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說法,有道理嗎

“寧娶亡夫寡,不娶活漢妻”這句話就是以一種迫不得已,來說明另一種迫不得已!寧可娶死了男人的寡婦,也不娶原任丈夫還活著的女人!但是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一、俗話說“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

為什麼有“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說法,有道理嗎

“亡夫寡”和“活漢妻”,說的是兩種不同的女人,既有區別,又有相似之處。這兩種女人相似之處都是再婚,不同之處卻是寡婦再婚不是主觀上的原因。

“亡夫寡”從字面上也能看出來指的是原丈夫死亡了的女人,在民間叫“寡婦”,這種女人是不幸的。會有人說寡婦命硬,剋死了丈夫!而從前又有一女不嫁二夫的貞節約束。

所以一來人們不願意娶寡婦為妻,二來以前的社會寡婦再嫁其實是很難的。其實這種女人因為丈夫已故,沒有了牽掛,如果再婚,相對來說就會一心一意和現任丈夫過日子。

為什麼有“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說法,有道理嗎

“活漢妻”指的是原來的丈夫還活著的女人。舊社會男女離婚,其實就是丈夫把妻子休了!女人是沒有自主權的,一般是在妻子有毛病的情況下,丈夫才可以寫一紙休書的。

在以前的時候,丈夫一般是不會輕易的休妻的,如果出現了休妻的情況,那麼就一定是這個女人做出了不可以原諒的事情,所以這就導致很多人都不願意娶離了婚的女人。

為什麼有“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說法,有道理嗎

還有就在舊社會的農村,二婚是很不光彩的,都有這樣的理解,何況封建社會,在男尊女婢的時代,如果女人被女人休了,那就是女人的錯,所有這種女人不能娶。

而被丈夫休掉,是極為羞恥的事情。不僅會讓父母在父老鄉親面前抬不起來指指點點,自己以後的生活也是極為艱難的。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離過婚的女人,是不吉利的。

二、古人為何會休妻

為什麼有“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說法,有道理嗎

在古代,女人地位比較低下,一般來說,女人出嫁之後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能改嫁。夫妻雙方如果實在過不下去了,也只能是男方休掉女方。

因為被丈夫休掉,對女人來說是奇恥大辱,特別是宋朝以後,女人講從一而終,人人爭做貞潔烈女,這種情況下,哪怕丈夫死了,女人也不會改嫁,否則就是不貞潔,更別說被休了。

無後這是古人最常的休妻理由,女人在古代通常被作為生育工具,但以現在的觀念來看,這是不符合價值觀的。並且無後到底是誰的原因,也不好說,不能針對女人。

為什麼有“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說法,有道理嗎

因惡疾拋妻棄子,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但是在古代,要求妻子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如果一家的女主人臥病在床,家裡少一雙手多一張口,會造成非常大的困難。

還有就是妻子不孝順父母,是要被休的,以及出軌的女人,更是被休的主要原因,其他被休的理由還有是盜竊以與亂家等等,以上這些統稱為七出。

所以,古代男人可以休妻,但不能隨便休,必須是妻子犯了七出之條,才符合法律、道德規範。丈夫有理由休掉妻子,而妻子要離婚,則困難重重,條件嚴苛,還會受人唾罵。

為什麼有“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說法,有道理嗎

在《禮儀·喪服》中就有七去的說法,到漢朝逐漸成型,但並沒有嚴格規定,直到唐朝,才把“七出”寫進法律法規。當然七出只是一個規則,也不是絕對的,具體事情還得具體處理。

另外,還有一句類似俗語“寧可窮死別娶漢妻”,它的表面意思就是說即便自己一生貧窮孤獨,也不要娶一個離過婚,現在看來有點格格不入啦!

對於這句俗語我們應該辯證看待,時代不同,人們的思想自然就不同。對於古代的俗語,也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用全面的思想來看待。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