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孟春晗——縱橫捭闔 大器已成

書法家孟春晗——縱橫捭闔 大器已成

縱橫捭闔 大器已成

——記書法家孟春晗

書法家孟春晗——縱橫捭闔 大器已成


蘇東坡說過:“評價一個人字寫得好不好,關鍵是看他的字裡有沒有變化,評價一個人能不能成為書法家,那要看他的字裡是否充滿想象力!”

那麼,按照這個標準,如果沒有變化,就成不了“家”。

讓我們來看孟春晗先生,他的書法已經沒有正常的筆法了,天馬行空,縱橫捭闔,用董其昌的話說,全部化作視覺符號!這是對漢字真正具備研究和拆解能力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書法家孟春晗——縱橫捭闔 大器已成

孟春晗,字泉龍,號洺墨,不覺齋主人,安徽蕭縣人。中國書協會員、文旅部對外文化交流創作員、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工作室成員、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藝術顧問、文化中國副主編、林則徐畫院專業書法家、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生。

書法家孟春晗——縱橫捭闔 大器已成

認識孟先生,緣自於安徽宿州市僑聯的一次會議上。後來我們成了好友,知道了他是一位書法家。隨著交往的深入,我發現孟先生不僅僅是一位書法家;他其實是一位有著獨立特行思想的書法家。

孟先生出生於中國著名的書畫之鄉——安徽蕭縣。

書法家孟春晗——縱橫捭闔 大器已成

蕭縣,別名龍城、畫都,古為蕭國都城,地處安徽省最北部,自古有文獻之邦之稱,是中原文化、東夷文化的交匯區,漢文化、孝道文化、酒莊文化、陶瓷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誕生了宋繪、龍城畫派。

或許是孟子第74代傳人,其骨子裡流淌著先賢文化的血液,亦或因地域的薰陶,更多地則是因為對藝術的熱愛。孟先生自幼習書,先從顏體入手,六年臨池不綴,後入黃口中學,被獨具慧眼的書法家張協和老師相中。在張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了幾年書法。這幾年中,他夜以繼日臨習碑帖,楷書師唐楷的嚴謹法度,得顏筋歐骨,達形成韻,臨帖入髓,這些都為他未來書法的變化打下了良好地基礎。高中畢業,孟先生考入宿州師範專科學校(今宿州學院),幸會了著名的女法家姜秀真老師,跟著姜秀真老師學習書法。漢隸遺風,悠悠覆成,前人書法的神采韻味、品境氣質,在這裡得到一一傳承,法無俱細,皆得精工。認識姜秀真老師,這應當是孟先生登上的書壇第二個臺階。

書法家孟春晗——縱橫捭闔 大器已成

宿州師範畢業後,他回到了蕭縣,工作之餘,每天仍一如既往臨書。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書法一直在尋找變化,每當習書陷入苦惱之中,他便拜訪、請教閆梓昭先生。閆先生是中國著名書法家,書法諸體皆精,尤其在板橋體的基礎上,融百家所長,行成個人風格“梓昭體”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在閆先生的悉心指導下,孟先生的書法有了質的飛躍。其書法章法嚴謹,佈局奇巧,端莊穩健,豪放凝重。漸漸地,孟先生在當地書畫界有了名氣。但這點“名氣”,遠遠不能滿足他對書法大家的追求。不久,他北上京城,考入了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研究生班。在這裡,他先後得到了王鏞等書法大家的親授,如此,使他理解了書法就是書人、書精神,注重了中國漢字本身獨具的生命氣象與生命藝術的藝術哲理,注重了凸顯中國書法“筆墨當隨時代”的優良傳統,注重了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一。再後來,他又考進了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工作室,如此,可以經常受到沈鵬先生的親自教誨。沈鵬先生告訴他:“學習中國書法,要吸取前人的經驗和藝術精華,師古不泥,博採眾長,融會貫通才行”。古人習書取天地法象之端,人物器皿之狀,鳥獸草木之紋,日月星辰之章,煙雲雨露之態而為之的總結,讓他在不經意間融入了骨髓。自此,他創作的書法作品,投射出一種沉凝的厚重,線條圓潤通達,點畫精緻,給人一種古典美的享受!

書法家孟春晗——縱橫捭闔 大器已成

在孟先生家的書架上,陳列著數百部書法著述。而且都不是擺設。他隨手抽出幾部,和我們聊書中的觀點、字體。他說書法作為中華文化獨有的藝術,一定要學習傳統。但是如果只是學習,沒有發展,那就無異於依葫蘆畫瓢。正如黃庭堅所說:“隨人學人成舊人,自成一家始成真。”他還說,顏真卿、柳公權都師從歐陽詢,但都能先入後出,各成一體。所以,孟先生始終把傳承與創新作為自己書法藝術的精進之道。

書法家孟春晗——縱橫捭闔 大器已成

如今,孟先生的書法,形成了一種既具有堅實的功底又彰顯了自家特點的書寫風格,字裡行間透露出大氣又不失清雅。既取法於歷代書法大家作品精髓,又不拘泥於書法大家的作品風格,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於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衝動中包孕了天地的靈氣,意趣濃厚,內涵豐富,兼具畫意,其行書之意趣,在於用筆自如,率性自然,中鋒行筆,側鋒輔之,中側互用,圓潤婉秀,偶露絲白,蒼潤之趣,於對比中見出,滿紙計白當墨,行氣慣暢,然左右穿插,大小不同,上下接引,疏密變化,所謂“空白少而神遠,空白多而神密者”極為生動,似行雲流水,風流倜儻,暢快淋漓,灑脫而不拘謹,大氣又飽含神韻,其書法的氣勢與內容的意境融合一體,妙不可言。

書法家孟春晗——縱橫捭闔 大器已成

徜徉於孟先生書法創作,筆墨蒼勁,風格卓立,神思高遠,雍容中透出素雅情趣,華貴中顯出樸拙本色,給人以美的享受,優遊自如的揮灑和抑揚頓挫的節奏感,使得其作品更加耐得住推敲,他擅寫行草,在筆勢管領下,行筆自如,疏疏落落,洋洋灑灑,或自然引帶,乾淨利落,或筆斷意連,趣味悠長,通篇渾然一體,具有良好的藝術效果,用筆流暢灑脫,如行雲流水,既精到細膩又不失矯健剛勁;節奏把握快慢自如,收放有度,足可窺其內心淡定從容。其行書結體又偏於修長,更顯得氣息醇正,給人一憑欄臨風的意象。


趙汗青 簡介:

趙汗青,男、漢族,原名先傑,字汗青,安徽宿州人,祖籍淮北,資深媒體人、旅美作家、文史學者,博士。《時代•中國之聲》副總編輯。

已出版20萬字軍事歷史小說《垓下之戰》等九部長篇作品。

安徽垓下研究會學術顧問、安徽省宿州市僑聯常委。

劉欣華 簡介:

劉欣華;女、漢族,安徽蚌埠人,祖籍河南溫縣,英文翻譯、旅美作家、文化學者、博士,《天下時報》網總編輯,麓鹿書畫院院長。

有千餘篇散文、隨筆、遊記及長篇記實作品《豐碑——革命先烈吳可傳》等問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