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一位寫盡一朝興衰,卻不得善終的史學巨匠

導語

班固這一生,經歷過"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戲劇轉折;也經歷過身負大才,卻屢屢不被重用的落寞不甘,人生經歷十分豐富。在班固的筆下,寫盡了歷代王朝的興衰,也寫盡了多少英雄豪傑跌宕起伏的人生,但班固卻沒有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一個圓滿的結局。

班固——一位寫盡一朝興衰,卻不得善終的史學巨匠

圖一 班固畫像

少年天才

班固的家庭是當時有名的史學世家與儒學世家,班固的父親班彪是東漢時期非常有名的文學大家,許多學者都紛紛前來拜班彪為師或來與班彪討論學問。班固自幼便生長在這麼一個十分具有文化氣息的家庭環境之中,這讓班固從小就見識了許多形形色色的學者,聽到了許多學者不同的意見與理論。這令班固眼界相較於旁人而言要高出很多,在學業上更是突飛猛進,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班固——一位寫盡一朝興衰,卻不得善終的史學巨匠

圖二 班彪畫像

有些人一出生便贏在了起跑線上,班固便是這樣一位少年天才。班固僅九歲之時,知識的儲備量就已經非常豐富了,能背誦出特別多的詩詞歌賦,寫出來的文章也令人讚歎不已。年少時的班固,博覽群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精通。班固對文學的理解,與當時大環境有著背道而馳的理念,東漢時期,學者們讀書都是逐字逐句的研究,進行一一的考據,而班固讀書卻只注重大義,不甚注重細節。

雖然班固生長在儒學世家,班固在洛陽求學之時,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經典書籍,其中不止只有儒家的理論,諸子百家班固都用心的去研讀,融會貫通,增長自己的見識。

懷才不遇

班固在年輕之時便學富五車,有著非常高的學識,但班固的仕途卻並沒有那麼一帆風順。班固的父親班彪去世之後,家中的經濟狀況,一度非常艱難,為了生計,班固只好從洛陽遷回老家居住。這對班固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本來從官宦之家的少爺,一下成為了平民百姓,這令誰都不能坦然接受。

班固並沒有頹唐很久,他沒有因為這次打擊而一蹶不振,他很快便振作了起來,繼承了父親的遺願,決心要完成父親的未盡之業。班彪生前一直在撰寫《史記後傳》,但書稿粗糙,尚未撰寫完成,班固決定在父親《史記後傳》的基礎上,收集更多的史料記載,從新撰寫一部新的史學鉅著——《漢書》。

班固——一位寫盡一朝興衰,卻不得善終的史學巨匠

圖三 《漢書》古本

編著《漢書》

就在班固傾盡自己全部的心血編寫《漢書》之時,卻被人舉報"私修國史",班固當即便被抓入了大牢之中,書稿也被查抄了。"私修國史"的罪名非常大,入獄之後幾乎是九死一生,生還的幾率渺茫。為了挽救哥哥的性命,班固的弟弟班超快馬加鞭趕赴京城,向漢明帝上書替班固申冤。班超歷經千辛萬苦終於面見漢文帝,向漢文帝闡述了父親班彪與哥哥班固這兩代人幾十年來修史的辛勞,並向漢文帝闡述了他們宣揚漢德的意圖。

班固——一位寫盡一朝興衰,卻不得善終的史學巨匠

圖四 班超畫像

漢明帝是聽聞班超所言,決定閱讀班固所修的書稿,這一讀,令班固的人生就此扭轉。漢明帝仔細閱讀了班固所寫的書稿,深深的折服於班固的才華,認為班固所寫的書稿,是一部奇作,如此人才未經重用是一大罪過。漢明帝當即下令釋放班固,並將班固重新招回洛陽,封他為蘭臺令史。班固多年的心血終將沒有白費,他又重新回到了洛陽,回到了朝堂之上。

重新回到朝堂的班固,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開始編寫史書。班固多年的夙願,終於得償所願。上任後的班固與同僚先後編著了《世祖本紀》、《東觀漢記》等史書。此時的班固如魚得水,在他擅長的領域當中,他的光芒得以綻放,班固所編寫的史書都非常的優秀,不久後,他被晉升為郎官。

雖然班固的職位一直不高,但班固卻有了穩定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班固可以接觸豐富的皇家書籍,這對他編寫《漢書》有著莫大的幫助。在得到漢明帝的允許之後,班固多年來一直在潛心修著《漢書》,歷經25年的時間,班固終於達成了了父子兩代人的心願,基本完成了《漢書》的編撰。《漢書》一經面世,便廣受當時文人學者的重視,爭相閱讀,一時間《漢書》風靡全國。

含冤而亡

班固的才華雖然頗受漢明帝的賞識,可以經常隨駕身邊,但班固在漢明帝身邊的角色僅僅只是一個為漢明帝在遊玩之時寫文助興的人。班固的職位一直都比較低,這令班固一直鬱郁而不得志,他認為自己空有滿身的抱負與才華,卻能得以施展。

班固的心中一直有著雄圖大志,這麼多年他在編寫《漢書》的同時,也在等待機遇,希望可以建功立業。而班固所等的機遇,終於在漢和帝即位後等到了,漢和帝年僅10歲,便登基稱帝,由竇太后臨朝稱制。當時漢朝出兵攻打北匈奴,竇太后的哥哥竇憲,為車騎將軍,出征塞外,班固的家族與邊塞有著緊密的聯繫,班固想通過此次邊境之戰,獲取功名,便申請隨竇憲出征。

竇憲此次出征自然是大獲全勝,班固也因此進入了竇憲府中成為他的幕僚。得勝歸來的竇憲權勢大增,在朝中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漸漸的,竇憲開始獨攬大權,排除異己。

班固——一位寫盡一朝興衰,卻不得善終的史學巨匠

圖五 竇憲畫像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當你手握大權之時,總想要再進一步,不想再屈居人下,竇憲也是如此。不久後,竇建密謀叛亂,但竇憲應該是沒有那個皇帝命,他的密謀並沒有成功。事發後,竇憲被革職,返回封地後被迫自殺。

班固與竇憲的關係密切,因此也被株連,下了大牢。當時的洛陽令與班固早有舊怨,班固落難之際,洛陽令便網羅班固的各種罪名,在獄中對班固更是百般折磨。

班固第一次入獄之時,還有弟弟班超可以為自己千里奔襲,上書面見皇帝,陳述自己的冤情,但此時班超遠在邊塞,無法為自己申冤。年邁的班固,在還沒有完整的寫完他一生的心血《漢書》,就死於獄中了,一代史學巨匠就這樣含冤離去了。

班固——一位寫盡一朝興衰,卻不得善終的史學巨匠

圖六 班固之墓

結束語

班固這一生相較於他的父親班彪,更有才華,成就也更高。但班固卻沒有班彪的智慧,他沒有一顆像他父親那般看淡權力、名聲的淡然之心,他有著野心,有著對權力的渴望,迫切的想實現自己的報復,但他站錯了隊伍,依附於外戚,最終不得善終。可憐班固寫盡了那麼多人的人生,卻終沒有看透自己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