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繪:在農村,沒讀過大學的女生在婚姻上完勝讀過大學的女生

在農村,如果你留意一下,那些沒讀過大學的女孩子往往都比較好嫁出去,那些讀過大學的女孩子往往都剩下來了,成為了剩女。

這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

三農繪:在農村,沒讀過大學的女生在婚姻上完勝讀過大學的女生

在農村,沒有上學的女生反而好嫁,高學歷的女生卻變成剩女,歸根結底的原因就是農村婚嫁雙方在供需上的錯位。

當然,說農村女生沒有上過學有些假了,這裡的沒有上學應該值得是沒有讀大學。

婚姻是男女雙方的事情,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成。

所以,女生好嫁不好嫁,還要看男方的需求。

在農村,沒上學的女生雖然好嫁,但是嫁的對象大多也都是門當戶對的沒怎麼上過學的男生。

在這種婚姻情況裡,男生對女生的要求其實並不高,只要女生能夠滿足兩個主要要求,這個婚姻基本就能達成。

這兩個主要要求第一能幹活,第二能生育孩子。

能幹活,

這是農村的生存環境導致的,沒有讀過什麼書那就註定基本上夫妻婚後的生活還是在家裡的幾畝地上求生活,單靠男生一個人撐起整個農活是不太現實也不太容易的,這就需要夫妻雙方都能參與到農事活動中。

女生在婚姻中不僅要承擔起洗衣做飯的家務,還要適時的承擔一些農田活動,這也是大家經常從影像中或者現實中看到農村婦女都看起來比較勞累的原因所在。

三農繪:在農村,沒讀過大學的女生在婚姻上完勝讀過大學的女生

能生孩子,則是整個農村社會關於家庭和繁衍後代的觀念還佔據主要地位。在農村,傳宗接代的思想依然存在,娶了媳婦一般也不會對婚姻生活有更多的規劃,基本上就是抓緊生娃,而且還要追求生兒子,因為兒子才是煙火的延續。

這個過程中,有時候也不能全怪男生,更多時候是父母輩的思想在起主導作用,而且農村的環境也會讓女生不自覺的把自己代入進去,不生兒子似乎就沒有面子一樣。這也能從很多農村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的現象中得到佐證。

這是婚姻中,男生的需求。

三農繪:在農村,沒讀過大學的女生在婚姻上完勝讀過大學的女生

很明顯,這個需求對那些上過大學的女生來說是不可能匹配成功的。

讀過大學的女孩子一般都在大城市生活了數年,已經受到了城市生活和習慣的影響,自身的素質和見識也得到了提高。

一方面,長期沒有從事體力勞動的這些讀過的大學的女孩子既不願意也不能夠重新去承受繁重的體力勞動。

另一方面,讀過大學的女孩子也不太能夠接受自己重新回到農村去生活,也不太能夠接受和一個與自己沒有共同話題的男生過上一輩子。

這一切都是因為,讀過大學的女孩子見識過了,她們見過了富二代、見過了官二代、見過了城市小康家庭的優秀男孩子,怎麼可能再看得上還在土地裡刨食的曾經的同村人呢?

不要說女孩子本身了,這些女生的父母和家庭也會因為自己的女兒讀過書本能自覺的把自己的女兒從農村姑娘的群體中提升出去,她們的目光已經瞄準了城市!

一句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三農繪:在農村,沒讀過大學的女生在婚姻上完勝讀過大學的女生

那為什麼,沒有讀過大學的女生就願意嫁給那些同樣沒有讀過書的男生呢?

這一方面是現實的壓力。不讀書就不能在家吃閒飯啊,總要找一個出路,一個女孩子獨自出外打工總是會讓父母擔心,一些沒有出過門的女孩子自己也不太敢出門,那就只剩下嫁人的出路了。

更重要的原因是這些女孩子沒有見過,在她們的視線範圍內都是從事農事活動的男生,既然都是這樣,又有什麼可挑的,也又有什麼能挑的呢?

記得古龍先生《陸小鳳傳奇》裡記錄過一個故事,有一個男人本身奇醜無比,在一個海外的島上建立了一個獨立王國,從中土蒐羅女嬰,然後養大,這些長大的女孩子從來沒見過其他男人,只見過這一個奇醜無比的男人,內心深處自然就把男人等同於面前的島主。

道理是一樣的,打不開視野對於沒有上學的女孩子來說是最大的短板。

雖然,在嫁的快還是不快上,沒讀過大學的女孩子的確比讀過大學的女孩子表現的好一些,但是還是希望更多的農村女孩子能夠走出去讀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