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首先,我们来看歼轰7A能干啥?

首先是用常规航弹或者非制导火箭弹对地面集群目标进行洗地。凭借先进的火控系统,就算是非制导武器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战果。在多次演习和国际比武中都打出了全中的好成绩。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飞豹挂载无制导炸弹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飞豹打火箭弹

其次就是携带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为飞豹挂载激光制导炸弹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为飞豹挂载激光制导炸弹

下图为飞豹挂载激光制导炸弹起飞,注意机腹偏左侧的激光指示吊舱,这说明飞豹支持自投自导,一架便能完成整个攻击流程。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挂载激光制导炸弹起飞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挂装国产某型撒布器的飞豹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挂装国产某型撒布器的飞豹(红圈处)

歼轰7A的对地(海)作战综合能力优于苏30MKK和苏30MK2,赋予了海军航空兵更强大的中远程反舰能力

得益于十多年来,我国在电子工业和雷达领域的突飞猛进,全新的航电系统和多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产制导弹药的使用,歼轰七A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已经超过空军和海航一直以来的主力对地机型苏30MKK和苏30MK2。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中国空军的主力对地攻击机型——苏30MKK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中国海航的主力对地(海)攻击机型——苏30MK2

歼轰7A有效弥补了引进的苏30MKK和苏30MK2在数量,航电以及武器方面的不足,提高了空军现代化条件下空对面打击的能力。

歼轰-7A采用了JL10A脉冲多普勒雷达,虽然该雷达对空模式下的作战距离并不突出。但是其拥有十分完善的对地(海)功能,比如地形跟踪、真实波束测绘、多普勒波束锐化以及合成孔径测绘等等。这些功能是实现精确化打击,点穴打击,低附加伤害打击的前提。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歼轰-7A采用了JL10A脉冲多普勒雷达

对海作战时,JL10A对驱护一类目标探测距离不低于250公里,而且相较以往具有更强的抗海浪杂波能力,目标运动态势可以叠加显示在战术态势显示器上, 供飞行员对目标类型和数量进行判别并选择空舰导弹实施攻击,可同时探测10个目标并跟踪其中4个,一次可同时攻击2个目标。JL10A拥有两种对海模式: 模式1用于三级以下海况, 只具备单目标的探测和跟踪能力; 模式2则主要用于三级以上的高海况下对运动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歼轰7A的座舱布局

歼轰7A的服役,使得我军海上防御范围向外推了至少1000公里以上,覆盖了第一岛链。在遂行对海攻击任务时,一次可投入1-~2个团,向目标发射至少96~192枚空舰导弹。考虑到鹰击83K不低于200公里的射程,这种饱和打击是很难抗击的。这就使海军航空兵第一次拥有了对第一岛链内所有热点海域实施有效封锁、控制的能力。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我军目前主力空舰导弹——鹰击83K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单架歼轰7A能携带至少4枚鹰击83K空舰导弹

除了纯国产的鹰击83K,飞豹还能挂载鹰击91超音速反舰(反辐射)导弹。鹰击91是引进的俄制KH-31P超音速反舰(反辐射)导弹的国产型号,于2007年仿制成功并投入生产。鹰击91导弹弹重仅800公斤,战斗部重量100公斤,最大射程150公里,最大速度为3马赫。鹰击91采用一弹两用设计,有反辐射导引头的反辐射导弹版本和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反舰导弹版本。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飞豹挂载鹰击91超音速反舰(反辐射)导弹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携带两枚鹰击91超音速反舰导弹飞豹

除了常规的对地攻击和反舰作战,飞豹还能承担一系列其它作战任务,比如空中快速布雷业务!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进行空中快速布雷的歼轰7A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进行空中快速布雷的歼轰7A

前途不明的歼轰七B

目前的歼轰7A的最大载弹量为7吨,极限载弹量能达到10吨。其主翼下的4个挂点全是重型挂点,其中内侧挂点挂载能力约1.65吨,外侧两个挂载能力约为1.25吨。机腹挂载能力小于等于1.2吨,一般用来携带副油箱,不考虑挂载武器。显然,歼轰7A并不能携带鹰击12(鹰击12的弹重在2.5吨)。目前我海航主要作战对象的核动力航母编队由标准6,F35,和F18构成的防空圈最大半径突破1000公里,歼轰7A如果能携带最大射程超过400公里的鹰击12,只需要在护航战斗机的掩护下突防一半的距离,就能发射鹰击12,然后返回,这将对敌方航母编队造成严重威胁。


{!-- PGC_COLUMN --}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世界主流反舰导弹尺寸对比

目前由于没有合适的空中平台携带,鹰击12目前只能有轰6携带,而面对敌方核动力航母超过1000公里的防空圈,就算是有战斗机护航,轰6的突防成功率也非常低。

这对于缺乏可靠反航母手段的海军来说,显然比较致命。海军急需一型具有基本的自卫能力的战斗机/战斗轰炸机来携带鹰击12。歼轰7B正式在这样的前提下诞生的。歼轰7B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歼轰7A适应鹰击12的改进平台,机体进行了针对性加强,雷达航电系统也进行了改进升级。该机大约2007年开始研制,2012年底首架原型机首飞,用于试飞的原型机不少于2架。其气动外形与歼轰七A无明显变化。主要是机体表面多出了大型刀状天线、垂尾翼根前部重新设计了电子设备舱。机载雷达推测也进行了升级以适应鹰击12的400公里以上的最大射程。推测该雷达是一种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阵上至少有1500个以上的砷化镓T/R组件。对航母等超大型海上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应该超过450公里。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疑似歼轰7B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疑似歼轰7B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疑似歼轰7B

据分析,歼轰7B机翼下可携带2枚鹰击12和腹下一具大型电子战吊舱,可攻击900到1200公里以外的水面目标(飞机作战半径600到800公里加导弹攻击距离300到400公里),如果进行一次空中加油,攻击距离可增至1500公里以上。然而,该机首飞至今已经6年有余,却并没交付使用的消息。推测军方还在犹豫,或许歼轰7B不会重新生成,而会以改装升级现有歼轰七A的形式出现吧。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疑似歼轰7B

飞豹的另类人生——电战版飞豹

"电战版飞豹"的叫法其实不太准确,所谓的"电战版飞豹"其实就是根据需要安装了电子干扰吊舱和反辐射导弹的歼轰7A。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电战版飞豹

综合目前披露的信息可以发现目前至少有3种机载电子干扰吊舱已经装备中国空军及海军航空兵部队,分别是KG300G、K/RKL700A和KG800。这3种机载电子干扰吊舱里,KG300G最小,KG800最大。从任务划分上看,KG300,K/RKL700A主要用于自卫干扰,前者可以挂载在重型战斗机的翼尖挂架上,而后者挂载在机翼外侧的挂架上。KG800外形尺寸最大,主要用于对敌方进行大功率压制性电子干扰,一般要挂载在机翼内侧的重载挂架上。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携带两具KG800大型电子干扰吊舱起飞的歼轰7A

执行任务的电战版"飞豹"挂载2个电战吊舱和3个副油箱KG800机载电子干扰吊舱的外形尺寸已经接近于美国AN/ALQ-99,但是头部没有后者那样的空气涡轮发电机,应该采用的是载机供电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吊舱的尺寸和重量可以相对更小,不过在输出功率方面可能会受到载机供电系统的限制。如果机载电源系统出问题,则电子干扰吊舱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可以说这两种设计是各有利弊。

KG800吊舱已经没有早期国产电子干扰吊舱那样突兀的天线,而是尽量整合在吊舱内或者采用保形设计,以便减小飞行阻力,保证载机的飞行性能。这一点与AN/ALQ-99的外形设计也是一致的。电战版"飞豹"与挂载攻击武器的"飞豹"编队出击在功能上,AN/ALQ-99吊舱具有瞄准式干扰、双频干扰等多种干扰模式以及自动、半自动和人工三种工作方式,KG800吊舱与之类似。具体使用中,还要根据战场环境实际情况,例如在敌方较为严密的防空背景下出动一架电战版"飞豹"显然是不够的,要2架以上才能保证全频段干扰。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携带国产K/RKL700A机载电子自卫干扰吊舱的飞豹

从此次和过往的新闻图片可以看到,电战版的"飞豹"战斗轰炸机的标准挂载是2具KG800吊舱和3具副油箱,此外只有有限的自卫武器。用这个配置去护航挂载对地打击武器的"飞豹",如果需要执行对敌防空压制(SEAD),还会有挂载"鹰击"91反辐射导弹的另外"飞豹"加入编队。就目前来看,这已经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组合。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携带电子干扰吊舱的飞豹

不过,相比之下,美海军EA-18G"咆哮者"这类职业的电子战飞机性能更为全面,在挂载3具AN/ALQ-99吊舱和2具副油箱后,还能够再挂载2枚AGM-88反辐射导弹和2枚AIM-120中远距空空导弹用于作战。由此可见,"客串"电子战飞机和"专业"电子战飞机在挂载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可见一斑。这种差距也促使我们必须发展更为专业的电子战飞机,更为紧凑小型化的反辐射武器,从而适应未来的战场要求。而这也是更先进的以歼16为基础的新型电子战飞机出现的契机。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美海军EA-18G"咆哮者"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电战版歼16才是专业的电子战飞机

老瓶装新酒,飞豹的绝唱?——歼轰7AII

外界对歼轰-7AII还没有任何解读,但是从外形上看起来,它与之前的歼轰-7A没有区别,估计最大的改进是在雷达航电等外界看不见的地方。歼轰7飞豹是上个世纪80年代设计的我国第一型战斗轰炸机,1994年就已经服役,距今已有25年。虽然在本世纪初发展出改进型歼轰-7A,2004年10月开始服役,但是距今也有15年了。这15年间,正是雷达电子设备发展日新月异的阶段,因此歼轰-7AII在这方面进行加强,使它赶上20世纪10年代的水平,是必然的。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今年中俄军演初次亮相的歼轰7AII

对地,对海,攻式布雷,还能反辐射——低调的战场多面手飞豹

▲歼轰7AII最大的改进是在雷达航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