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安徽首個“淘寶村”:每天在撕膠帶聲中醒來 在“滴滴”地客戶信息聲中入睡

探訪安徽首個“淘寶村”:每天在撕膠帶聲中醒來 在“滴滴”地客戶信息聲中入睡

李園村是我省首個“淘寶村”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每天一早,在涇縣丁家橋鎮的李園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傳出“哧拉哧拉”的撕膠帶和打包裹聲音;下午三四點鐘,一輛接著一輛快遞公司車輛就開到這裡,挨家挨戶將一包包宣紙或書畫紙搬進車廂,發往全國各地;到了晚上,店主們幾乎都是在“滴滴”的信息中入睡的。

  丁家橋鎮是宣紙鼻祖曹大三的故鄉,當地也以宣紙和書畫紙的製造和銷售遠近聞名,全國7成的書畫紙都從這裡發出,鎮子裡的李園村有1000多戶人家,其中有200多家從事電商銷售。從2016年起,這個小村莊就成為了我省第一個淘寶村,雙十一在即,每家商戶都憋足了勁,迎接這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到來。

探訪安徽首個“淘寶村”:每天在撕膠帶聲中醒來 在“滴滴”地客戶信息聲中入睡

包敏然正在整理自家的宣紙貨架

  醫學院畢業卻做起了宣紙的電商生意

  在李園村,包敏然正在自家的庫房裡清點宣紙和書畫紙的數量,他的妻子則坐在電腦前,不斷在“旺旺”上回答客戶的各種問題。

  包敏然今年26歲,3年前剛剛從皖南醫學院畢業。做宣紙是包家的祖傳手藝,從他的爺爺輩就開始做紙,這門技藝傳到了父輩,但是到了他身上就沒有再繼續了。

  2014年,包敏然還在上大二,由於學的是信息專業,他早早接觸到了電商。2015年,他在淘寶上開設了自己的店鋪,開始嘗試著在網上賣家裡做的宣紙。“第一單淘寶生意是把2刀宣紙以400元的價格賣給了身邊的一名朋友,當時有點激動,這算是我做電商的第一步。”

  大學畢業後,包敏然回到家裡,和妻子一起,專心開始做淘寶生意。2016年,他的營業額每年只有三四十萬,到了這兩年,每年營業額都在百萬以上。“做宣紙非常苦,夏天車間裡六七十度的高溫,一般人是受不了的。按照家人的想法,我應該畢業後找一家單位安心上班,不要再繼續宣紙這門手藝了。如果沒有做淘寶電商,我可能真的就走上這條人生軌跡,過著相對平靜的生活。”

  距李園村不遠的小嶺村在2017年也入選了淘寶村,雙十一前夕,村民徐洪秀也正在自家的店裡緊張地準備。十多年前,高中畢業的徐洪秀從外地嫁到了小嶺村,也開始做起了在電商平臺上做書畫紙和宣紙的生意。“剛開始的時候每天也只能做十幾單,後來越做越好,現在每天可以做上百單。”徐洪秀告訴記者。

  “2016年第一個雙十一讓我印象太深刻了,從早到晚,全天幾乎要忙瘋了”。包敏然和記者算了一下,雙十一當天他店鋪的銷量幾乎是平時的8到10倍。“忙到什麼地步,淘寶旺旺的‘滴滴’聲就沒有停過。”包敏然的妻子告訴記者,當時她在書房裡負責客服,包敏然在外面打包發貨,兩人來來回回溝通很麻煩,最後她乾脆抱著筆記本電腦,到院子裡“現場辦公”,這邊下了單,那邊丈夫就立即打包。

  第一個雙十一,徐洪秀也是手忙腳亂,從零點開始,旺旺的“滴滴”聲就一直響,她和丈夫打包發貨到凌晨四點,隨後睡了2個小時,6點鐘又起來繼續接單發貨,全天兩人就沒有停過,一直到夜裡12點才躺下。“這天我店鋪的銷量是平時的10倍,剛開始就很興奮,從沒見過一天能有這麼多訂單,到了最後就是麻木和疲憊,只想躺下好好睡一覺。”

  村裡1000戶人家 五分之一都在做電商

  包敏然和徐洪秀只是丁家橋鎮做宣紙電商的一個縮影,這裡宣紙和書畫紙產業發展歷史悠久,全鎮共有各類企業146家,全年宣紙書畫紙產值達8億元,其中書畫紙年產量10000噸,佔全國的70%以上。

  豐富的產品基礎給當地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極大幫助,從2010年左右,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傳統行業宣紙書畫紙的經營戶逐漸意識到靠以前“家有廠、外有店、背貨跑”的傳統營銷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少數年輕人開始關注電商平臺,並通過電商平臺進行試探性的進入電子商務領域。通過幾年的發展,丁家橋鎮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電子商務的行列。

  李園村黨支部書記雙鬥鬥告訴記者,村裡1000多戶人家,200多家都在做電商。“2010年第一批大學生畢業開始電商創業,一直到2015年起進入快速發展期,李園村可以算是見證了中國電商行業的全過程。”

探訪安徽首個“淘寶村”:每天在撕膠帶聲中醒來 在“滴滴”地客戶信息聲中入睡

村民正在給宣紙打包準備發貨

  而在丁家橋鎮,截止2018年底,從事電子商務的經營戶達400餘戶,年銷售額100萬元以上電商經營戶10多家,500萬元以上電商經營戶5家,全鎮電子商務年銷售收入約1億元,年發貨量達300多萬單。

  2016年李園村被阿里巴巴研究院評定為安徽省首個“淘寶村”。2017年李園村、小嶺村雙雙入圍“淘寶村”行列,目前丁家橋鎮“淘寶村”數額佔全省總數的1/3。經過幾年的發展,丁家橋鎮在鎮域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名列前茅,成為了名符其實的“淘寶小鎮”。

  一個電商產業帶活了一條產業鏈

  電商的興起,也帶動了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在包敏然的家裡,還擺放著燈架,布光燈等各種室內攝影器材。“剛開始做的時候什麼都不會,產品都是用手機拍的,店鋪也不會設計,現在看來簡陋地可笑。”包敏然拿著一個相機,“當時一時興起,就買了相機想拍好一點,現在發現還是找專業的人來做比較靠譜。”

  隨著電商的迅速發展,給商家的產品拍照,做網頁設計等相關產業也迅速發展了起來。“現在我們推出一個新款產品,有專門的人拍照,做美工,甚至還有專業的運營團隊來幫你推廣。”

  為了讓自家的產品賣得更好,徐洪秀還專門從杭州聘請了一個運營團隊。“他們也就是三四個人,從產品的包裝到推廣到廣告詞的設計,甚至連圖片怎麼拍都有講究。”聘請這個團隊的費用不低,是營業額的3個點,一年下來得十幾萬,但是徐洪秀覺得這個錢花得值。“經過他們手設計的產品包裝,推廣效果非常好,能比平時多出一倍的銷量。”

  不僅要靠團隊,店主們也得自己學習各種電商運營知識。“產品怎麼上架,怎麼佈局,店鋪如何引流,這些都是我要掌握的。”雖然是半路出家,但現在包敏然說起這些專業知識已經“門兒清”。

  除了設計行業,在當地,物流行業也被極大帶動了起來。在郵政公司的物流中心,倉庫裡擺滿了貨物,工作人員正在往一輛輛貨車上緊張裝貨。負責人薛東告訴記者,每年雙十一,每天大概有18000件貨物需要裝車運走,送到位於蕪湖的物流中心,這樣的狀態從雙11後會持續一週時間。

  從物流中心出發,貨車可以到達每個村,在李園村門口的公路上,各家快遞的車輛往來穿梭,每天上午來送貨,到了下午來拉貨,已經成了固定的規律。“現在很方便了,有顧客需要什麼品種的書畫紙或者宣紙,一個電話,就可以很方便地配送到。”包敏然說。

  電子商務的發展極大提升當地百姓的收入。據介紹,在丁家橋鎮,電子商務及周邊相關從業人員2000餘人,為電商提供加工產品從業人員達5000多人。從業人員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

  60多歲的村民也來服務中心聽電商培訓課

  為了扶持電商產業的發展,涇縣政府建設了電子商務服務中心。

  電商中心二樓有一間寬敞的教室,工作人員劉陽正在忙著給學員們準備課程,她告訴記者,服務中心定期開設各種免費課程,幫助村民掌握電商相關知識。“從拍照,到剪輯,PS,只要與電商相關,我們都會涉及到。”劉陽介紹說,來學習的村民年齡分佈很廣,下到20多歲的年輕人,上到60多歲的老人,都來上過課,有人還特地從外地開車趕來。“總體來說,以35歲到45歲的中年人前來學習的最多,他們有創業的需求,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相對比較容易上手。”當地的宣紙、書畫紙等文房四寶和農產品,都成了暢銷貨。

  為了幫助電子商務企業發展, 2016年底涇縣電子商務協會丁家橋鎮分會成立,吸收會員60多戶。在2017年成立了由多部門參與的丁家橋鎮電子商務服務站,切實幫助電商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各類問題。並建設成立丁家橋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為小微電商經營戶提供辦公場所和辦公用具。 《丁家橋鎮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規劃》也隨之出臺,希望依託宣紙書畫紙特色產業這一優勢,加強產業引導和扶持,發展壯大一批電商龍頭企業,拓展電子商務產業領域,制止無序競爭,促進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促進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

  “雙十一又要到了,你有什麼願望嗎?”在採訪中,記者問了包敏然這個問題。“當然是希望產品大賣,累一點也值得。” (記者 蘇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