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和峨眉山近在咫尺,為什麼張三丰終其一生沒去找郭襄?

冰晶鳳翎


近在咫尺?武當山在湖北,峨眉在四川,你跟我近在咫尺,你當張三丰會飛?

張三丰和郭襄只有兩面之緣,第一面“一見鍾情”、第二面“百年孤獨”。那一年,張三丰還不是名震天下的武當宗師;那一年,郭襄卻是俠中之俠郭靖掌上的閃耀明珠;

一個籍籍無名,一個名揚四海。

那一年,張三丰年僅16歲,在少林寺當打工仔,青澀無邪;那一年,郭襄19歲,是譽滿江湖的郭家二小姐,芳華絕世;一顆石子,一塊美玉。

看似天差地別的兩個人,卻在因緣際會之下,於那天下英雄集結的華山之巔相遇。話說那瀟湘子在藏經閣偷了兩本經書,覺遠大師帶著小張同志一路追上了華山。恰逢落花時節,華山之巔群雄際會,北俠郭靖、西狂楊過、老頑童周伯通,連一向離經叛道的東邪黃藥師也在場。

我們的小張同志,哪裡見過這等大場面!傻傻呆呆的站在覺遠大師身旁,凝視著這一眾“傳說級人物”笑的合不攏嘴。楊過拍了拍他的肩膀,和藹的說道:“小夥子,我看你骨骼驚奇,乃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將來一定大有作為。”

小張同志樂開了花,他靜靜的望著楊過的臉,試圖記下他的面容,那是一張無比俊美的臉,面若冠玉,稜角分明,憂鬱的目光中滲出些許的狂傲與不遜,時而溫暖,時而冰冷,時而陳淨優雅,時而熱烈奔狂,猶如一個獨立的世界,有冷有暖,美好的不真實。

當時的小張同志還不知道,就是這個叫做楊過的帥哥,讓他嫉妒了整整一百年。

該來的情,總是要來,躲也躲不掉。小張同志不慎弄傷了頭,郭二小姐拿出手帕細心的為他包紮,那一刻,二人四目相對,一瞬間,頑皮的佛祖將情關卡在了小張同志的心坎裡。

在小張同志的心中,郭襄的一顰一笑,可以舞動繁星的爛漫,亦可以閃耀明月的光芒,之後,郭二小姐又送給小張同志兩個銅獅子作為見面禮,可把小張同志樂壞了,長這麼大還沒人送他禮物。

從此,郭襄成為了張三丰的一眼萬年,從此,郭襄的容顏化為一輪圓月,任憑時光流逝,任憑生老病死,在張三丰的心中始終千里澄澈,靜若琉璃。雨果先生說過:真愛的第一個徵兆,在男孩身上是膽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膽。郭襄愛楊過,為了尋找他的足跡,不惜隻身跨越千山萬水;張三丰愛郭襄,為了守護她的溫存,不惜面對百年孤獨。

這兩個任性的傢伙,倔強的讓人心疼。當小張同志得知郭二小姐的心屬於楊過時,不知是何感受,羨慕?嫉妒?自慚形穢?我想都不是。更多的是無可奈何吧,無可奈何這四個字說來輕鬆,可細細品咂,卻包含了太多太多的痛苦,那是一種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的痛苦。

“既然你已經心有所屬,我又何必去打擾你…況且你我的身份天差地別,但我會默默的守護著你。我認為張三丰就是這麼想的,不要問我為什麼認為,經歷過的人都懂嘛。

少林寺一別,是小張同志與郭二小姐的第二次見面,也是最後一面。當時少林寺眾僧侶正在追捕小張同志,(前因後果就不講了)走投無路的小張同志含著眼淚問郭二小姐:“你到那裡去?我又到那裡去?”

郭二小姐說她要去浪跡天涯,說罷,將自己隨身攜帶的金手鐲送給了小張同志,囑咐他拿著手鐲去投奔郭靖和黃蓉,又叮囑了一些體貼的話,便轉身離去。

小張同志拿著手鐲,望著郭二小姐的背影泣不成聲,張三丰自幼便是孤兒,這世間上,除了圓寂的覺遠大師,怕是隻有郭襄對自己最好了,從那時起,張三丰便暗暗發誓,要守護默默的守護郭襄一輩子。

從此,小張同志再不是那個自卑懦弱的少林寺打工仔,而是“俠”,勵志要名震天下的大俠!他要郭襄聽到他的名字,他要超越楊過,他要掃除一切與郭襄為敵的人。

張三丰的成名絕技並不是太極拳,而是“羅漢拳”,青年時期的張三丰靠著這一套羅漢拳打遍武林!

羅漢拳很強嗎?少林寺的基本拳法而已。為什麼張三丰的羅漢拳那麼強?還記得郭襄送給張三丰的兩尊銅羅漢嗎?懂了沒?

郭襄四十歲時創立峨眉派,三十七歲的張三丰也在江湖中打出了名氣,《倚天屠龍記》中玄冥二老的師父百損道人和郭襄積怨頗深,最終百損道人卻死於張三丰之手,張三丰一直在默默守護郭襄。

郭襄六十三歲在峨眉山圓寂,張三丰六十七歲進入終南山拜道家火龍真人為師,隨後創建武當派。

為什麼張三丰非要在郭襄死後當道士?因為他再等,他始終愛著郭襄,以至於郭襄死後張三丰用了四年時間才得以大徹大悟,張三丰的前半輩子,是為了郭襄而活的,最深沉的愛,無非如此。

張三丰不需要去找郭襄,也不想去找郭襄,正如郭襄不去打擾楊過一樣。因為他們都是傻子,他們寧願將愛埋藏在心中,然後用另一種方式去表達,這種方式就是守護,我認為這才是最美麗,最純潔愛情。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白話歷史君


張三丰和郭襄是有感情的。張三丰初見郭襄是在第三次華山論劍,張三丰十四歲,郭襄十六歲。第二次相見是在少林寺,張三丰十七歲,郭襄十九歲。正是河豚欲上時。

郭襄送了張三丰兩樣東西,一樣是無色禪師送給她的十六歲生日禮物鐵羅漢,一樣是黃蓉給她的金絲手鐲。在宋代,手鐲是定情信物,一個女子送人手鐲,就是以身相許的意思。郭襄讓張三丰拿著手鐲找郭靖,還讓他跟郭芙郭破虜搞好關係,如果說沒有什麼特殊含義在內,就是給我吃十顆腦殘片,我也不敢相信。

有人說,郭襄人稱“小東邪”,薄湯武而非孔孟,不管世俗禮法那一套,因此送給張三丰金絲手鐲並無特殊含義。這種說法其實沒道理。郭襄如果真的無視世俗禮法,怎麼會被楊過誤一生?最後都當尼姑了,還給徒弟起名風陵師太,紀念她和楊過風陵渡口初相遇。所以說她還是放不下,並非灑脫出世之人。再說了,如果只是為了讓郭靖收張三丰為徒的話,有鐵羅漢就足夠了,完全用不著金絲手鐲。因為鐵羅漢就能證明郭襄的身份。

但是張三丰走到武當山下,忽然不敢見郭靖夫婦了。因為自己就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和郭靖沒有一毛錢交情,即使見了郭靖,又有什麼結果?還不是空勞神思。所以他轉身上了武當山,一住就是二十年,等他從武當山出來,正好趕上郭襄出家為尼,創立峨眉派。

此時張三丰三十八歲,郭襄四十歲,都已人到中年。郭襄出家為尼,張三丰是要負一部分責任的,雖然最大的責任還是楊過,可是張三丰依然心中有愧。如果他當初去見郭靖,有三個結果。第一,郭靖將郭襄託付於他,兩人像楊過小龍女一樣隱居起來,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第二,襄陽城破,張三丰跟隨郭靖戰死,成為一個無名之鬼。第三,他被郭芙欺負的呆不住,像楊過當年一樣跑出襄陽城,流落江湖討生活,很可能被少林寺抓回去打殘廢。無論哪種結果,都不如不見為好。所以說,世事無常。

郭襄開創峨眉派,張三丰作為舊日好友,本該上山祝賀才對,可是他無顏面對郭襄,因此到了山下,將金絲手鐲派人送上了山,把鐵羅漢貼身收藏。二人終生沒有見過面。後來殷素素問俞蓮舟,郭襄為啥不嫁給張三丰?俞蓮舟說,恩師說了,郭襄心中只有楊過,沒有他。其實老張撒了謊。郭襄心中是有他的,只是他在郭襄面前感到自卑,不敢面對自己的女神而已。

張三丰和郭襄雖然沒有再見面,但是還保持著書信往來,畢竟二人都在江湖上揚名立萬,業務還是要搞的。張三丰的信使是宋遠橋,遠橋即通往遠方的橋樑。郭襄的信使是大徒孫孤鴻子。鴻即鴻雁,專門送信的,有個成語就叫鴻雁傳書。舊版倚天寫道,周芷若把郭襄的遺書交給張三丰,張三丰看完信,沉思良久,眼前又出現了那個明快活潑的少女,但那已經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


唐風宋月


郭襄因楊過而一見誤終身,張三丰因郭襄而一見誤終身。所以郭襄出家當了尼姑而張三丰出家當了道士!

話說小東邪郭襄十九歲那年曾經為找楊過獨自一人前往少林,而在去往少林的途中她偶遇了17歲的張君寶。20年後,張君寶練就一身上乘功夫,也不再害怕少林對他的追捕;就離開武當山外出尋找郭襄的蹤跡,誰知消息很容易就得知了,原來此時的郭襄已經在峨眉山創立了開峨眉一派,而天下的武林人士都紛紛前往峨眉祝賀。

按正常的道理來講的話,做為往日的患難之交,聽聞舊時好友開宗立派了,他理應替她高興而前往祝賀才對。但是俞蓮舟告訴殷素素:“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那麼這裡就有一疑問了,峨眉和武當離的並不是很遠,那是什麼原因令張三丰一生都沒有去峨眉找過郭襄呢?

首先,郭襄既然創立了峨眉派,說明她已斬斷凡心,此時的二人見面還真不如不見。而書中借用俞蓮舟的口,說郭襄心裡始終只有神鵰大俠楊過一人,而郭襄遊遍天下遍訪不到楊過;而在郭襄40歲的時候卻突然頓悟便出家了,才有了後面創立的峨眉派。

其次,張君寶的自尊心在作怪。他的自尊心特別重,當初為了練功他可是吃了不少常人吃不來的苦,才修成一代宗師。而郭襄作為一個女流之輩尚且能自立門戶,開宗立派;而他一個大男人,卻沒什麼見樹,如若就這樣去見心儀的女人,拉不下來那個臉。也正是這樣,他才有了立派的念頭,所以後來才創立武當!

最後你怎麼知道張三丰沒有去找郭襄,都是當時武林數一數二的存在私下裡有沒有聯繫誰知道呢,還有這就是小說啊,金老爺子都走了那就更沒法子確認了。另外武當和峨眉裡的好遠的,根本不近。


白銀之翼


科普:武當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而峨眉山在四川省,兩地相距1128.5公里!


這哪是近在咫尺啊,一千多公里的路途,而且西南部地區山地較多,可以說武當山與峨眉山之間相隔千山萬水,對於主要靠腳力及馬車為交通工具的古代來說,是何其艱辛!但張三丰是非常愛慕郭襄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即使再遠路途、再艱辛也會去找郭襄,但卻沒有值得深入考量!

那一年,外號“小東邪”19歲的郭襄,為找尋楊大哥(楊過),獨自一人前往少林(河南省),途中偶遇17歲的張君寶(張三丰),張君寶對郭襄一見鍾情,愛慕至深,但自少室山下一別之後,自此再沒有見過面,為何?

世人都知道“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在郭襄心中只容得下楊過一人,張三丰心裡很清楚!

郭襄尋遍天下還是沒能找到楊大哥,後來創立峨眉派,此時的張三丰知道郭襄已打算斬斷凡心,才會選擇出家自創峨眉派,從弟子法號“風陵”即可看出,自始至終,郭襄心中只有楊過,容不下其他人,郭襄對楊過感情何其堅定不移,這一切張三丰心中早已知曉,只是一直不捨,一直等待。而郭襄去世之後,張三丰用了很多年的時間才大徹大悟,自此創立武當派!


賽半仙VS


首先武當山在湖北,峨眉山在四川,放在古代,交通並不發達之時,算不上近在咫尺。

而郭襄和張三丰,在少室山下,因郭襄尋找楊過,和少林寺起衝突,引得覺遠和張三丰獻身,才有了交集,彼時,張三丰懵懂少年,郭襄明慧少女,兩人之間,即便張三丰有慕少艾之心,可郭襄卻心有他屬,除了楊過,世間男子再無人能入其慧眼之中,即便丰神脫俗、瀟灑風雅如何足道這般人物,依然如曇花過眼,一笑置之,所以郭襄對張三丰只是有恩,並非有情,此事當張三丰被郭襄推薦前去投奔郭芙、耶律齊之時,在武當山下,聽了一對普通塵世小夫妻的談話之後,才明白緣由,有所感悟,放棄投奔他人之念。後來北遊寶鳴,苦心修道,才大徹大悟,放下世間一切和心中一切,進而脫胎換骨,成就一代宗師。所以張三丰不去找郭襄乃是有自知之明,也深明道家無為的至理,所以即便去找,也一樣喚不回郭襄深情痴迷的一生。而郭襄即便創立峨眉,開宗立派,記憶深處仍舊懷念那個風陵渡口眾人口傳神往的神鵰大俠,她的徒弟叫做風陵師太,此中深意,不言而喻。


洛陽探花郎




說起張三丰與郭襄,金庸的幾本書並沒有重點提及二人的關聯,但我們還是在其中發現了二人隱藏的秘密。關於張三丰與郭襄什麼關係,我們可以從《神鵰俠侶》尾篇和《倚天屠龍記》開篇隱晦一窺。這也是二人一生中僅有的兩次會面。  



二人初次相遇,郭年僅年方十六,正值如花妙齡;張亦只年僅十三,正值情竇初開。書中未有明說,可是在與楊過分手之際有這樣一段∶   

“郭襄回過頭來,見張君寶頭上傷口中兀自流血,於是從懷中取出手帕,替他包紮。張君寶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謝,卻見郭襄眼中淚光瑩瑩,心下大是奇怪……”   



在郭襄傷心的浪跡天涯之時,遇到了更加可憐的張君寶,郭襄本就是狹義心腸,便把自己的金絲鐲送與張君寶,讓他去找郭靖,免得到處流浪,並提醒他要小心自己的姐姐郭芙。  



二人再次相遇是在少林寺,時光又飄過三年後。郭襄下山回過頭來,見身後站著個十六七歲的少年,粗眉大眼,身材魁偉,臉上卻猶帶稚氣,正是三年前曾在華山之巔會過的張君寶。  

郭襄笑道:“張兄弟,你也來送客下山嗎? ”張君寶臉上一紅,應了一聲∶“是!”兩人告別時,郭襄道: “張兄弟,你也不必送我啦。”張君寶頗為依依不捨,卻又沒什麼話好說。  



郭襄想了想,將手中那對鐵鑄羅漢遞了給他,道:“這個給你。”張君寶一怔,不敢伸手去接,道:“這……這個……”郭襄道:“我說給你,你便收下了。”   張君寶道:“我……我……”郭襄將鐵羅漢塞在他手上,縱身一躍,上了驢背。  



這也是兩人最後一次見面。當然這些並不能說明張三丰一定對郭襄有意思,但是重要的在後面。  

《倚天屠龍記》中提及,已是百歲高齡的張三丰,這天聽聞少林派遭難,而武當派也是大敵壓境,他從身邊摸出一對鐵鑄的小小羅漢,交給弟子俞岱巖道:


 

“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 ,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的。你日後送還給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  

一對鐵羅漢竟然被張三丰珍藏百年,看來他對郭襄的這個物件是多麼珍重。如果說郭襄是“一見楊過誤終身”,那張三丰是“一見郭襄誤百年”了! 相逢不相識洞口桃花也笑人!


歷史的循環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你在我面前我缺假裝看不見!心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