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資“鬆綁”新三板“升級”股指期權“嘗新” 資本市場改革再“提速”

編者按:11月8日,從修訂再融資規則,到優化新三板定向發行制度,再到啟動擴大股票股指期權試點工作,證監會在一天時間裡“三箭連發”,意味著資本市場改革進入新階段。從一系列新政內容來看,其有望帶來的深遠影響,令市場各方高度期待。

再融資“鬆綁”新三板“升級”股指期權“嘗新” 資本市場改革再“提速”

供圖 今日頭條

再融資和新三板新政提振市場

 11月8日,證監會宣佈擬對《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等再融資規則進行修訂,包括:精簡創業板發行條件,取消連續2年盈利等要求,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由發行條件改為信披要求;優化非公開制度安排,對引入戰投的發行放寬定價基準日要求,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非公開發行對象數量上限提至35名等。


引導長期資金入市
  “本次再融資鬆綁超出市場預期。”國泰君安非銀分析師劉欣琦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2018年11月證監會對18個月間隔期(滿足條件可降至6個月)和募資可補流或償債予以放鬆,市場對再融資鬆綁已有預期。本次證監會對影響再融資定價和退出的核心條款進行放鬆,其中,降低創業板增發條件、定價下限降至8折、鎖定期減半等條款超出市場預期。
  “本次修訂再融資規則,是對2017年定增新規和減持新規監管方向的調整。”民生證券非銀分析師郭其偉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此前定增新規將定價基準日從“三選一”限定為發行期首日,壓縮了投資定增的獲利空間。減持新規要求定增股份自解除限售之日起12個月內,減持數量不得超過50%,這大幅延長了投資定增的期限。此後市場對定增熱情衰退,定增金額在2016年最高達1.69萬億元后逐步下降,2017、2018年分別為1.27萬億元、7524億元,2019年至今僅5548億元。預計證監會修訂再融資規則,將從投融資兩端顯著提振定增規模。


  川財證券策略分析師鄧利軍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再融資規則修訂短期可能分流存量資金,長期有利於改善上市公司融資情況和資產質量,以引導長期增量資金入市。資本市場制度建設更著眼於解決上市公司實際問題,而非對公司融資限制,也有利於引導長期資金入市,使資本市場生態更健康。
  “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有序推進,長期利好證券業發展及頭部券商綜合競爭力提升。”中金公司分析師姚澤宇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結合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的安排,證監會有望推出進一步改革措施,包括創業板註冊制試點、暢通多元化退市渠道、優質券商拓展櫃檯業務、大力發展私募股權投資、推進交易所市場債券ABS品種創新、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等。在不斷完善市場化運行機制的改革邏輯下,加強證券公司能力建設及壓實中介機構責任亦十分重要。由此,在此輪改革及市場運行方向下,綜合能力領先的頭部券商的業務份額及綜合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


新三板有望獲提升
  針對新三板改革,證監會11月8日宣佈擬修訂《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並起草《非上市公眾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涵蓋精選層遴選標準、公開發行、連續競價交易機制、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轉板要求等政策亮點。包括:新三板精選層掛牌滿一年的企業可申請轉板上市;對精選層、創新層和基礎層分別設置投資者准入標準,精選層門檻最低。引入公募基金等長期資金投資新三板市場。精選層入層標準以市值為核心,圍繞盈利能力、成長性、市場認可度、研發能力等設定。精選層實施連續競價交易機制,創新層、基礎層集合競價撮合頻次適當提高。新三板引入公開發行制度,允許掛牌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等。


  “轉板機制是我國資本市場重大突破。在實行註冊制的大方向下,可降低企業跨市場轉換成本。”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
  “轉板機制可能對吸引優秀企業起到重要促進作用。”九泰基金總裁助理鄭立昌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新三板是偏中小企業的市場,同時也是以高成長型企業為主的市場。只有完善轉板機制,投資者才會真正願意來這個市場選擇好企業進行投資,才有可能使新三板投資更活躍。當更多投資者進入這個市場,或將有更多發展前景良好的優質中小企業來掛牌。當好企業越來越多,新三板本身也能得到很大提升,供需兩旺、交易活躍的局面或將被徹底打開。

再融資“鬆綁”新三板“升級”股指期權“嘗新” 資本市場改革再“提速”

供圖 今日頭條

股指期權市場空白“不再”

證監會11月8日宣佈,經國務院同意,正式啟動擴大股票股指期權試點工作,將按程序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滬深300ETF期權,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滬深300股指期權。此次股指期權的推出,在國內尚屬首次。

市場影響積極
  “金融期權擴容,對於豐富國內金融市場投資工具及風險對沖工具有重大意義。”山金期貨研究所總經理曹有明對《上海金融報》記者指出,首先,可促進長線資金入市。有了期權作為風險對沖工具,長線投資者能有效管理股價下行風險。其次,能提升市場穩定性。通過買入看跌期權,可對沖股價下行風險,沒必要再賣出股票或期指,減輕股市拋壓,一定程度上起到穩定股價作用。此外,期權的投資策略非常豐富,投資者可根據個人風險偏好和市場狀況作出更合適的選擇。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上期所、鄭商所、大商所已上市銅、豆粕、白糖等6只商品期權,但中金所的股指期貨一直沒有對應的期權品種掛牌。此次股指期權的推出,填補了這個空白。曹有明表示,推出新的股指期權,一方面基於過去幾年幾大交易所成功推出商品期權及上證50ETF期權的成功運行經驗。另一方面則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國內市場對於期權的理解逐步加深,有了相對較好的市場基礎。


  “從國際經驗看,金融期權和期貨在風險管理中扮演不同角色,是風險管理市場兩大基石。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市場參與者利用金融期權進行風險管理的需求日趨強烈。”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韓乾表示,推出股指期權有助於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風險管理體系,豐富避險工具,增強市場長期投資信心,改善市場生態結構,促進股市穩定健康發展。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指出,因具有簡便易行的“保險”功能,股指期權既可幫助各方有效管理市場波動風險,也為金融機構提升服務能力提供更靈活的基礎性構件。“希望股指期權獲批後,國內的場內權益類期權產品體系建設步伐能有所加快,以更好服務多層次資本市場和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交易期權須重風控
  此次金融期權品種擴容,均與滬深300指數掛鉤。其中,中金所上市滬深300股指期權。滬深300ETF期權則由滬深交易所同步推出,期權標的分別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滬市)和嘉實滬深300ETF(深市)。
  “新金融期權品種均與滬深300指數相關,原因主要有兩方面。”曹有明表示,一方面,滬深300指數更能代表當前國內股市走勢,不僅市場容量大,且走勢相對較平穩,不易因為流動性出現劇烈波動,可確保推出的滬深300股指期權及滬深300ETF期權平穩運行。另一方面,滬深300股指期貨是中金所推出的第一個股指期貨,推出滬深300股指期權一定程度也算“順理成章”,延續了之前推出股指期貨的順序。


  韓乾也表示,從成熟市場經驗看,股指期權的標的指數普遍由大盤藍籌股為樣本進行編制,具有較強的抗操縱性和防範內幕交易風險能力。我國滬深300指數樣本覆蓋滬深市場中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300只股票,其流通市值佔全市場比重較高,成分股行業分佈較分散,有較強的抗操縱性,是股指期權的理想標的。
  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雖然新的期權產品都掛鉤滬深300指數,但股票期權和股指期權並不同。
  曹有明指出,滬深300ETF期權對應滬深300ETF指數基金,而滬深300股指期權對應滬深300股指期貨,兩個期權品種對應的原生品標的物本質上並不一樣,只是走勢非常接近。同時,投資者若要交易滬深300ETF交易期權,須有證券賬戶;若要交易滬深300股指期權,則須有期貨賬戶。“投資者交易期權要特別注意風控,因為期權價格的變化是非線性的,其風控比價格呈線性變化的股指期貨及滬深300ETF複雜得多。”曹有明提醒投資者,由於期權的交易策略非常豐富,在風險特徵類似的情況下,應儘量選擇簡單的策略組合。

記者 李思 田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