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最以人为本的蜀汉,为何遭到益州人集体“诅咒”?

蒋经尧


关于题主的问题,我们首先明确一个观念,即“以人为本”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当代“以人为本”观念是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即以人为根本。

而中国古代最早提出“以人为本”这一观念,则见著于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的《管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当然,在《三国演义》中,刘玄德也说了“以人为本”这句话,见著于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中,刘备为曹操所打败,溃逃途中不舍丢下百姓,于是说出了 :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中对这四个字给予了不一样的解析,他认为刘备的“以人为本”是以人为资本,而不是以人为根本。刘备是胸怀天下的,他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想要争夺天下,人心所向是至关重要的。而当时的社会还处于封建时代,还没有“以人民为根本”思想的存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说的任然是统治者与百姓的和谐之道,更重要在于如何与百姓相处,使自己的统治更加长久。

那么,三国中,确是蜀汉最能贯彻“以人为本”吗?很多读者从一个地方做出判断,即每次战斗后,刘备溃逃时总喜欢带着百姓,并且总是在哭,哭百姓苦、苦自己无用武之地;而曹操溃败时,基本都是自己落荒而逃(三国演义),甚至还有过屠城的经历,另外曹操经常战胜的时候还顺便贪点美色;孙权基本不怎么亲临前线,所以在这块的描述会比较少。且刘备心系汉室,胸怀天下、宽仁待民、礼贤下士、注重义气,因而刘备的蜀汉是“以人为本”。这当然也是一家之言。曹操是最早颁布《求贤令》,提出“唯才是举”来招揽人才,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未来有机会,我们针对到底谁最“以人为本”再做详细分析。

我们今天重点探讨题主问题的后半部分:为何蜀汉遭到益州人的集体诅咒?我们分别从经济、政治和军事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经济角度

我们知道,刘备是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入蜀,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刘璋投降,这几年间刘备的主要工作还是“厚树恩德以收众心”。但是自从拿下成都后,蜀汉即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北征汉中、东讨孙吴、六出祁山等等,士兵疲惫不堪,百姓饥寒交困。连年征战亦导致财政困难,刘备听从刘巴建议,发行货币“直百五铢”,直百钱的发行使得国库在短期内实现充盈,但经济总量未发生变化,出现所谓的“国退民进”现象。

待刘备去世、诸葛亮接手时,蜀汉经济实际处于即将奔溃的状况。诸葛亮通过以身作则、凡是亲力亲为的态度影响朝政上下,且依据法制,严刑峻法,官员相对廉洁。通过盐铁专利、与南方展开贸易等手段,经济一度恢复并实现增长。但这一切都是靠消耗诸葛亮的身体与蜀汉的活力来实现的。诸葛亮死后,蜀汉经济一蹶不振。

我们从人口数量角度出发就可窥见一二:据史书记载 少。刘备占据益州后 ,公元 221 年的统计数字为“其户二十万 , 男女口九十 万。”到公元 263 年蜀汉政权灭亡时 ,也只有 “领户二十八万 ,男女口九十四万 ,带甲将士十万二千 ,吏四万人。人口数量与历史记载有一定出入,但人口数量未实现增长,经济必定是倒退的。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活着都是困难的时候,如何希望百姓爱戴呢?

政治角度

刘备举全国之力征讨东吴,虽有其不得已之处,但如此冒进,失败的结果是蜀汉难以承受的,更是刘备本人难以承受的。于是乎刘备病逝白帝城。

刘备死后,留下一个烂摊子。朝野上下不平、接班人不力、蜀地三股势力暗箱争斗。这三股势力分别为:

  • 第一股势力是:刘备入川时带去的荆州人士组成的“荆州集团”,他们占据了蜀汉政权的主导地位。

  • 第二股势力是:刘焉父子入川时从东州带过来的亲信所组成的“东州集团”,即益州前一任主人。

  • 第三股势力是:益州本土豪强、名流人士和一些在当地德高望众的世族所组成的“本土士族”,不受蜀汉政权的待见。

三股势力矛盾重重,荆州集团与本土士族基本上算是强龙与地头蛇的关系,刘备在位时多次镇压国。后刘备时期,诸葛亮采取亲和政策,但仍旧不信任。且诸葛亮时期实行的是“严刑峻法”“依法治国”,士族集团颇有怨言。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益州疲敝,此城危及存亡之秋”。益州危在哪里呢?此时诸葛亮早已与东吴结为友好同盟。赤壁之战后,曹操已退回北方,曹魏对他并无威胁。其实,诸葛亮所谓的“危及存亡之秋”的“危”恰恰就在蜀汉内部。这也就是他要发动“北伐战争”的根本原因。因为只有通过发动战争才能转移注意力,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达到空前团结的目的。

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重用陈祗、黄皓等人,蜀政渐乱。在经济极度虚弱的情况下,连最起码的公平也没有了,作为地位最为低下、被剥削最为严重的益州人,自然越来越多地诅咒蜀汉灭亡了。

军事角度

自刘备打下汉中后,蜀汉政权对外就再也没有取得过一场完整的胜利。襄樊战役、夷陵-猇亭之战、五次北伐六出祁山以及后来的姜维多大11次的北伐,都未取得完整胜利,而每次的失败都非常惨烈。刘备带着“匡扶汉室,一统中原”的理想建立蜀汉政权,但蜀汉政权在军事上是不成功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且蜀汉偏居西南,人才凋零严重。在蜀汉后期甚至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一哭笑不得的状况。一统中原无望情况下,蜀汉又奉行“以攻为守”的防守方针,连年征战连年败,连年失败连年征的恶性循环不断上演。况且曹魏/司马家族依旧强大,东吴并未弱于自己。百姓对蜀汉政权在军事上已无信心。

终上所述,三国中最以人为本的蜀汉,遭到益州人集体“诅咒”实为情理之中,蜀汉最后的灭亡也在情理之中,即使无黄浩与樵周,还有其它人推动其灭亡,黄皓弄权与樵周的误国,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必然产物。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我是真得不错,一位喜欢历史、喜爱三国,做点原创,分享点有感触东西的小编!


易中天 《品三国》

实厚 《举大事必以人为本》

管仲 《管子·霸言》

《晋书·地理志》以及《册府元龟》卷 486

《三国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以及《通典 ·食货》


三国史话曾得不错


其实说蜀汉“以人为本”我不是很赞同,至于益州集团的利益矛盾冲突,这个属于内部势力斗争,也是有其深层的原因的。

从封建正统理论来讲,宋朝以前三国之中魏国评价最高,蜀汉评价最低;宋朝以后,则相反。究其原因主要是正统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的崛起导致的。刘备具有中山靖王的血统,虽然是已经稀释得不能再稀释了,但好歹是跟刘家的后代,血统上要比曹操这个非刘家的宦官之后要高贵得多。(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在那之后的朝代,才会有不断美化刘备跟蜀汉的风气。

曹操画像

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讲,魏国要远比蜀汉更称得上“以人为本”。世人只知道《三国演义》里当时的年代,曹操一直在东征西讨,到处打战,殊不知他对当时的社会做出的贡献远超刘备、孙权。

正是他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同时暂时解除了北方游民民族对中原的威胁,在疆域稳定的问题上对后世有很深远的影响;他还实行了屯田制、租调制,使得生产力得到恢复发展,社会也趋于稳定;不仅如此,他还兴修水利,整修道路,发展了纺织业、商业为曹魏成为三国第一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在曹操的治理下曹魏垦荒面积最广,人口最多,再加上他任人唯贤,收揽到的人才也是最多的,旗下谋士云集。除了后期司马家族崛起,之外其内部基本没什么分帮分派的现象,十分团结。大家千万不要被《三国演义》骗了,正史中的曹操非常尊重人才,杨修之死也跟他没关系,他也不是那种喜欢乱杀人的人,相反是非常惜才的一名领袖。从两晋南北朝乃至唐朝的帝王,大多数都是其崇拜者。

比如唐太宗曾评价他“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意思是你魏武帝凭借雄才武略的资质,在艰难的环境与肩负重任的机会,一起出现的时候;树立匡复汉代扶正朝纲的功绩,超过了以前时代的贤人。(当然了后面也有李世民批评曹操的话。)


反观蜀汉,虽然有地理位置的局限,导致人口、经济没办法发展起来,人才也少之又少,而且内部斗争也是暗涌迭起。其中旧部集团(关羽为首)与荆州集团(诸葛亮为首)因为对刘备向心性较强,矛盾较为缓和,而益州集团(李严、张松,法正,谯周为代表)向心性弱,矛盾要大的多。(当然了蜀地本土派也有一些问题。)

从刘备的建立政权的路线,主要是沿着荆州-益州-蜀地来发展的。但是在到来之前,益州由刘焉把控,本身益州人士很多对刘焉不满的,甚至还爆发过流血冲突。比如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刘焉诛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数十人,以立威刑,犍为太守任岐和校尉贾龙起兵反叛,刘焉派东州兵和青羌兵镇压。

所以当曹操的威胁出现的时候,益州就出现两派,一派想投降曹操,一派想抵抗。很显然,对刘焉离心离德的益州人士更倾向于投降曹操。但可惜的是曹操最终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益州也就暂时失去了曹操方面的威胁。这时血统论又开始起作用了,当刘备这个汉朝宗室之后,到来的时候,他们很大一部分人就投靠了刘备,帮助他夺下由刘璋掌控的益州(刘焉死后的事,刘璋是刘焉次子)。

如此反复,当然了作为一般的领导,肯定不会重用。但说刘备会用人也好,说刘备势力实在是缺乏人才也好,总之最后刘备还是任用了大量的益州人士,帮助他入蜀。但毕竟益州集团对于旧部与荆州势力,不论从能力还是信任度上来讲,还是要差很多,没多少进入权力的核心。但为了稳定内部的团结,刘备在白帝托孤的时候,还是让诸葛亮为首,李严为副,做出了最大的妥协。

但这样只是暂时稳定,最致命的矛盾还是一直存在的,得势的荆州集团(诸葛亮)与益州集团在很多政见上看法是相反的。

比如法正劝谏诸葛亮希望宽刑法度,但诸葛亮却认为刘焉、刘璋父子治下的益州法度不严,导致君臣之道,逐渐废弃,积弊甚多,所以现在需要威之以法,使得“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

其实总体上益州集团还是偏保守的,与诸葛亮穷兵黩武进取中原的理念完全不合。比如益州大姓雍闿叛乱,李严给他写了六封信,晓以利害,尽量劝服--如果换成诸葛亮,肯定是派兵去剿灭,给反对派树威了。

刘备死后,初期虽然诸葛亮是军政一把手,但实际上军权主要还是掌握在李严手中。但这对于诸葛亮是极大的牵制,这是他不能容忍的,也是荆州集团以及旧部集团所不能容忍的。他们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到后面李严曾上书孟达,说:“吾与孔明并受寄托,忧深则重,思得良伴。”甚至李严还曾劝说诸葛亮加九锡,晋爵魏王,逼得诸葛亮不得不立即入朝表明心迹。

关系僵到这个程度,日后诸葛亮自然不会给他们好果子吃。最终罢黜了李严,彻底将益州集团的一众人才排挤出权力中心,自己成为真正的一把手。

诸葛亮数次北伐,虽然从战略上保住了蜀汉的边境安全,但穷兵黩武,使得蜀汉根本没办法发展起来,人口也一直起不来。这样也是益州集团那些偏保守的儒生们所反对的,所以到了后期,虽然诸葛亮一家独大,但整个蜀汉内部的人才的向心力,也大大减少,益州集团自始自终都是阳奉阴违。以至于曹魏灭蜀的时候,都没什么人站出来支持,甚至还不少人提议投降的,实在可悲。

所以说蜀汉“以人为本”不妥,受到益州集团诅咒反倒是真的。


东海寻人


这是一个好问题。

首先,揭露了蜀汉王朝穷兵黩武的真实嘴脸;

其次,结局了刘备诸葛亮权利集团不善经营的实力情况;

第三,反应了人民群众的真实心愿。

从这里我们才真实的看到刘备集团是实实在在的穷兵黩武。富饶的蜀地被他们榨取了最后的剩余价值,用作所谓兴汉的不切实际的理想。可以有没有那个本事。权利机构长期没有更新,没有新鲜血液的进入,死气沉沉,一家独大。诸葛亮,实在是一个腐朽之辈。根本不懂历史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整天抱着刘备那点理想,却忽略了蜀国自己自身局限性的存在。对于老百姓实际上只有两个字“苛竣”而已,以人为本,万年可笑的废话。

再说蜀国是有很多人才的,但是诸葛亮不用啊,陈腐的思想让他连魏延的话也听不进去。不然的话早就胜利了。非但如此,还自作聪明说什么魏延必反,纯粹就是被逼反的嘛。可笑!再加上杨仪在马岱的配合下搞了个“谁来助我”!仿佛很有先见之明,实际上这一刀下去,“蜀中无大将”的可悲局面就开始了。所以造成了六出祁山后姜维这种吹牛皮再加上夏侯霸这种畸形的组合都能出现在核心的权利机关内部。

而老百姓呢,每次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一出现,就被那帮老爷拿去打仗。还有自己的亲人,就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好好过日子,而是越来越多的人(从二十到四十五变成了十五到六十)都要去送死,没有胜利的战争怎么可能让人看到希望甚至意义呢?

而老爷们呢,诸葛亮这卧龙(真的没错,真的是卧龙,趴着还不错,爬出来就…),哪怕失败了,来个罪己就没事了,所谓降职右将军纯粹骗人,权力没有丝毫变化。刘劝他休养生息没错吧,他却来一句死而后已。所以啊,腐朽的可怕之处真的是不可以人性来对待之。

所以从蜀汉建国的那天开始,天府之国的百姓们就没有好日子过了,也幸亏诸葛亮集团的本事有限,否则更加遗臭万年。

遗憾的是看得清其真面目的又有几何呢?


张鸿大


益州,中国古地名,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之一,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汉中大部分地方,缅甸北部,湖北的少部分地区,范围很广。

益州的地盘刘焉,刘璋父子经营多年,除了张松卖主求荣,其余的部下都一心一意跟随刘璋,刘氏父子治川二十余年,百姓也能丰衣足食,刘璋的软弱失基业,刘备自领益州牧,从此,战争连年不断,特别是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刘备败走白帝城,几十万大军被消灭,给蜀国带来严重的创伤,刘备死后,诸葛亮平蛮,七摛孟获,六出祁山,到了战争的后期,李严运送粮草遇到困难而制造谣言,说明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后诸葛亮时代,姜维继续北伐,前后对比,刘备的确给益州百姓带来更多的伤害,集体"诅咒"也是情理之中。


青石5340


凭什么说蜀汉最以人为本?实际上,蜀汉实力最弱,为了支撑军事对抗,实行的是“先军政治”,根本就不是以人为本!对益州本地的资源自然是尽可能的榨取,诸葛亮的法家治国,就是为军事服务的。这种政策严重伤害了益州本土人士的利益,自然不得人心。所以当邓艾伐蜀时,才会轻易取胜。


读出历史中的不得已


这个蜀汉又怎么得罪了这些人呢?他们为什么要编出这么些段子来诅咒蜀汉政权呢?四个原因。

第一,分利不均。我多次讲过,这个蜀汉政权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组成的,而且是像鸡尾酒一样的分三个层改的,最上层的是荆州集团,中层的是东州集团,下层的是益州集团。而谯周、杜琼等等这些人,就是散布这些言论的人都是什么人呢?都是益州人,都是益州的土著,是在这个政权当中处于边缘化的、次要化的人。他们对这个政权当然是不满的,他就要散布这些流言蜚语,他就要制造这些舆论嘛。而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说诸葛亮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诸葛亮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诸葛亮也在益州人当中寻找那些可用的人。当然诸葛亮有他的选择标淮,就是第一要忠于汉室,第二要克己奉公,第三要确有才能,他也不愿意说为了这个讨好、忽悠这些益州人士就不管什么乱七八糟的他都弄来。但是还是确实提拔了一些,比方说杨洪,犍为人,被诸葛亮任命为蜀郡太守,杨洪手下有一个何袛,也被诸葛亮任命为广汉太守。

诸葛亮是尽量地在做这些协调的工作,希望三股力量能够团结起来。但是,第一,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刘备留下的既定的组织路线,那就是荆州第一、东州第二、益州第三,这个次序是不能动的;第二,他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益州士族、益州土著的思想顾虑。因为益州土著把账算得很清楚,蛋糕就这么大,分的人多了吃到嘴的就少了,这个账太好算了。原来益州这块蛋糕是我们益州人在吃,刘焉来了,带来东州集团,一刀把一块大头切走了,我们不满,希望再有人来帮忙。哎,刘备来了,刘备来了没给我们帮忙,他又切了一大块,这个蛋糕越切越少了。刘璋的时候我们益州人是二等臣民,刘备来了我们变三等臣民了,你说他满不满意吧?他肯定不满意嘛。所以这个时候他巴不得曹魏来解放他们。

有人说你这个说法不通啊,曹魏来了他不是变成了四等了吗?这个账怎么算的?搞错了,刘焉、刘备他们进了川以后他不出去了,他就地分蛋糕;曹魏它要得的是天下啊,它不会参与你分蛋糕。事实上蜀汉灭亡以后,司马昭马上下命令,把蜀汉政权当中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的官员全部调往中央,到中央政府去做官,把这个蛋糕让给了益州土著,实行蜀人治蜀。这就是他们盼望的。所以他盼望曹魏,他盼望你蜀汉灭亡。第一点。

第二点,治蜀过严。我们知道诸葛亮是依法治国、执法如山,而且令行禁止、执法严明,很严的。所以《蜀记》里面有这样的话,说:“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就是诸葛亮管这个国家管得太紧了,大家都很抱怨。那么这条史料也有人不承认,因为和陈寿的说法相反,陈寿的说法是什么呢?陈寿说诸葛亮“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说诸蕙亮虽然管国家管得很紧,但大家都不抱怨。

所以大家就说你到底当时蜀汉的人民是抱怨啊还是不抱怨啊?我说是又抱怨又不抱怨,两条史料都成立。为什么呢?陈寿他后面还有一句话很多人看不见,陈寿是怎么说的呢?“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什么意思呢?就说诸葛亮执法虽然非常地严峻,还是承认严峻吧,但是大家为什么都不抱怨呢?公平。就是他严起来是对所有的人都严,对自己也严,对自己的人也严,大家没有怨言,公平嘛。但是大家还说,你能不能管松一点儿啊?还是要抱怨的。所以是不抱怨不公平,但抱怨太严峻。

第三个原因,战事太多。所以谯周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仇国论》,《仇国论》提出一个什么观点呢?说我们朝廷一定要审时度势,我们要掂量掂量我们能干什么,我们能不能一统天下。谯周说,现在的天下不是秦末的那个情况,而是六国的那个情况,是战国时期

,所以我们只可以学着做做周文王,咱做不了汉高祖。

他的意思其实就是你要想靠你的武装力量,靠你发动的战争去一统天下你是不可能的。这谯周说你如果一意孤行、穷兵黩武,其结果必定是土崩瓦解,神仙都救你不得。谯周这篇文章是公开向诸葛亮留下的由姜维在执行着的这条路线叫板,公开发表反动言论。但是没有受任何处分,后来还升官了,说明什么?说明这种看法有市场,甚至可能当局当中某些人也觉得心里头是有数的。

第四点,人民甚苦。《三国志·谯周传》在《仇国论》之前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军旅数出,百姓凋瘁”,就是由于蜀国不停地出兵,所以人民的生活很苦。我们知道打仗是要用钱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没有足够的粮饷这个仗是打不成的。那么请问这笔战争费用从哪里出?从天上掉下来吗?从地里冒出来吗?联合国资助吗?没有地方来,你只能盘剥百姓,你只能加重税收,你只能税外收费,没有别的办法。刘禅投降的时候是交了户口的,就是古代投降一个国家必须把户口统计表都交出去,就表示我土地人民都交给你了,投降了嘛。那统计数字是什么样的呢?当时蜀汉人民共有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人、十万零两千军队、四万官吏,这个数字意昧着什么呢?

意昧看蜀汉的人民,九个人要养活一个士兵,说的这九个人是男女老少都在内的啊,包括小孩子,七户要供养一个官吏。负担太重了,根本就不堪重负。当然,这里要说明的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由于他的以身作则,由于他本人品德高尚,蜀汉政权的官员基本廉洁,没有贪污腐败或者少有贪污腐败。但是老百姓的想法,恐怕和他们想得不一样,老百姓关心的不是你诸葛亮一餐是八菜一汤呢还是四菜一汤,这个他不管,他关心的是他能不能吃四菜一汤,或者说他至少要能够吃饱肚子;如果你让他吃不饱肚子,哪怕你自己艰苦朴素,他也还是有意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