的過程。我們都知道,再優秀再豐富的經驗也有失誤的時候,病依然可以看,但美好的結局會變得越來越少,而人們越來越高的就醫體驗和需求就不能得到有效滿足。
  • 其二:醫療事故將變的更多。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以前沒有先進的設備好像也沒怎麼聽到醫療事故,現在醫療進步了感覺事故好像卻多了,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其實這是很多人的錯覺,以前醫療事故也不少,只是設備和技術沒有這麼發達,診斷不清或者能力有限,家屬也接受了,而媒體的不發達也限制了醫療事故消息的傳播。而現在,疾病的特異性越來越不典型,而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卻越來越強,沒有了儀器設備,有很多疾病將因為不能夠清晰的診斷而被誤診和漏診以至於成為醫療事故,自媒體的流行也讓哪怕是一丁點小小的問題都能在人們眼中被放大和傳播。而有了儀器設備,更清晰的診斷就會帶來更低的差錯發生,人們也更能夠清楚的接受醫療事實而不是一頭霧水的不了了之。比如一個病人突然得了腦卒中,這時候如果沒有CT檢查,僅憑藉症狀幾乎不能分辨是腦出血還是腦梗塞。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腦卒中治療方案也是相反的,那這時候該怎麼辦?基本上全憑醫生的經驗,邊治邊看。但此時如果有CT檢查,就可以完全避免經驗性治療帶來的差錯。
沒有了化驗、彩超、磁共振,醫生們還會看病嗎


如何改變這種認知?

  1. 醫患建立互信。在臨床上,病人會經常質疑:你什麼檢查都沒給我做,憑什麼說我是這病?我想這樣的話有不少看官也都說過,這種話的後果就是讓醫生原本想為患者省點錢的善良被壓制而迫於無奈多做幾個檢查。而如果醫患互信,病人相信醫生的判斷,多數醫生都會結合自己的學識、經驗以及簡單的檢查就完成了一個疾病的診療而不用大動干戈。而越來越多的不信任,也讓醫生更傾向於用檢查結果說話而不敢相信經驗,因為醫療糾紛讓每個醫生都成了驚弓之鳥,更多的檢查會帶來更多的安全感,但醫療的費用也在增加,這就是不互信的結果。
  2. 政府部門加大對檢查項目的報銷投入。每年政府部門都會對醫療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改善民眾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但很多人還是感覺改善甚微。一個疾病從診斷到治療,配套措施有很多,而檢查在這個過程中確實佔據了很大的費用比例,比如,一個腦出血的病人需要反覆多次做CT來評估出血情況,那麼該病人的整個住院費就會高起來。如果疾病的診治原則不能改變,那麼,有針對性的增加檢查費用的報銷比例,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沒有了化驗、彩超、磁共振,醫生們還會看病嗎


醫學的發展、儀器設備的更新,是醫療進步的必然結果。一方面,無論是醫生還是普通患者,對更加清晰的診斷、更加明白的看病需求在增加。我們已經不再像幾十年前那樣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也不再因為沒有更好的儀器而對一些未知的疾病束手無策。另一方面,人們之所以抱怨,是越來越高昂的醫療費用讓更多貧苦的家庭不易承受,相比於幾十年前的醫療價格,更先進的儀器檢查也確實升高了醫療的費用,這幾乎是每個人去醫院看過病的人共通的感受。現在的中國雖然富裕了,但大多數看病的人還是普通人。普羅大眾都希望生活中的基本需求能夠輕易的被滿足,如教育、醫療、居住、出行等等,事關民生,無可厚非。

每位醫者的心中,都有這樣的一個願望:寧願天下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醫療是民生之本,是每個人都為之關切的大事。醫患本是同舟共濟的夥伴,一起戰勝疾病,是醫患共同的願望。檢查是為了更好的看病,沒了檢查,病依然會看,也依然要看,只是希望百姓對醫療多一些理解與寬容,給醫生多一些信任,醫生們會找到檢查與不檢查之間的平衡點,讓病人既看好病,又少花錢,願共努力之。

列位看官,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