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實體店倒閉,又有很多店起來,惡性循環是趨勢?

企業最關心的是什麼?是用戶嗎?是產品嗎?還是業績?事實上,我認為你最關心的一定是現金流。沒有穩定的現金流,跟我談什麼都沒有用。因為你的現金流被切斷了,你可能明天就得關門了。現金流和人的血液一樣。沒有血你能活嗎?

有人可能會說,我有產品,我的倉庫有幾十萬上百萬的產品,賣的都是錢,但是在你賣你的產品之前,和垃圾放在那裡,有什麼不同?

經常看到很多店主的倉庫裡存放著上百萬的貨物,但是公司破產了,你說他沒錢?他倉庫裡有上百萬的貨物。你說他有錢,公司再也不能付錢給他了。

所以,我經常遇到一些做實體店的朋友,問我如何簡單粗暴地快速收回投資成本。或者如何快速追回幾十萬現金等等。

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實體店倒閉,又有很多店起來,惡性循環是趨勢?

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案例,我覺得這個案例很有代表性,裡面的想法值得思考。

當一家咖啡館不開放時,它發起了一場群眾募捐運動,直接收到了八百萬美元的現金。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量應該比較大,那他們怎麼玩呢?

現在你支付10000元參加活動,你可以享受到三年免費咖啡的權利,如果你考慮到這一點,每天喝一杯咖啡是10元,與普通咖啡店相比,至少是一半的價格。

但如果只是這個計劃,你可以得到八百萬的現金,這可以說是非常強大的。但他的核心不是這個。

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實體店倒閉,又有很多店起來,惡性循環是趨勢?

因為這家咖啡館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企業,所以他給用戶的計劃是:你現在付1萬元。如果我的房子建成,你可以10000抵消30000,當你買它。如果你不選擇合適的房子,你可以選擇三年免費喝咖啡。如果你不選擇咖啡,你可以選擇免費喝咖啡三年。你不買房子也不喜歡咖啡。你可以選擇退還10000元。

對用戶來說,基本上沒有損失。這是個簡單的解決辦法。這家咖啡館收800萬現金。

那麼,這家咖啡館真的賣咖啡嗎?事實上,他賣的是權益,也可以理解為房地產公司通過咖啡店籌集了一部分資金,並鎖定了一些買家。

所以,關鍵是,為什麼用戶願意參與這個活動?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做這種人群,但為什麼沒有人參與你的計劃?你想過這背後的原因嗎?

但很多人把原因歸結於自己的節目缺乏吸引力,所以節目一次又一次地被改變,最終未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實體店倒閉,又有很多店起來,惡性循環是趨勢?

事實上,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用戶

二、信任

三、興趣

首先,任何活動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大量的用戶基礎上的,所以不要認為你可以通過發送朋友圈來實現你的期望。

另一個是信任。交易必須基於信任。這些用戶之所以敢交1萬元,是因為這裡的房地產,

那麼,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萬一你跑了,怎麼保護用戶的權益呢?如果你無法解決用戶擔心的風險,他為什麼要參加你的活動?當然,如果你有幾年的用戶信任基礎,這是不一樣的。

最後一個是權益。用戶參與的原因是用戶在參與後獲得了想要的權益。你給予的權利越多,用戶就越有吸引力。比如,用戶自己想在這裡買房。現在你是10000抵消30000。用戶受益嗎?因此,用戶願意參與。

因此,一個方案的成功與否、用戶數量、信任程度、權益效益是關鍵因素。

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實體店倒閉,又有很多店起來,惡性循環是趨勢?

在這個時代,如果你只賣產品,事實上,競爭是非常大的,所以你可以考慮改變銷售產品的思想變成銷售權益。

銷售一種產品的想法是,在你銷售一種產品後,它的價格會有所不同。

出售股權意味著你將未來用戶希望一次性消費的產品或服務出售給用戶,然後慢慢地提供後續服務。這樣,你可以一次收回投資成本,並擁有穩定的現金流。

所以,表面上看,為了吸引用戶,你在出售權益的時候給了用戶很多好處,降低了用戶的利潤,但是如果你在後端增加更多的利潤產品,或者利潤更高的產品,其實你會獲得更多的利潤。

當你發現產品很難銷售時,不妨更新思路,轉而出售權益。

經營企業的三種境界:

1、投資進,經營出:傳統經營方式,靠體力賺差價,傻、大、笨、粗;

2、投資進,融資出:企業家思維,投入之後迅速融資收回現金,增加資金流;

3、融資進,融資出:資本家思維,如何不花一分錢用槓桿的思維將想要達到的目的完成。

轉發此文後,私信我,立刻贈送《薪酬體系及股權激勵制度》《公司增資擴股協議模板》《入股股東合作協議書》《股東合作及股權協議書》《股權代持協議》《股權激勵協議書》《股權投資協議》《股東退出機制》《虛擬股權激勵協議》其中任意一份資料!並有專業老師免費為您提供諮詢服務。

關注我,持續分享乾貨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