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重鎮古城蘭州的喪葬習俗:備喪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便成了古人的正統思想。而儒家極力推崇以“孝”治天下,主張“求忠臣於孝子之門”、“百善孝為先”的孝道文化,孝文化遂成了社會倫理的核心。

“孝”主要包括“生養死葬”兩大方面,故逝者葬禮的隆重與否,就成了考驗兒孫孝順與否的重要禮儀。在“事死如事生”觀念的指導下,古人對逝者的葬禮,可以說是傾其所有,盡力而為之。


西北重鎮古城蘭州的喪葬習俗:備喪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傳統葬禮儀式得到了大大簡化。新的火葬形式、追悼儀式開始普及。但在古城蘭州的民間葬禮上,仍然可見傳統葬禮的遺風遺俗。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談一下,古城蘭州的喪葬習俗——備喪。

蘭州人的“備喪”主要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做壽衣,另一部分是蓋老房。蘭州人做壽衣比較講究,通常年過六十的老人要在活著的時候提前做好壽衣,民間也稱“做老衣”,做壽衣要選閏年閏月裡的吉日,並由女兒製作,寓意為增福增壽,希望老人多活幾年。


西北重鎮古城蘭州的喪葬習俗:備喪


壽衣多為五件套或七件套,質料多為輕薄柔軟的絲麻織品,講究內棉布、外絲綢,忌用緞子(諧音“斷子”,怕斷子絕孫)面料,忌用斜紋布及黃、綠兩色布料,特別忌用皮、毛質料。樣式以中式大開襟為主,外罩棉袍,男以青黑色為主,女以紅色為主,褲子是老式大襠褲,忌穿短褲和背心。

壽衣講究穿單不穿雙,一般有襯衣、短棉衣、罩衣、長袍、馬褂或長罩衫、襯褲、棉褲、罩褲等。壽衣的衣袖要長,須將雙手完全蓋住;女壽衣中至少有一件必須是紅色的,另外配有鋪褥蓋被、荷花枕頭、繡花便鞋。

男戴小帽、女苫巾帕。鞋和枕頭均要繡花,枕頭的形狀除一般的方枕外,還有鎖子枕、荷花枕。男用枕頭繡“壽”字,女用枕頭繡“萬”字,字周圍再繡上花卉、蝴蝶等圖案。


西北重鎮古城蘭州的喪葬習俗:備喪


男戴軟帽,式樣各異,如瓜皮小帽,舊時秀才戴方形軟帽等;女則頭包黑絲手帕。逝者為男,則“女鋪男蓋”即由女兒做褥子,兒子做被子;逝者為女,則“女蓋男鋪”即女兒做被子,兒子做褥子。

蓋老房(做棺材),棺材俗稱“老房”。選做棺材的木料,俗稱“材枋”,也稱“枋”。其材質有“頭柏、二杉、三松木”之說,因柏木棺材有防蟲、防腐之功效,故為棺木中的上品。忌用柳、榆等雜木製作棺木。

製作棺材,講究“銅幫鐵蓋豆腐底”,即棺蓋最,棺底最薄。在棺材製作好以後,不能空放,要在棺材中裝入糧食(實際是舊時存糧以備老人去世時發喪用),每年過春節還要在上面貼上祈壽對聯。


西北重鎮古城蘭州的喪葬習俗:備喪


為官者和富豪人家以柏木為棺,箍幫箍蓋,虎頭棺槨,彩畫雕刻,或加“紫蓋”。貧苦人家不得已用雜木作棺或用四塊木板釘做的“匣子”。家境十分貧寒者便“軟葬”,即以草蓆裹埋。

棺木色彩講究大紅色,上繪“前蟒後鶴”、“五龍捧壽”、“仙子祝壽”、“二十四孝”等圖案,棺內裱糊,且漆丹紅。蘭州民間曾有蟒蛇為報婦人的養育之恩而在其死後前往墓穴陪葬的傳說,從那時起,人們便將仙蟒畫在棺材頭部,此習慣沿襲至今,表達民間對仙蟒以命報恩的崇拜和紀念。(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