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战场上的风笛手,吹奏开路,身经百战却是毫发无损

电影「最长的一天 The Longest Day 」中有一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反攻欧洲时,当英军在诺曼底抢滩登陆时,一名苏格兰风笛手在海滩上吹奏,令肖恩•康纳利所饰演英兵生厌,有人甚至要用绵花塞住耳朵。

电影中的这个情节其实并不是杜撰,现实中确有其人其事。这位战士苏格兰风笛手就是史称“疯癫”风笛手的威廉•米林(William 'Bill' Millin),小名比尔(Bill),经常被昵称为风笛手比尔(Piper Bill)。与电影中不同的是,现实中的比尔,极受官兵欢迎,并不是电影中的那般令人讨厌。

1944年6月6日清晨,比尔只携帯了苏格兰风笛,没有配备武器,就随同英军第1特遣旅,在法国诺曼底英军登陆区 剑滩 Sword Beach 抢滩登陆。

在德军密集炮火下,比尔滞留水中,未能顺利上岸,身边同袍相继中枪倒下,场面混乱血腥。已上岸英军乱作一团,受制于守军火力,寸步难移,处于劣势,情况十分危急,英军大有于剑滩全军覆没之势。

此时的比尔,虽然有点害怕,但仍能勉强站在水中,不知那来傻劲,他奋勇吹奏曲目 "苏格兰高地的少年 Highland Laddie"。乐曲声如同天籁之音,令被动的英军士气大增,人人振臂互相鼓励,欢呼声响遍滩头。

英军第1特遣旅指挥官赛门•弗雷泽 Simon Fraser 勋爵 见奇迹出现,立即大声命令比尔再来一曲,不要停止演奏。因为是上级指令,于是比尔狼狈上岸,站直身体,在海边来回步操,再吹起 ''去小岛的路The Road to the Isles''。

海滩上俯伏着英军,如同着魔,马上伴着风笛声向前冲锋。最后登陆成功,杀败德军,建立滩头阵地。其后,有生还英兵表示,比尔奏出救命音符,令登陆大军士气高昂,取胜才有可能。

其后英军向内陆推进,比尔一如以往行在最前,沿途吹起风笛,为部队开路。纵使其他队员频频中枪,但比尔却丝毫无损,连他自己也感到奇怪,难道有神明护体。

一日,谜底终于解开,据被俘德军表示,当他们看到比尔,一致认为这人精神有问题,看他身上并没有武器,所以才放过他。但为何连流弹也没伤及比尔,这个就只能问苍天了。

2010年8月17日,比尔去世,享年88岁。现在的诺曼底剑滩旁,建有比尔铜像,纪念 D-DAY 这传奇一刻。

在任何战斗中,除了武器,士气也非常重要。

一段乐曲,一首好歌,的确能激励人心。

诺曼底战场上的风笛手,吹奏开路,身经百战却是毫发无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