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冰与火之歌,王家当权

王家坎坷上位路

上次讲到王凤当权,一日五侯,王家开始真正走进西汉的权力中心,不过王家的发迹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际上,在汉元帝的时期,他们已经开始显山露水了。这汉元帝就是汉成帝的父亲,汉元帝的老婆就是王政君。为他生下了儿子刘骜后来成为的汉成帝。按说嘛,这个母凭子贵,王家因此大出风头也是意料中的事。不过,虽然王家那个时候骤然显贵,但还没有进入权力中枢,恰恰相反,在汉元帝的晚期,他们的权力开始出现每况愈下的趋势,几乎要被赶出权力中心了。主要的原因就是汉元帝不喜欢汉成帝的老妈王政君,相反,他钟情于另外两个女人傅昭仪和冯昭仪。

西汉的冰与火之歌,王家当权

王政君

傅昭仪生了一男一女,儿子刘康被封为定陶王,这个孩子聪明伶俐,多才多艺,很得汉元帝的欢心,而刘康的儿子就是后来的汉哀帝。据说汉元帝喜欢这儿子到了什么程度呢,坐则侧席,行则同撵,意思是说,这父子俩坐着的时候啊,紧紧的挨着,走的时候同坐一辆车,那可以叫形影不离了吧。所以王政君和他的儿子刘骜就被冷落到一边了。另外一个是冯昭仪,生了个儿子叫刘兴,封为信都王,后来改为中山王。这母子俩是怎么样得宠的呢,说是公元前三十八年,也就是汉元帝去世前的几年,汉元帝刘奭跑到自己的后花园,一个叫虎园的地方去欣赏野兽搏斗,看起来决斗士还不仅仅是西方才有的,在我们中国也有,野兽互相搏斗,那多刺激,那么老大要去了,后宫的那些妃嫔们当然要一起去了,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地,这饲养员可能是前一晚喝大了,没控制好野兽,有一头黑熊突然发飙了,像打了鸡血一样,跳出圈外翻过栏杆,哪也不去,直直的就向人们扑过来了,估计这位熊台出笼的时候,心里也念着台词呢,你们不是喜欢看我表演么,今天我就给你们表演个生吞活人,我也是有尊严的,今天哥们我把你们一个个的都给嚼了,看你们痛不痛快。 这一下事出突然,大家伙都惊呆了,你说如果菩古来的是个人,那好处理,旁边的卫士就能当场拿下,可这回扑出来的是一头熊的,熊可不管你是卫士还是护士,反正见人就咬就对了。其他的妃子啊,包括傅昭仪在内,全部尖叫一声倒处乱跑啊,这个时候哪还顾得上什么仪态呀,一时之间,看台上一片乱叫,好些鞋子啊,头巾什么的都飞到了半空,就差没把胸罩给扯下来了。看到这一幕,这汉元帝也是醉了,眼睛瞪的直直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到底是该跑的还是留下来让别人救自己,这是个艰难的选择。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只见一个女子挺身而出,毫不畏惧的就站在黑熊面前了。这熊台也愣住了,这辈子也算是咬死多少人了,没想到今天却碰到一个白白嫩嫩的小鲜肉,主动站在自己面前了,哎,这是个什么状况呢?就在这个时候,负责保护皇帝安全的武士们也反应过来了,迅速赶过来,三下五除二,刀枪并用,很快就把这黑熊给捅死了,当黑熊溘然长逝后,这汉元帝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摸了摸裤子,还好自己没给吓尿了。等缓过来这口气,转头就问冯昭仪了,大家都惊慌而逃,你一个弱女子为何敢上前阻挡?冯昭仪缓缓的拜了一拜,说,陛下,我听说猛兽抓住一个人以后就会停止攻击其他人,我担心黑熊直奔陛下的御座,情愿以身饲熊。汉元帝一听赞叹不已呀,想不到这女人有如此的胸怀,勇于牺牲自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那什么,这分明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么,从那以后,对冯昭仪这个女人也倍加敬重,当然爱屋及乌,他的孩子也成了自己的非常宠爱的儿子之一。不过就是因为这件事,原先得宠的傅昭仪羞愧难当,就开始了各种羡慕嫉妒恨。再到后来傅昭仪的孙子刘欣成了汉哀帝的时候,她就开始报复,时隔30年,她才彻底的报复了这冯昭仪。所以说啊,这女人千万别得罪,她会恨你一辈子的,那俗话怎么说来着,不怕贼偷就怕女人惦记呀。这些故事以后我们讲汉哀帝的时候,再给您讲。

刘骜临危遇贵人

回头再说说那个倒霉的刘骜,这傅昭仪、冯昭仪得宠了,那自然受害的就是王政君和他的儿子刘骜。虽然刘骜生的是一表人才,但是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酒色之徒,汉元帝是非常不喜欢他的,特别是有那么一次,汉元帝的小儿子中山王刘兴因生病去世了,既然是皇家出了白事,那么大家伙自然都要去奔丧了,可是轮到是刘骜去的时候,却表现的有点不妥,他来呢,好像有点得意洋洋,一点都没有悲伤的神色,按说,就算你再不喜欢人家,那毕竟也是自己的同父的弟弟呀,你挤两滴眼泪会累死啊,可是刘骜偏不。这一下又给汉元帝看在眼里了,汉元帝那叫一火啊,本来我倡导的就是儒家道德,你来这哭两声,难道很没面子吗?你就是给脸不要脸。从那以后,这汉元帝就更想废掉这个太子刘骜了,不过幸好就当刘骜和他的老妈王政君在政坛里岌岌可危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外戚史丹。

西汉的冰与火之歌,王家当权

汉成帝

史丹和太子刘骜一直关系非常密切,就在这时,他挺身而出,为太子保驾护航了。其实说起来,后来的汉成帝刘骜在当太子的时候,也不是一开始就烂透的,有的时候他也是蛮谨慎的。据说有一次汉元帝非常着急的把他叫来说事。 刘骜听说了,二话不说就赶来了。在当时,在皇宫里有一条道叫驰道,这驰道在皇宫里,只有一个男人可以用这条路,就是皇帝。换言之,这是皇帝专用道。为了不横穿这条驰道,刘骜虽然着急,但始终是没有横穿,绕了一个大圈,多走了很多路,才赶去见自己的父亲汉元帝,汉元帝开始不高兴,说你来的怎么那么晚呢,后来旁人才说,哎呀这个孩子不错,为了不伤皇帝的尊严,不横穿驰道,所以才迟到了。汉元帝知道了以后非常的高兴,下令太子可以直接横穿驰道。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这刘骜也不是一开始就傻透的那一种,还多少是有优点的,只不过到了后来破罐破摔了,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对正经事不管不顾。 而且更要命的是,他不仅宠幸女人,还找了一个同性的情人富平侯张放在郊外吃喝玩乐,这一点跟他老爸的那种儒家思想更是格格不入,再加上傅昭仪、冯昭仪的崛起,所以呀,这汉元帝才起了换太子的心。 就在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的那一天,他病卧后宫,傅昭仪还有她的儿子定陶王刘康常常在榻前侍奉,而真正的皇后王政君以及正牌太子刘骜,却难得见皇上一面。这个王政君和刘骜都忧心忡忡,一筹莫展的。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就是那个史丹借着贴身宠臣的身份,可以入寝宫探病,甚至寝宫里面只有汉元帝一个人的时候,独自闯进去,他在他的床前声泪俱下,为太子求情,汉元帝这才心肠软了。汉元帝见到史丹泣不成声,竟然大为感动,最后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表示太子我就不废了。史丹听了以后心中有数了,赶紧磕头谢罪,汉元帝说,我这病恐怕不会好了,那今后,就希望你好好辅佐太子,不要辜负我的重托。到了这个时候,皇太子刘骜的地位才算稳定下来,就在这一年的五月,汉元帝去世,六月,时年二十岁的太子刘骜继位,尊称皇太后为太皇太后,而皇后王政君为皇太后,这个时候王氏家族,才真正的时来运转了。

排除异己,权力洗牌

等王家恢复元气以后,回头一想,汗都下来了,汉元帝晚期的时候,这王政君还有自己的儿子刘骜,以及整个王氏家族经历的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政治危机,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家族烬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要刘骜不是太子了,新上来的太子一定要把他除之而后快。至于太子的妈妈家,那更是要斩草除根的。所以这一趟死里逃生以后,王家上上下下都非常深刻的认识到,失去权力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所以一旦回到权力中心,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抓住权力,坚守勿施。王政君相信的当然是娘家人了,所以她娘家人全涌过来了,这五侯当朝,那不是说着玩的。

但问题是,汉元帝时代也有很多的权臣,怎么处理这帮人呢。首先就要从宦官入手,汉元帝时代最有名的宦官和您说过了,就是那个大太监石显,当初萧望之就是石显弄权给弄死的,现在换天换地换权力了,这朝中已经不一样了,怎么搞定这个石显呢,刚刚继位的汉成帝立刻就下诏,给石显升官。不是说要搞掉石显吗,怎么还要升他的官呢,哎您别急呀,有一种政治的方法叫明升暗降。石显被任命为太后宫里管车马的官,这个年薪呢,是二千石。石显原先是做中书令的,年薪只有一千石,这不挺好吗,年薪翻倍了,可问题是这中书令管的是国家大事,属于决策核心的,你说去管车管马,还是说管国家来的过瘾呢。权力没有了,这一千石两千石的,根本就不是个事。只要有了权力,这些心怀不轨的人贪起来,那绝对就不是一千石两千石的问题了,而且最绝的是,当时当丞相的匡衡(凿壁偷光的那位)和御史大夫张谭等人,原先是石显的走卒,哎,现在一看风头不对,立刻墙头草两边倒,主动上书要揭露石显和他党羽过去的罪孽。好了,权力没有了,事情被揭发了。双轨直下,我看你死不死。很快石显就被免职赶回家乡。然后在回家的路上莫名其妙的就死了。这大树一倒猢狲当然就散得乱七八糟了,他的走卒也被纷纷免职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又搞掉了能力最强、名声最大的冯昭仪的弟弟冯野王,这个冯昭仪就是挺身挡黑熊的那位,她的弟弟冯野王确实也是个能人。我们上次也说过了,当时京兆尹王章说王凤专横跋扈,必须找个人来替代他,推荐的人正是冯野王。但是这事呢,很快就被王凤盖下去了,还把王章活活给弄死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因为这一件王章案,所以这个冯野王也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再有一个被搞屌的忠心耿耿的能人,就是那个王商了,这个王商和王凤的弟弟是同名的,但不是那个王商。这个王商,他的父亲是当年汉宣帝的舅舅。说起来,这支力量也属于当时汉朝政坛上的外戚家族,而且当时唯一能和王凤相对抗的,也就是这个王商了。王商在政坛上稳步高升,不但有外戚家族的背景,而且政治能力和见识都不在王凤之下。在很多的问题上,本来两个人就有分歧,关系本来就开始紧张的,再到后来出了洪水事件,这王凤说是洪水嘛来了,我们可以坐船百姓可以爬墙。而王商就说先去查一查,哪来什么洪水啊。结果一查真的没洪水,这就相当于王商直接打王凤的脸了。好了,这个事上,王凤才觉得这王商必然要除掉他才行,于是王凤就找到当年力保太子的外戚史丹合谋,派人秘密调查,看看这王商有什么隐私。只要你当官的肯定有隐私,我就不信你是圣人一个。可是查来查去却发现好像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那些鸡零狗碎的事情,好像自己也会有啊。想来想去,最后想了一损招,还是找人去诬告王商。汉成帝都觉得这事难办,这根本是口说无凭,死无对证的事啊。而王凤此时却来劲了,偏要查办这案子。汉成帝无奈之下,最后只能免掉了这个王商的职务。王商听到这个消息,实在是郁闷的不行呢,三天不吃不喝,躺在家里苦思冥想,结果大口吐血活活郁闷死了。他这么一死,他的子弟、亲戚有在朝里任职的,一律被赶出了长安城。到了这个时候王凤在汉成帝的朝中已经没有了强大的反对派。换一句话来说,这汉成帝的日子是越过越清闲了,因为他在朝中已经无事可干,剩下的就是吃喝玩乐,一辈子留下了不少的荒唐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