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水下憋气3小时,负重200斤日行50里,为什么现在人却难做到?

先人水下憋气3小时,负重200斤日行50里,为什么现在人却难做到?

我们经常在小说里面看到,很多人都有着特异功能,比如《水浒传》里面的神行太保戴宗,就能够日行八百里,还有《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会设祭坛祈东风,《隋唐演义》里面的徐茂公,能巧算阴阳,推演过往之事。

那么有没有一些详细的记载古代人的过人之处呢?古代人以举鼎来看力量的高低,项羽自称“力拔山兮气盖世”不是没有原因的,24岁的他和叔父在江南举兵起义,为了扩充自己的起义队伍,叔父项梁就派遣项羽去招募当时的秦国将领恒楚,让他起兵相助。

先人水下憋气3小时,负重200斤日行50里,为什么现在人却难做到?

但是恒楚却并不看好这一对叔侄能够成功,他希望投奔程胜吴广的起义军,于是恒楚对项羽说,院子里面有一座大鼎重千斤,如果你能够举起来,我们就认为你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带领我们。

项羽二话没说撩起衣服,大步走到大鼎前面,运力大喝一声,将大鼎举起,恒楚这才跟着项羽举事。

先人水下憋气3小时,负重200斤日行50里,为什么现在人却难做到?

秦武王嬴荡是前310到前307在位的君主,名字有些不正经,但是他是实打实的大力士,最喜欢和别人比试力气,秦始皇曾经举起了龙文赤鼎,此鼎有千钧中,虽然秦武王举起来了,却因为脱手砸断了自己的腿部的胫骨,气绝身亡。

《资治通鉴》上面也有详细的记载“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脉者,系络脏腑,其血理分行于支体之间,人举重而力不能胜,故脉绝而死。

先人水下憋气3小时,负重200斤日行50里,为什么现在人却难做到?

根据作家马未都回忆道,他十几岁的时候插队下乡,有一个女青年不小心掉进了很深的水潭里面,而女青年又不会游泳,水性不好,遗憾去世,虽然悲剧发生了,还是得把她遗体捞上来给他们家里人一个交代。

池塘水很深,村子里的人就从隔壁村找来一个外号叫“一把捞”的人,让他下去打捞遗体,只看见这个人跳进了水潭里。三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上来,大家认为他也淹死了。

先人水下憋气3小时,负重200斤日行50里,为什么现在人却难做到?

没想到过了三个小时,那个人却带着沉底的女知青从水里面钻了出来,不由得让人啧啧称奇。这让马未都记忆犹新,目前被吉尼斯承认的水底憋气的最高纪录是2017年西班牙人aleix segura的24分3秒,很多人都对水底下能够憋气三小时的人保持怀疑。

同时民间还有负重两百斤夜行五十公里的传闻,不过现在的军队负重十公斤越野五公里都算是非常勉强消耗体力的大事。

先人水下憋气3小时,负重200斤日行50里,为什么现在人却难做到?

项羽嬴荡举的大鼎并没有详细的数据说明重量,但是古代的大克鼎有201公斤,司母戊鼎有八百公斤,他们两人估计也能举起200公斤的鼎,现在全世界挺举举重的世界纪录也就264公斤。

所以项羽和嬴荡能够举起大鼎,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普通人却很难做到,可能也是生活改善的原因,过去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能够挑三四十公斤扁担的物体,可是现在很多二三十岁坐办公室的年轻人却很难做到。

先人水下憋气3小时,负重200斤日行50里,为什么现在人却难做到?

在落后艰苦的过去,意志磨练人的生存,真的能够有人水下憋气3小时,负重200斤日行50里也不足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