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蒙城市停車:城市治理須啃“硬骨頭”

11月5日,在上海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人工智能與創新發展”分論壇上,人工智能再次成為熱議焦點。金磚國家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稻葵認為,數據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當人們願意彼此間分享數據的時候,就需要搭建平臺形成“高速路”,讓數據信息的“車輛”跑得更快。這也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底層架構,需要把基礎打牢固。

迪蒙城市停車:城市治理須啃“硬骨頭”

“據統計,目前中國有6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這對城市管理是一個巨大挑戰。其次,有限的資源如何優化分配,同樣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深圳市人大常委經濟工委委員、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迪蒙智慧交通董事長向雋認為,人工智能正是城市實現精細化、智能化管理的利器,通過搭建數字化運營管理平臺,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群體利益最大化。

在中國,人工智能已經開闢了交通、金融、教育、醫療、農業等多個應用場景,為產業賦能、政務升級和經濟增長源源不斷注入新能量。從政府部門優化城市治理的角度來看,還需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比如改善交通出行條件,降低醫療教育成本,或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等等,都是關乎居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這些難啃的“硬骨頭”,如今終於也迎來了人工智能的曙光。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在城市治理方面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比如大鵬新區打造的集信息基礎設施、信息資源、政府治理、政務服務為一體的智慧城市治理新模式,涉及交通、生態、三防和食品安全等典型指揮場景。其中,在交通管理方面,依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構建集“AI視頻設備+停車管理雲平臺+掌停車APP”於一體的共享停車平臺,打通區域內所有停車資源,從根本上解決居民停車難、道路擁擠和交通安全等問題。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表示:“長年以來,新興技術的出現都是為了解決發展的瓶頸,而人工智能還能解決人的思維方式,所有的領域都有人工智能的需求,一旦滲透下去,對社會的變革是顛覆性的。”所以說,人工智能不僅是一場科技與社會的變革,還是一場人心的洗禮。正視人工智能的價值,善用科技的力量,才能真正享受到信息時代的饋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