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要走進消費者的“胃”,還是“心”?

品牌入“胃”,即營銷效果的達成,品牌入“心”,是品牌對用戶心智的影響。

雖然“品效協同”的聲音此起彼伏,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品牌營銷不斷複雜化,為了應對這種無序化的演變過程,營銷端不斷進行聚焦與細分,這也導致很多時候,“品”與“效”呈現出單一的、側面的割裂狀態。

不久前,MarketingWeek報道了一篇名為《阿迪達斯:我們在數字營銷領域進行了過度投放》的新聞,文中提到,過去這些年,阿迪過度投資了數字和效果(digital & performance)渠道,進而犧牲了品牌建設。阿迪達斯的反思,也恰好說明了,很多轉化也是在消費者無感的狀態下進行,並沒有形成品牌價值的聚合,這種只是“走進胃”的關係, 對於品牌與用戶來說,是一種短效的,不持續的關係,而以品牌建設為核心的“走心”,才會帶來“長久交易”這種更為牢靠的強關係。

從商品式消費到品牌式消費:有“交情”才能帶來長久“交易”

以往側重效果轉化的廣告,更多是消費者為了滿足需求而消費商品,這是一種以商品為主導的消費,品牌在其中的存在感、認知度極為模糊。隨著品牌消費從快車道進入品質化增長車道,因為品牌而消費的品牌式消費,變得愈發重要。

只有將品牌深入用戶生活,打造成為用戶的消費習慣,才能喚起用戶對品牌的追隨,進而帶來更為長久、更為持續的增長。

一切持久行動的轉化,都來自於心智的認同,一切真心實意的追隨,都源於交情。對於品牌來說,和用戶建立交情,形成心智的共鳴,是品質化增長階段,品牌首要解決的問題。近日,騰訊廣告圍繞與用戶談交情以帶來持久的交易機會,進行了研究,併發布了品效洞察白皮書《廣告有心,品效有聲》,報告中將心智認同定義為“交情”,將一切可以由營銷引導促成的用戶行動定義為“交易”,並發現心智基礎決定轉化效率與轉化深度,“交情”和“交易”呈正比。

品牌是要走進消費者的“胃”,還是“心”?

比如,通過在線旅遊、在線教育以及手遊等行業品牌的廣告投放對比,可以發現,強心智人群會比弱心智人群擁有更高的下載、使用與下單轉化比例。其中,在線旅遊與手遊領域,強心智人群的交易消費是弱心智人群的近兩倍之多。某在線旅遊品牌的投放中,弱心智人群下載率為50%,強心智人群下載率已高達98%,在更長久的轉化方面,某在線教育品牌在強心智人群中的89%復購率,已遠高於弱心智人群的18%。

品效協同的正確打開方式:數據佈網,內容攻心

當前,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側重打動用戶心智的心智紅利,在這個過程中,以打動用戶心智為基礎的品牌式消費,將通過釋放品牌價值,讓消費轉化水到渠道,這也是品效協同的理想狀態。

品牌式消費,打造了品牌與用戶多觸點交互的感應場,能夠將品牌形象精準傳輸,直達用戶內心。正如報告中談到,品牌認知、使用體驗、品牌形象與用戶心智呈高度正相關,是深化“交情”的抓手。具體到營銷鏈路中,不論是品牌的打造,還是用戶體驗的建立,都離不開大數據與內容這兩股力量的加持。其中,數據猶如“漁網”,能夠為品牌提供營銷決策支持,並將品牌信息與用戶訴求進行精準匹配,內容則是品牌攻心的重磅“彈藥”。

通過內容構建起品牌鮮活的人設,是品牌是與用戶展開溝通的絕佳渠道。在騰訊廣告聯合尼爾森腦神經團隊所做的一項腦神經研究中,通過腦電圖掃描以及眼動追蹤,對用戶所觀看的廣告內容進行了測試,研究表明,通過在IP內容中植入廣告,將很大程度引發用戶的情感共鳴,並提升轉化行為。

品牌是要走進消費者的“胃”,還是“心”?

對此,在騰訊廣告Uplift增效衡量研究數據中也得到了印證,內容植入能夠在共鳴、說服、印象、溝通四個維度對用戶群體帶來影響。比如,以內容為基礎的共鳴將帶來64%的轉化提升,場景化的品牌展現將為品牌帶來高達80%的情感認同。

品牌是要走進消費者的“胃”,還是“心”?

同時,Uplift增效衡量研究數據通過對13個綜藝、劇、體育賽事植入進行衡量發現,APP活躍Uplift 有60%的提升,基於內容的植入,讓品牌的每一次曝光都有價值,既能帶來品牌形象的提升,同時也能夠將注意力變為行動,進而帶來同步的轉化。

品牌內容更重要的是講究策略,不同行業、不同品牌,都要因地制宜,此時便需要大數據從洞察到投放指導的全程加持。比如在在線旅遊、在線教育、RPG手遊行業,在不同地域與人群進行的投放策略便根據用戶群體的觸動點不同,而各有側重。像在線旅遊行業,18-30歲的年輕人對在線旅遊品牌的心智認知較高,而具有消費潛力的40歲以上的人群,便更需要心智層面廣告內容來進行影響。

品牌是要走進消費者的“胃”,還是“心”?

以強關係為品牌價值賦能,助力品效同步增長

從單向消費到雙向鏈接,品牌與用戶的由弱轉強的關係為品牌帶來了價值的全面賦能。當消費者的行為軌跡變得多元化,消費意圖則顯得更加模糊,任何一次瀏覽,任何一次購買,都無法完全代表消費者的決策,此時,建立強關係的品牌,能夠讓用戶的每一次消費行為變為生活方式的延展,這也是品牌深入用戶心智的直觀體現。

以騰訊廣告為例,它從數據協同、創意協同、場景協同、衡量協同四大協同著手,依據“TA是誰、TA需要什麼、與TA相遇、打動TA”的路徑,打造了品牌與用戶建立強關係的聚合場,給行業提供了一個品效協同的借鑑思路。

比如,通過品牌引力指數,整合騰訊廣告數據能力,精準測量品牌對投放人群的引力強弱,對不同人群進行不同側重的溝通,這使用戶群體變得清晰可見,進而讓品牌的營銷動作更有的放矢。同時,結合自身內容及IP優勢,以創意的植入來增強用戶群體溝通效力,讓每一次效果傳遞實現了價值最大化。

品牌與用戶群體的溝通,既講究內容,同時也講究語境,深入用戶群體生活觸點的溝通,將更能引發用戶群體的深層共鳴。騰訊廣告場景協同便洞悉到了場景的便利條件,以打破常規廣告投放模式,通過多場景創新組合,讓品牌多觸點介入用戶群體生活,以提升信息的可信度,影響用戶群體的心境、情緒。

當品牌更加懂用戶群體,品牌與用戶群體的關係更為緊密,營銷鏈路也隨之變得更為清晰。正如騰訊廣告打造了以Aware(觸達)、Asset(資產)、Attitude(品)、Action(效)為核心的4A品效衡量解決方案,幫助廣告主提供從觸達,到品牌,再到行動,最後到品牌資產服務的科學的方法,全面實現品效的提升,這也讓每一分廣告費用都發揮出了應有的價值。

品牌是要走進消費者的“胃”,還是“心”?

持久的行動一定是來自心智的認同,有心動才有行動。這也從另一角度說明了,在強關係的場合下,心智的共鳴讓品牌與用戶群體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進而也讓品牌與效果實現了協同增長,既要“走心”,還能“進胃”!

正如騰訊廣告所給出的“和用戶建立交情”的營銷思路,在內容與數據能力的加持下,品牌與用戶在融洽的氣氛中,建立起交情,並精準把握從“交情”到長久“交易”的每個鏈路,一定能夠獲得更快、更高效、更持久的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