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秦楚边城,汉水之畔。白河地域至今还保留有不同风格的古民居,既具秦楚乡村之秀,又呈皖南徽派之美。无论是构建种类,还是建筑风格,都显得别致独到。

卡子张家大院徽派建筑,同在卡子的黄家大院又是江西建筑风格,还有城关中营的刘家大院,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也带来了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网红陈家大院也是白河县最具代表性的民居。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话说这山佳山还有一段来历,原来有姓陈、姓刘、姓毛三户人家落户此地,当地人叫“三家山”,后对外宣称“山佳山” 。

山佳山位于白河县卡子镇腹地陈庄村,从县城出发上二级路,往卡子镇方向行驶大约20多分钟左右。座落于山佳山的陈家大院,这大院居住有陈氏人家50多户,人口1000余人。

相传明末清初,从河南省大槐树迁来陈姓一人,迁移此地,他们艰难创业,历经多年建起这座规模宏大的陈家大院。陈家大院宛如世外桃源,茅草石板房,土黄色墙壁,石磨铺满院,尽显古朴民风。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陈家大院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和睦相处。院外四周郁郁苍苍,有柿子树、松树、柏树等等,院内农家土木结构的土房子,依山势而建,大院占地七亩,面积近五千平米,三厅两院,东西厢房,大院有土房子20余间,院平面按“亚”字型布局,建筑考究。

陈氏人家个个身怀技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走出去的有当官、经商的、移民海外的。开明的陈氏后人开办了农家乐、民俗博物馆,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距陈家大院还有几处风景,后山不远处,有个山寨叫刘家寨,进入寨内,只见平整如畴,蜿蜒起伏的山脉,在此融汇成这么个方圆不足半亩地的平台,也真是奇怪了,这寨子极为雄伟,寨门的位置极为显要,加上四周险峻地势,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令人叹绝的是,在这么高的山顶之上的有两处不干不枯清泉,清澈透底,不漫不溢。站在寨顶上极目远眺,只见山峦叠峰,阡陌纵横,绿树荫荫,葱郁苍翠,墨绿中夹有赤橙黄绿青蓝紫,有农家的白墙体石板房点染其间。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沿着寨顶行二百米有一处风景叫“一线天”, 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

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一线天由来,民间传说颇多。众说纷纭,说这是桃花女用绣花针划开的;有的说这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但据科学分析认为,在流水的长年累月的溶解和侵蚀下,就逐渐地扩大,延长。

于是,一线见天的自然奇观就出现了。进入洞内可以容纳30多人观望,太阳光射进来,形成五彩斑斓的光环,绝对让你赞不绝口。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距离陈家大院还有一处洞子崖石窟,地理位置极为险要,相当隐密,一抹碧落的树林,外人如不仔细观之,无法辨认在山腰具体位置。

时隔多年,几位胆大的村民竟想看个究竟。手持弯刀,一路上刀砍前行,依稀辨认寥寥无几羊肠小道,石窟山高陡峭,是攀岩爱好者理想之地,爬行大约10多米便到了一个洞穴。

相传古时候,一些大户人家女孩子为了逃避包办婚姻束缚,便藏觅于石窟。石窟大约50平方米,依山壁挂,洞洞相连,人工凿砌而成,选于陡峭的山坡,以块石垒砌而成。而洞穴内修有屋舍凿有石缸存储粮食和水,以便固守。

想想古人的聪明才智,在这悬崖边建成的石窟,还真是了不起呀!这石窟有二层楼,洞窟内均用铁钎凿制而成的、地势开阔。洞穴采光良好、通风口均有、冬暖夏凉,洞穴石头墙壁都是用石灰、糯米汁抹成石壁,固若金汤。

如今,在党的惠民政策引导下,兴修了乡村水泥路,古老的山寨石窟,正在接受新时代的历史变革。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乡村网红地,白河县陈家大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